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真去了?”友人吃惊的问,“这行动也太快了些,不是说好了要一起去?” 后悔为什么没早些过去看看。 卤下水做好之后,张小妹从来不知道卖东西可以这样快,来买的人就没有断过,一直不停的有人过来,看见了就多少带回去一些。 还以为再也吃不到那样好的味道了。 “主要后头太忙了,根本就忙不过来。” “我还以为你们以后都不卖了呢!” 几个小娘子里面张小妹的口才是最好的,她和林桃红那种伶牙俐齿还不太一样,做起生意来最是适合。 路过的小郎君小娘子闻到香煎豆腐的香味了,忍不住就会回头看,自然能看到张小妹在那里做豆腐的身影,加上葱花之后的香味一飘出来,香的他们根本走不动路。 虽然这么说着,但是过了冬至之后明显能看出来镇上要比之前更热闹一些,很多摆摊的都拿了年货出来,林春燕在铺子门口都听到好多叫卖声。 这种年糕做好之后会先放在油锅里炸,外表就会变得脆脆的,再往上面撒上一层白糖,吃着又糯又甜。 大宝没跟着张小舅去跑货了,张小舅也不让他闲着,一会儿给铺子里跑腿,一会儿给铺子里打扫,后来看张小妹那里忙得很,还让他过去帮着装猪下水。 大宝嘿嘿笑着,指了张小妹手边的那炸年糕说,“小妹姐,你看我帮了你这么多,能不能把那炸年糕让我吃了。” 大宝不好意思的说,“在外面跑货的时候什么吃的也没有,就看到什么东西都想吃。” 从前马氏根本不会给兰姐儿和慧姐儿留,经过了那么多也算改了不少,就连兰姐儿也觉得马氏变了。 私下里金娘子还和张大娘说马氏,觉得她这个人就是个奸猾的,“我看最数她心眼多,从前对那大宝好,知道大宝是家里的男娃,以后得靠着大宝过日子,如今改了也不过是权宜之计,要是两个姐儿没来这里上工,她指不定还像从前那样。” 她心里想着不管真心还是假意,要是真装一辈子也算是不错了。 很快就进了腊月,到腊月之后王英娘就出来摆摊子卖起各种花生芝麻糖来。 他们这摊子一摆出来,附近的几个小孩子就被吸引了过来,围着王英娘的摊子就看了起来。 几个孩子拿着那些红枣都喜滋滋的接过,说了好几声谢谢,在一旁小口小口的吃起来。 “那边我看着还挺多的,要不你就等一会儿,等那糖做好了过去吃。” “还是算了,那些都是要卖钱的,我总不好过去拿了吃。” 只要是花铜板买的东西,多数人都会掂量掂量,看看合适不合适。 “家里的孩子就盼着这个呢。” 大部分人都买的不多,怕买多了还不到过年就会被孩子吃完。 周晚娘和霁明先前刚写好课本的时候,就偷偷的溜出来过一次,特意去黄娘子那里看了看。 周晚娘和霁明两个人都很兴奋,看着自己写出来的课本正被大家用着,她就觉得特别的自豪。 没道理那什么赵官人能做出来,她一个女娘反而不行。 她也不比那些郎君差什么! 本来白娘子就让府里的下人好好对这小娘,那书香走的时候也是敲打过他们的,何况相处时间长了,也没人那样上纲上线的。 原先在府城的时候,听下面的丫鬟说角门处就有不少卖东西的货郎或铺子,本来下人的院落就在那边,出门买个什么东西都是方便的很,价格也公道。 梅香也跟着他们出来,不过她只看不买,什么都不入他的眼,觉得用府里的东西就挺好,什么也能凑合。 梅香撇撇嘴,“这哪里是抠门?谁和你们 梅香原先是没想过赎身出去的,在府里当丫鬟挺好,她也一直想往上爬,想被白娘子看到。 梅香索性歇了那心思,人反而要比之前平和一些。 他们转了一路,最后到了码头的铺子这里,看到王英娘已经卖起来那些芝麻花生糖,就想着也买些回去。 虽然样子不好看,但是吃起来是不差什么的,口感一样好。 去年过年的时候他们家里都没买什么糖,仅有的一些也都让大宝一个人吃了,她和兰姐儿连个零头都没吃到。 两个人挣的钱可不少,有了之前日子的对比就,更知道这日子来的不容易,虽然和马氏亲近了不少,可那些钱他们还都是攥在自己的手里,藏的好好的。 慧姐儿高高兴兴的想着过年时候的事情,看到有人过来买糖,就先拿了一个糖让人尝尝味道。 王英娘把糖块切的小小的,就是让那个妇人的几个孩子多吃上几块也没什么。 他们都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实在知道这些花生糖有多吸引人。 慧姐儿把切好的糖块递了过去,瞧着这人应该是刚下了船,带着个帏帽包的严严实实的,只有吃糖的时候才露出面容来。 等了一会儿,又有三个戴着帏帽的人走过来,和刚才那两个人看起来有些相似,慧姐儿还心说难道如今开始流行戴起帏帽来了? 一边想着,一边把切好的芝麻糖递了过去,慧姐儿只是无意的往那边看了看,就见帏帽下面露出了和刚才那小娘子一模一样的一张脸来。 周晚娘觉得慧姐儿的性格很是跳脱,有些诧异的看过去,霁明却是见过慧姐儿的,直接把帏帽给摘了下来。 慧姐儿被霁明给吓了一大跳,捂着胸口说,“你怎么还包着这样严实,倒是突然说话把我吓了一跳。” 慧姐儿不知道他们具体身份是什么,只知道是胡府里的人,以为他们就是小丫鬟偷跑出来的,不由拿眼睛去看周晚娘。 她特别多看了几眼王英娘。 几个小娘子就在摊子前聊了起来,倒也没说什么其他的,只聊了一会儿霁明就要走。 霁明和慧姐儿王英娘很快分开,慧姐儿奇怪的和王英娘说,“那什么周小娘子听着说话很是有礼节,怎么还来买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