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兖州,便是白莲教重地。 移民之困 “杀人就杀人,不至于如此吧。” 常千里轻轻咳了咳,道:“曹兄慎言。” 王礼被问罪,脑袋不仅被摘了下来,还用于警示大明所有地方军士,城防无小事,绝不可掉以轻心。 若非朝廷官员、军兵、驿使,任何人不得在城外三里内骑马。 晋商只是商人,只能牵着马走出三里,才能上马远行。 “叔叔,回去之后,我还想出关。” 常千里看了一眼常百业,淡笑一声,微微摇头道:“出关就罢了,虽然眼下没有鞑靼、瓦剌的消息,但估计用不了一两年,那里就会彻底乱起来,我可不想让你冒如此之大的风险。” 常百业坚持自己的观点。 虽然晋商带来了五百战马,震动京城,堪称万人瞩目,可沈一元、黄发财等人带来的却是粮食,是三季稻,其货物更关乎民生,得民心! 晋商出关与蒙古人打交道,自然不可能带大量粮食回来,但大明正在发展羊毛纺织业,若是将羊毛纺织业做大,养活不少百姓,晋商也可以赢得口碑。 常千里摆了摆手,对常百业说道:“你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出关的事,就交给其他人去做吧。” 常百业着急起来。 常百业疑惑不解。 再说了,会通河这件事是通天大事,一旦出了问题,建文帝必会大发雷霆,到时候,参与其中的人估计没什么好下场。 一旁的曹有山见状,伸手拍了拍常百业的肩膀,道:“你叔叔的想法是对的,你出关所虑不过有二,一效力朝廷,二取来羊毛。但这两项,皆非长久之事,难成家业。” 常百业有些不认可。 常百业深吸了一口气,转过弯来,不由出了一身冷汗。 若是没有了这份价值,那晋商的存在与否并不重要。至于羊毛,呵,等收拾了瓦剌与鞑靼,开个互市,让他们每年纳贡,不是更简单? 只顾眼前,没有考虑未来,很可能连自己走入死胡同都不自知。 常百业不再坚持,转而看向常千里。 “若是我想明白呢?” 常千里认真地说道。 常家的未来,不能寄托在朝廷身上,既如此,那就以商道赢官道吧。 布政使丁景福焦头烂额,来回踱步,朝廷明令,自山西迁五十万人口至北直隶、河南等地。 五十万啊! 上奏朝廷的加急文书,至今也没个音讯,看来朝廷已是下定了决心。 丁景福哀叹一声。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丁景福恨不得自己站到城门口的土坡上张望,可朝廷始终没有传来消息。 “大人,朝廷有消息了。” 丁景福连忙接过,忐忑不安地打开文书,看了几眼,顿时如五雷轰顶,后退两步,跌坐在椅子里,喃声道:“朝廷一定要大规模移民。” “如此的话,还请大人即刻下令,召四府、二十州、七十七县所有主官,以最快速度赶至布政使司衙门。” 朝廷给出了移民政策,但下面若是没有执行,没有领会,没有宣传,只是按照硬性指标去移民,很可能会激起民变。 必须让所有主官都来,听清楚朝廷旨意与政策,声明利害关系,说明白,到了紧急情况下,该如何应对。 “啊,大人,万万不可啊……” 在各地官员还没有协调的情况下,将如此大消息传出去,山西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万一民变……费进入当地府县修习课业,日后若参与科举,酌情优选,若有移民中举,优先选派官员……” 朝廷要移民五十万至北直隶、河南的消息,在太原府首先炸开,并在口口相传之下,消息快速传到周围州县。 已是花甲之年的杨腊月,坐在一棵槐树下,暖阳照在身上,很是舒坦,一旁的拐杖似乎也打了盹。 淡淡的素雅的清香弥散而来,那尚未完全绽开的槐花,已显得诱人。 “槐花还没开,尝什么尝,不好好修习课业,跑出来作甚,王教谕就不管管?” 杨元杰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道:“王教谕可没心思管我们,听说又要大移民,教谕大人去县衙听消息,不过知县大人去了太原,怕短时间回不来了。” 杨腊月震惊地看着杨元杰,脸色变得有些苍白。 “呵,朝廷政策?什么时候朝廷政策能信过!” “这……” 诽谤朝廷可是重罪,这些人还打算以后考取功名,万一留了案底,可就不太好办了。 杨腊月呵呵冷笑起来,对杨元杰说道:“朝廷官员手段多得是,欺骗人更是手到擒来,什么好听的话,全都是胡扯。孩子,你可知道,洪武时期洪洞大槐树移民,是如何移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