琳琅在荣国府当差的时候, 何曾烧火做饭做过这些粗活?倒是前生常见祖母烧着土灶做饭, 故简单菜色她也学过,至出了荣国府,绣完嫁妆后, 方苦心钻研厨艺,烧得一手好菜。 她先将白天腌渍晚上没做的一只整鹅至于汤锣内蒸上, 周边放了四枚咸鸭蛋, 灶内烧着木头,哔啵作响,又将紫砂锅至于角落的红泥小火炉上, 里头熬着乳白的牛骨浓汤, 是家常老汤,因进了寒秋, 她和蒋玉菡常喝点驱寒的牛肉汤, 弄好后方回身在小灶上用糖炒了一碟花生米,一盘糖醋藕片,又烫了一壶酒,因赵婶正在收拾客房,只得亲自送去。 此时他已脱去蓑衣,只着一袭半旧的七品官袍, 满面风尘,越发显得刚毅威猛。 因此杨海回头一瞧正是心心念念的未婚妻子俏生生地站在门口,手里托着木盘,一阵菊花香顺风而至,不觉一呆,随即垂下眼睛,唯恐造次,唐突了她。 只是裙子角微微有些湿意,像是来去时被风雨所波及。 杨海心中一热,忙慌乱起身,道:“劳姑娘费心了。” 说罢依旧转身去了厨房。 杨海五脏六腑间依旧有一份缠绵不尽之意,定了定神,道:“我今天有口福了。” 蒋玉菡笑道:“我已经叫人去告诉杨奶奶了,想必很快。” 蒋玉菡道:“谢我有什么用?倒是该谢谢杨奶奶,为姐夫担足了心,十天半个月就来看我姐姐一回。再说,这日子也不能太急,因不知姐夫品级动不动,故而嫁衣还没绣出来呢!” 蒋玉菡早就知道消息了,遂赞道:“姐夫也算是有为了,才二十三岁便已经是六品了。” 蒋玉菡闻声一叹,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就是这么个理儿。” 正说着,脚步声响,赵婶端着托盘放着一盆热腾腾的肉汤、一碟咸菜和一盘厚饼过来。 赵婶笑道:“姑娘在做山药糕,姑爷和大爷先喝碗牛肉汤驱驱寒,今儿个寒气可重呢!” 蒋玉菡拿了碗给他盛汤,又递过一叠厚饼,笑道:“姐夫好容易来一趟,自然要吃好。尝尝姐姐做的肉汤,若要辣子也有。”赵婶忙送上一碟辣子和一瓶香油。 蒋玉菡冲他笑道:“这是用敲碎了的牛腿骨熬汤,熬汤的时候一并煮肉,肉熟了先捞出来,只剩骨头熬着,等喝汤的时候再切了肉放进汤里,秋冬之际喝这个再好不过了。难道姐夫没尝出来?汤里头还有几味药,黄芪、防风、白术、红枣儿,能防风寒呢!” 他却不知琳琅因前生之病,原本便知道一些养生之道,如今又看了几本医书,化进家常吃食里,既显得美味,又能养生。她做好山药糕放进模子里压好取出,放进蒸笼里的箅子上,与几个卷子同蒸,那边的鹅已经蒸熟了。 赵婶忙端了过去,琳琅却在厨房里喝了一碗牛肉汤吃了半块饼子,便回房了,并没有与他们在饭厅同吃,杨海不免有些怅然若失。 杨海食量甚大,兼之菜色鲜美,自是吃得十分尽兴,待他吃饱,汤菜已去了七七八八。 杨海笑道:“你是文雅人,我是粗人,不吃饱,如何杀敌?再说,姑娘做的饭菜,鲜香得我险些将舌头都吞下去了,如今还回味无穷呢!” 一时赵婶来回,说已烧了热水,并备上香皂等物,蒋玉菡便笑道:“老赵去送信了,今儿来不了,我也提不动,姐夫自己提进屋里洗洗尘土风霜罢!我记得姐姐那里给姐夫做了几身衣裳,过了这么久,也不知还合适不合适。姐夫先洗着,我去拿。” 杨海呆站了一会,解衣入水,热水一冲,四肢五骸俱是舒展,不由得用力搓洗起来。 杨海起身出桶,拿毛巾擦干,穿上衣裳,却发现件件合体,从头至脚,焕然一新。 杨海觑着眼儿瞅着衣裳,虽不是绸缎,却是极结实的毛青布,素衣裁剪,也没绣什么繁复的花纹,只在袖口绣了一抹雄鹰暗纹。他只觉得心中温暖熨帖,回想起今日所见,比两年半前更为温婉秀美,也不知自己积了什么德,能娶到这样一位贤惠持家能干的好女子。 又笑道:“人还没进门,姐夫衣裳倒先穿了。” 一夜酣然无梦。 赵婶早就备好了早饭,不过是热腾腾的羊肉汤并厚饼、咸菜、小菜等家常饭菜。 汇合后,牛冲一见杨海,便大惊小怪地道:“大哥,哪里买的新衣裳?虽然也是布的,但这布可比咱们穿的粗布棉布值钱多了,我记得几年前陪我娘进城,一匹值九两银子呢,吓死我了!我在家里穿最好的棉布,也不过三百文一匹。还有,咱们昨儿个喝酒吃肉,独缺了大哥,你去哪里了?我可不知道你在城里还有去处!” 姜云扯了他一把,笑问杨海道:“大哥是去探望嫂嫂了?这衣裳想来是嫂嫂做的罢?” 寻常兵士皆是平民出身,本就因家境清寒方从了军,但从了军,娶媳就更艰难了。杨海麾下数百名兵士,竟有五成都是光棍儿,如今闻得杨海有妻,焉能不羡慕? 回头又反手扯姜云的衣袖道:“小云,你怎么知道的?不告诉我们,你也不仗义!” 牛冲扭头冲杨海道:“好啊,大哥,你藏得可真够深的!什么时候娶的?” 众人感慨道:“一听,就是个好姑娘。大哥有福,难得等这么久都不嫌弃大哥。” 众人忙看向杨海,都想知道他买了什么讨媳妇欢喜,谁知杨海却是露齿一笑,紧接着闭嘴没回答。众人不禁哎哟一声,大为叹息。 众人见杨海也不辩驳,便知必如牛冲所言,只是他性子如此,只好作罢。 却说琳琅这边自杨海走后,赵婶收拾屋子,把换下来的衣裳洗了晾起来。 蒋玉菡递到她跟前,道:“姐姐打开看看。” 钗分两股,单股为簪,遇而合,以金质,则情比金坚。 琳琅啐了他一口,道:“你还不出去?” 琳琅却瞅着他背影,怔了半日。 蒋玉菡虽不舍,但已经等了这么多年,嫁妆都是早就置办好的,除了几样脂粉外余者皆不用费心,再说,以琳琅的绣工,一个多月只绣一件嫁衣,也差不多够了。 琳琅细细一看,满目红晕,道:“这是上用的?竟比从前太太给我的还鲜亮。” 琳琅知这是好东西,原比她积存的绸缎要好,便用它绣霞帔。 又过了几日,已经是十月十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