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燕见王英娘能吃得下东西,稍微放心了一些。吃完之后几个人又热乎乎地把那汤底喝了些,里面放了桂圆蘑菇姜蒜这些,没有其他的配料,这样才能吃出羊肉原本的香味。 林桃红点了头,她想再吃一点,“我去煮吧。” “今天红娘倒是勤快。” 林春燕摇摇头,“谁知道呢,约莫就是懂事了。” 她的目光有些微微的失神,想到今天在铺子里看到的张天河,心里生出一股说不明的感觉来。 面条很快就煮好了,她捞在了盆子里端进屋子,见他们都在说话,插了嘴问,“说什么呢,这样高兴?” 林春燕挑了几筷子的面条放到自个儿的碗里,浸泡过汤汁之后,面条也很快就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等天晴的时候,我们晒些干面出来。” 他们刚吃完饭,二房三房的人都挑了些粮食过来,这是要送给他们家。 林春燕家的粮食大部分都是从村里收上来的,但大部分人给的时候,都会拿去年或者是前年的陈粮。 怕他们不收,林二叔还说起赋税来,“到时候你们用这粮食抵钱,也是划算得很。” 不管什么时候,林春燕都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一年到头,都是这样忙忙碌碌的。 有很长一段时间,她十分厌倦这样的生活,讨厌下地干活,讨厌被麦子扎到手脚的那种刺痒感。 梨花坐在田垄间,旁边放着些凉粽子,偶尔才能感受到有风吹来。 但这凉粽子已经很好吃了,打开外面的叶子,里面的糯米就带着一股淡淡的芦苇香,吃完之后,好像浑身的燥热就都散去了。 梨花没想明白,她却不需要再为了这样的事情再去多想。 梨花歇够了才走回去继续干活,听到赵娘子在和李铁蛋说,“去年种稻子的时候就吃的这凉粽子,不曾想今年还吃得说这个。” 又看向梨花,“快种完了,你且早些回去歇歇。” 梨花上午的时候去他们村里的屠户那里买,就听说胰脏已经被卖出去了,只说,“我已经让三郎帮着从镇上买了,到时候他给我带回来。” 韦柔姐在院子里正在腌制松花蛋,林春燕他们顾不上那些许多,就把这些活计就都交给了她。 不过她刚开始腌制,总觉得鸭蛋没之前流油多,正找法子解决。 她当时也只是在一旁看着,都没上手试一试。 柳娘子咽了咽口水,还是觉得不保险,又去找梨花问了清楚。 林春燕要了一些肉,看着他们家猪圈里的两头猪,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长得再大一些。 这时候人们吃羊血猪血的法子也很多,有做了粉丝羹来的,也有直接炒了血片的。 猪血凝固之后切成片,煮猪血的时候也是有讲究的,里面放的水要恰好合适了,才能让猪血最嫩,且煮的时候过短过长都是不行的。 见她身上戴着围裙,董小娘子十分不好意思,却还是认真地行了礼。 董小娘点头,“我家员外身子突然不好,之前还好好的呢,且也不知道能不能熬过去,我想着给他带些平日里爱吃的回去。以后……以后要是有机会的话,还来小娘子这里吃东西。” 林春燕也不知该如何安慰她,不知道李员外对董小娘来说,是不是一个解脱。 她生怕以后被卖到不好的地方,每样都拿了不少。 林春燕目送着他们离开,只能叹息一声,脚步匆匆回了灶间。 林翠香他们听说了董小娘的事,也都唏嘘一场,“那李家人可千万是个好的,别等李员外没了就把她卖了。” 她觉得自个买卖人了话,就是向这个吃人的地方屈服了,就是认同了人和物品没什么两样这一说。就当她是为了证明自个还是个外来的人的一点坚持。 董小娘不过一个小娘子,方才出门已经被人盯着,这是怕她跑了? 片刻之后倒入开水,将豆芽腌制好的猪肉片都放进去,煮熟之后,捞出来放在一旁。 滋啦啦的声音响起,林春燕把刚才煮熟的猪血等东西放进去,直接把剩下的交给林翠香他们,自个出了门。 不远处,孙安元刚把马拴在路边就看到林春燕过来,他直接把马缰绳交给宋大爷,抬腿往这边走来。 孙安元摇摇头,“回来两天,之前还说要过来找你感谢,偏巧你不在。” 孙安元点了头,见林春燕已经脚步略快地去了镇上,这才收回目光,转身去看自个的马。 孙安元当没听到宋大爷说的话,抬腿进了铺子里面,买了票之后就去看那毛血旺。 “谁要偷懒!”张大娘瞪她一眼,“我这是有事呢,你赶紧给这些闲汉们打饭,少管我的事。” 孙安元是他们店里的常客,有时候会和虎子大壮一块来,有时候会和孙捕快一块来,林桃红就收回了视线,以为张大娘是真有什么事情找他。 孙安元没多想,以为张大娘是真的要找他哥,“最近县城里的公务繁忙,县太爷不是马上要高升了。” 毛血旺刚做出来,冒着滋滋的热气,这样天气吃这个,少不得会出一身热汗,好多人看到了就摇头不想吃。 他起身要了一碗米饭,埋头大吃起来。 他们这里做了新的菜色之后,那些闲汉一般都会先要了去。 林桃红摇摇头,“今儿个做了新的菜,就不做鱼香肉丝了,想吃的话改天再来。” 这个人就有几分可惜,见别人都要了毛血旺,他却一直没鼓起勇气要,又点了个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