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位考生一进门就显得与众不同。 他看起来格外从容,完全不显紧张。 一个人是否紧张,从他的姿态和神情就能看出来。 这位考生不仅放松自如,还坦然地直视所有考官。 “学生方孝孺拜见诸位考官。 ” 随着方孝孺恭敬行礼,他的面试正式开始。 这位考生正是胡惟庸身边的常客方孝孺。 他最初并未打算报考礼部,但既然过了线,就决定试试。 让他没想到的是,在踏入考场前得知仅两名竞争对手时,他就已经占了便宜。 胡大老爷在朝中地位极高,连他这样的人都不再有官员滤镜,更别说普通的礼部官员了。 几个月相处下来,方孝儒已能从容应对考官的各种提问。 他表现得镇定自若,举止优雅,令在场官员十分满意。 此外,方孝儒曾在大明周报社任职,而该报社正是由礼部管理,内部员工大多来自礼部。 他在报社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这些知识对其他考生而言难以企及。 正是凭借这段经历,方孝儒在回答专业问题时显得尤为出色,甚至让考官们思考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因此,他的回答令人耳目一新。 归根结底,这都要归功于他自己的努力。 方孝儒虽木讷古板,却绝非愚笨之人。 平日听闻礼部同僚谈论经验时,他会下意识地记住。 之后,他不断总结归纳,将他人的经验化为己有。 加之近几个月跟随胡大人身边,常在闲聊中求教一二,仅从胡大人随口提及的只言片语,便足以让他反复思索。 如今拿出这些心得,自然能令许多人震惊。 张筹对此颇为满意,虽然人数不多,但质量很高。 若这年轻人日后仕途顺利,自己也能因识人之明而受赞誉。 想到这里,张筹的笑容几乎按捺不住,随即问了最后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孝儒,为何选择报考礼部?” 方孝儒略作沉思后拱手回答:“学生报考礼部,皆因胡大人在此部门。 学生愿追随胡大人的步伐,为大明效力。 ”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惊讶地看着方孝儒。 从未见过如此公开表达对胡大人的崇拜之人。 而且,看起来对方是真心实意的。 这话虽让人意外,却也无可厚非。 毕竟只是想要效仿胡大人报效国家罢了,也不能说成是结党营私。 更何况,像这样的年轻人,恐怕送上去都会被认为资历尚浅。 礼部尚书张筹对刚离去的方孝儒评价颇高,但很快他就陷入了尴尬。 短短半个时辰,三人的面试便结束了,这让张筹不知如何是好,尤其是皇帝还在后堂看着。 而另一边,朱元璋看到方孝孺离开后,意识到礼部的面试已经结束,感到十分意外和不满。 他命令宋利去调查为何礼部如此冷清。 朱元璋的强势指令让宋利不敢多言,立刻安排锦衣卫去查明情况。 与此同时,礼部官员们因为皇帝突然造访而紧张不安,只能不断提供茶点伺候,却无人敢询问究竟。 当然,身为礼部的实际负责人,别人或许可以回避,但张筹却不行。 他只能一脸愁容地坐在旁边。 那种感觉,就像坐在针毡上,又像喉咙里卡着鱼刺,背后还像被芒刺扎着一样难受。 还好不到半个时辰,张筹的救命恩人毛骧终于出现了。 “参见皇爷!” 朱元璋看着急匆匆赶来的毛骧点点头:“说说,查得怎么样了?” 毛骧看了一眼端坐着一言不发的张筹,见朱元璋没有其他表示,这才开口说道: “皇爷,经我调查,这件事的根源还在胡大人身上。 ” “据暗探对现在正在其他部门参加考试的学生直接询问,这些学生都表示,他们之所以不报礼部,就是怕今天的面试有胡大人在场。 ” “之前科举考试和招官考试中的两次笔试,已经让这些学生对胡大人的名号心生畏惧。 ” “所以,他们宁愿去别的部门竞争,也不愿在礼部遇到胡大人而落败。 ” “这是暗探的谈话和询问记录,请皇爷过目!” 说完,他从怀里掏出厚厚一沓记录,双手递给了宋濂,再由宋濂呈递给朱元璋。 看着手中白纸黑字的记录,以及毛骧刚才的话,朱元璋顿时哑口无言。 他粗略翻了几页后,无语地看着毛骧问道: “为什么惟庸的名声会这么差?” “惟庸也没做什么招人怨恨的事啊。 ” 毛骧苦笑着点点头。 “胡大人虽然偶尔旷工,但办事确实让人无可挑剔。 ” “学生们抱怨,无非是因为胡大人出的题目太难罢了!” 朱元璋脸色凝重地点点头。 沉思片刻后,突然转向一直默默站在一旁的张筹问道: “张爱卿,你怎么看?” 张筹万万没想到,自己安坐此处,突然间竟有天大的麻烦从天而降。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他毕竟也不是毫无准备之人,略作沉思后,便恭敬地回答道: “回陛下,臣以为,胡大人主持科举时,或许命题方面有些需商榷之处。 ” “然而此次官员选拔,确无任何可指摘之点!” “至少以礼部及其他部门来看,此次招考对各衙门帮助极大。 ” “无论是招考流程还是试题设计,胡大人都赢得了所有人的一致认可!” 朱元璋听罢,默默点头。 在他心中,此事在胡惟庸这里显然是毫无问题的。 经张筹如此一说,更是深信无疑。 开玩笑,胡惟庸此举分明是在为国家选拔人才。 至于那些考生的抱怨,不过是他们自身学识浅薄罢了。 若真像刚才那位姓方的考生一般,又怎会无法通过考试? 想到今日见到三位考生的不同表现,朱元璋彻底打消了找胡大人为此事辩解的念头。 既然你能为我朱家效力,就得接受偶尔的小挫折! 与此同时,礼部后堂中君臣几人正在为胡大人的声誉出谋划策。 而这位胡大人本人却几乎忘记了面试的事情。 实在因为教坊司那边实在太有趣了! 胡大人本就爱玩,而且还是个擅长玩乐的人。 仅是一个“选秀”的改良版本,就让教坊司的收入猛增。 此刻,他正坐在二楼最佳位置的包厢内,由众多花魁服侍,笑得合不拢嘴。 至于面试? 呸! 我上辈子吃尽苦头,好不容易重生一次还想继续辛苦?那岂不是白活了? 摆! 摆个头! 还真是的,胡大老爷一旦乐起来,就搞出了不少新花样。 而且,他不只从来消费的人那里找乐子。 他是什么身份? 前朝重臣,太子都要叫他伯父的权臣,还是身边美女环绕的中年**人物。 不在这教坊司**作乐,岂不是白来了? 有意思的是,有些放松教坊司的规定,别人碰不得,他却能轻松改动。 不是直接放人,而是让人看到一点希望。 胡大老爷一句话,别说教坊司的小官,就连礼部的官员都不敢多嘴。 结果呢?虽然他在教坊司日日醉生梦死,名声却越来越好。 不少女子看他中年帅大叔的模样,眼睛都直了。 正当胡大老爷乐在其中时,沉默已久的系统突然蹦了出来。 【恭喜主人享受生活,特赠全身修复一次!】 【请继续努力,乐此不疲!】 胡大老爷差点被这系统气笑。 系统你个家伙,也学会凑热闹了? ------------ 第三340章谁是傻子 人不是机器,却又像机器。 打个比方,人就是一台精密仪器,需要用尽心力维护。 随着频繁使用,它会逐渐磨损,何况还有各种突发状况。 特别是像胡大老爷这样的人,喝酒、熬夜、纵欲,各种不良习惯全占。 --- 文中名字保持不变,部分内容因敏感词调整为"大被"。 那磨损程度远远超出常人想象。 胡大老爷原本以为要到七八十岁才能获得类似延寿的机会,却没想到人生总有意外之喜。 看看,不知不觉中就得到了好处。 感受到浑身暖洋洋的,仿佛卸下重负般的轻松,胡大老爷毫不掩饰地当场**发出声音。 这声音让站在他身后的花魁一脸疑惑地看着自己的手。 有这么舒服吗? 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 第二天,结束的官员招考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谁谁谁的表现让考官拍案叫好; 谁谁谁在面试时紧张得说不出话; 谁谁谁面试时闹出了笑话! 可以说,胡大老爷设计的这个招考机制引发了极大的关注。 无论是在街巷还是官府内,都在谈论这件事。 因此,三人报考礼部的消息不胫而走。 消息传出后,立刻引起众人的兴趣。 什么?只有三个人? 难道礼部不招人了吗? 百姓们充满了好奇。 但再一打听,众多考生笑着意味深长。 最后还是有人忍不住,道出了原因。 “你们想得太复杂了。 ” “刚才那位大叔说的话,差点让我们想到阴谋诡计。 ” “其实很简单!” “我们不去考礼部,只是不想跟胡相走得太近罢了!” “没办法,胡相威望太高,我们惹不起,只能避开。 ” “哈哈,没想到我们虽未商量,但想法竟如此一致!” 此话一出,周围的人更加困惑了。 “胡大人真的那么可怕吗?” 学子苦笑着点头。 “说实话,提到胡相的名字,我至今仍心生寒意!” “去年我参加过胡相主持的恩科,现在想起当时的情景,依旧不寒而栗。 ” “我不敢自称才高八斗,但也算努力学习了。 ” “我的老师也曾说,一甲可能靠运气,但至少三甲是稳拿的。 ” “可结果呢,我被胡相几场考试折磨得连会试的资格都没了!” “各位,若换成是你,你会不会害怕?” “像这样的遭遇,可不止我一人,我这次认识的不少师兄也是这样挺过来的!” 听至此处,众人终于明白了“胡惟庸”这三个字在考生心中的分量。 然而,有人却不以为然地反驳:“难道你们都要避开胡大人吗?!” “大家不都一样吗?又不是只有你吃亏,或许礼部报名人数少反而是好事呢?!” 学子并未生气,毕竟这些人都是乡邻,看着他长大的街坊。 若当场翻脸,日后他在村里的名声可就毁了。 于是,他耐心解释道: “各位没经历过胡相出的考题,无法体会我们的辛酸。 ” “做其他人的题目,即便做不出,我们也只会觉得是自己不够努力,之后再努力三年继续挑战便是。 ” “但胡相的题目,会让你做完后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笨到了极点。 ” 因此,凡是追求稳妥的人都不会冲到礼部去直面胡相。喜欢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