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礼部三勇士(1 / 1)

我们宁愿和其他人一起竞争,也不想面对胡相后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那根本不是考试,简直就是一场折磨。 得了! 说到这里,大家终于明白了这次考试为什么会闹出这么大的笑话。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的人,可能很难准确描述考生们面对胡大人时的恐惧和不适。 那完全是一种无尽的折磨和反复折腾。 就像被从不同角度反复刁难,让你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 所以,与其在这里忍受胡大人的折磨,不如转身去应对其他考官,放手一搏不是更好吗? 与此同时,一群学子开始议论“礼部三勇士”。 或者说,他们更喜欢称这三人为“礼部三傻”。 他们实在无法理解,这三人是怎么想的? 难道他们是脑子有问题? 不然怎么会如此大胆,敢去报考礼部? 那可是胡大人的地盘,上上下下都是他的心腹,考试时即便他不在场,事情也早已安排妥当。 这岂不是说,这几个考生是在隔空与胡大人较量,还被他花样百出地折磨? 这不是找死吗? 于是,方孝儒三人成了众人眼中的笑柄,被认为是头脑简单的人。 然而,没过多久,这些考生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随着选拔官员考试结果的公布,大家惊讶地发现。 他们看不起的“礼部三傻”,竟然全部通过了! 这三个考生居然都被礼部录取了! 这下可有意思了! 他们根本不屑一顾的“礼部三傻”,居然成了地位尊崇的礼部官员。 那些去工部、刑部、大理寺和户部做小官跑腿的人,以及那些直接落榜的,到底怎么回事? 他们嘲笑的“礼部三傻”全都上榜了,那些没上榜的,按理说岂不是连傻子都不如? 一时间,原本嘲笑的考生们都愣住了。 ---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应用或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导致内容错乱,请稍后再试。 感谢理解! 结果一出,所有考生都震惊了。 这不能怪他们震惊,因为实际上大多数人根本没上榜。 胡大老爷就是这样,“不把你教训一番,怎么显出我的能耐?” 笔试阶段,几千人参加,十选一,最后只通过了几百人。 到了面试,数百人中最终录取了一百多人。 有些部门明明十几个人报考,却一个都没录取。 这态度简直像是在骂他们是废物。 可好,这边他们自己落榜了,没能成为官老爷。 而他们看不起的“三傻”,却成了真正的官员。 这可不是小事。 这次考试吸引了那么多人报名,大家都满怀期待地前来争取机会。 图什么呢? 还不是因为这次提供的不是小吏的职位,而是正式的官职吗? 而且是有品级的! 官吏虽常并称,实则并非同一回事。 就实际而言,吏员无品级,不可自称本官,也无法直接成为官员。 这不是谁定下的规矩,而是官场默认的规则。 若想步入仕途,要么像胡仁彬那样被推举,要么通过科举。 除此之外,皆为末流。 然而,朱元璋打破了这一传统。 不管未来考试如何,目前这场考试,考生确实得到了实惠。 但也正因如此,考生们心生不满,甚至酸意横生。 在他们看来,这三人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礼部仅录三人,毫无选择余地,自然全盘接受。 他们忘记了还有职位无人录取的情况,只认为这三人是侥幸入选。 这种想法让考生越发不解,进而主动找到上榜者询问**。 方孝儒尚未离职,仍需前往教坊司。 周继儒出身不凡且为本地人,不便贸然上门。 只剩李道济符合条件:外地人、独居客栈。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学子们自然认定他是容易对付的目标。 榜单刚出不久,李道济就被一群学子围在客栈里。 他今日并未去查看榜单,而是留在客栈看书。 对于是否上榜,他只是让同乡帮忙留意。 结果没多久,他就被堵在这里了。 李道济一开始有些紧张,但后来众人七嘴八舌地说了一通,他只听清自己上榜当官了,虽只是个小官,但他已觉身份不同。 他的性格一向独特,此刻更添几分自信。 面对喧闹的人群,他突然大喝一声:"安静!"这一声让众人安静下来。 他严肃地说:"各位如此喧哗,实在让我难以招架。 若有问题,请依次提出。 " 众人互相看了看,都觉得对方眼中满是惊讶。 李道济的表现显然不同于常人。 既然他已经考中,众人也不好再像以往那样随意说话。 大家的问题大致相同,第一个提问者问及礼部面试的内容。 很明显,他们还是想知道李道济是否有真才实学。 李道济看似思维独特,实则记忆力超群。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问题无需隐瞒,他坦然给出答案及解析,众人起初默然,随后意识到他的回答相当出色,特别是关于报考礼部的理由,直戳众人内心,堪称大家的代言人。 接下来的问答围绕笔试和面试题目展开,李道济凭借实力在明朝首次公务员考试中脱颖而出。 一路作答,他表现从容,未显半分胆怯。 然而,当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时,众人震惊不已。 胡大人根本没出现在礼部面试现场,只有礼部官员在场。 经李道济确认后,学子们深感失落。 原来这三人并非普通角色,而是极为精明之人。 他们不仅避开胡大人,还躲过其他竞争者,轻松取得功名,这让其他学子满心羡慕与不甘。 为何胡大人不按常理出牌?主考官为何始终缺席?这不是故意戏弄他们吗?他们正是被戏弄的对象。 --- 如果您使用非主流浏览器或插件访问,可能导致页面错乱,请改用常用浏览器重新加载。 感谢支持! 一众学子此刻已不只是感到心里酸楚,而是意识到自己一直被胡大老爷牢牢掌控。 从他们与胡大老爷打交道起,就始终处于劣势。 特别是这次官员招考中,每当他们以为胜券在握时,回头却发现胡大老爷高傲地站在一旁,冷眼旁观,仿佛看着一群愚笨至极的人。 他们本想避开胡大老爷,选择不参加礼部的考试,但最终发现礼部的职位如同天上掉下的大礼包,几乎唾手可得,尽管仍有难度,但远比其他部门的竞争激烈程度轻松得多。 想到这里,学子们无不心惊胆战,感叹命运的残酷。 如今,在这些学子心中,胡大老爷俨然成了一个带有恶意趣味的大魔王,无论怎样努力都难以超越他。 然而,胡大老爷对此毫不在意。 他为何要在意?眼前的美景、美味足以让他满足。 至于名声,他根本不在意,不在乎别人如何评价。 看着那些怨恨却无能为力的人,他反而乐在其中。 而且,这也正是他塑造个人形象的一部分。 他并不想当官,也不想辛苦工作,只愿享受安逸的生活。 就像这次一样…… 若非朱元璋执意坚持,他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干不干这份差事对他来说并无区别,毕竟俸禄照拿不误,难道还会因为表现优异而多得一笔重赏? 一想起朱元璋,胡大人便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战。 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不得不说,人的预感往往如此,好事不来坏事到。 这朱元璋果然叫人提心吊胆。 才刚在心里嘟囔几句,胡大人抬头就见宋利笑盈盈地站在面前。 胡大人皱眉问:“又是传旨让我进宫?” 宋利点头微笑。 胡大人无奈起身,长叹一声,顾不上换衣,迈着沉重的步伐向外走去。 外人看来是去宫里聊天,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要去受审。 一路无言,直抵宫门。 这次胡大人享受了更优待的礼遇,可以直接乘马车至谨身殿门口。 下车、登阶、入内。 正准备随便行礼的胡大人突然看见许久未见的朱元璋,顿时愣住。 “陛下,您怎么了?” 胡大人并非无礼之人,只是眼前朱元璋的模样实在令人震惊。 往日只是鬓边斑白,如今却大片白发丛生; 往日虽显消瘦,但尚有余肉附于面颊,如今竟已形销骨立,脸颊凹陷得可怕; 而那双习惯半眯的三角眼中,此刻更是乌青一片。 胡大人顿时怒不可遏,全然不顾场合,直接一脚踢向宋利。 胡大老爷这次的行为令人意外,谁也没想到他会当众对皇帝的贴身内侍动手。 还没等旁人反应过来,他就愤怒地指向朱元璋,对宋利大声质问: “宋利,你是聋子吗?” “皇上都已经这样了,你怎么尽职尽责的?” “你要是想死,我帮你一把,省得继续误事!” “告诉我,是不是想死?” 宋利和朱元璋都被这话惊住了。 平日里胡大老爷看起来随和,像位温和的大叔。 但此刻,他的气势让谨身殿陷入寂静。 朱元璋愣愣地看着胡大老爷,一时无言。 胡大老爷的怒火岂是一脚能平息的?这时,朱标也听到了动静,走进来。 胡大老爷见到朱标,立即问道:“太子,你觉得我是你的伯父,该认吗?” 朱标犹豫地点点头。 “既然如此,作为长辈,我想问问你,监国时到底在做什么?” “你看看父皇现在这样,难道没察觉到吗?再这样下去,他会被累垮的。 ” 胡大老爷的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他的出发点无疑是正确的,朱元璋的状态,在场的人都看在眼里。 朱标起初被责备时还有些懵懂,但听完了胡大老爷的抱怨后,他比任何人都显得激动。 “伯父,我明白的!” “我已经劝过很多次了!” “而且我自己都快撑不住了。 ” “作为太子,我协助父亲处理政事,已经疲惫不堪了。 ” “最近几天我就意识到,我真的坚持不下去了。 ” “伯父,只有您能说服他,连我母亲也无济于事。 ” “我父亲固执起来,谁的话都不听。 ” “正好,伯父来了,您跟父亲好好谈谈吧。 ” “先说我的立场,我确实扛不住了。 ” “爹,我们不能把一辈子的事都一年做完,休息一下吧。 ” 朱标表态了,这件事还有转机。 -------------------- 胡大老爷对朱元璋的态度相当复杂。 一方面,朱元璋的残忍和暴虐让胡大老爷十分畏惧。 胡大老爷早就决定,要避开朱元璋,等到他去世后再出来也不迟。 但另一方面,随着相处时间增加,胡大老爷对他深感钦佩。 一个文盲、放羊娃出身的农民子弟,通过各种机遇和不懈努力成为开国皇帝,这确实是一部传奇。喜欢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