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清洗干净之后,要先沥干水分,放在锅里翻炒到变成微黄色,这时候再放了姜丝进去。 这紫苏姜米茶不仅能用来冲泡,也能用来煎茶。 三郎走进院子的时候,就闻到了空气中的香味,他使劲地嗅了嗅,“真香!” 这茶滋味也是好的,带着紫苏叶的香气和炒香的大米,老少皆宜。 他们家里人中,就三郎是真有做买卖的天赋,不仅能说会道,吃苦耐劳,看见什么东西都想着去卖卖试试。 三郎指了指自己的肚子,“刚才在外面的时候,大娘已经让我吃了,实在吃不下,我一会儿带走了晌午吃。” 眼看着这东西这么好卖,因为缺货而挣不到钱,三郎心里就十分郁闷。 “都只能零星来做,家里还有一堆活计,马上又要收麦子了,能做出来的都不多。” 林春燕这才想起来他们做猪胰子那天,钱娘子就在他们家里和张大娘说闲话呢。 三郎有些担心,“会做的人多了,少不得那方子就被泄露出去,要是都做了来怎么办?” “会了的人怎么愿意轻易说出去,都巴不得大家都不知道呢。且就算知道是胰脏做的,像那宫花,谁还不知道是用布缠出来的,可到底是怎么做的,又怎么做得好看,也不是人人都会的。” 这年头能会个手艺不容易,谁愿意把安身立命的本事往外说。 林翠香还在和赵紫兰说话,“果然是掉钱眼里了吧,来这里这么久,都没正眼瞧我。” 紫苏姜米茶炒好之后,段夫子就巴巴地过来,他早就等着喝了。 他抿了一口,果然清香十足,在嘴里慢慢地回甘,和普通的茶叶又不太相同。 别的也就罢了,他在寺庙里住了那么久,也深受住持他们的关照,如今日子好过,合该还了恩情。 “自然,他们只是不吃肉而已。” 林桃红又想去铜山玩了。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林春燕真就觉得这天的太阳毒辣辣的,像是火一样炙烤着大地。 午时一过,宋大娘就催着他们赶紧把水喝了,“百病不侵,延年益寿……” 昨天包的肉粽和咸蛋黄粽子不太多,林春燕原是怕这时候的人们接受不了,不过明显是想多了,那肉粽和咸蛋黄粽子早早地就卖没了,昨个没关门的时候就不停地有人来找。 自然有嫌贵的,纠结许久才买了甜粽子回去,一边唉声叹气,一边尝了一口。 “好吃!根本不用蘸白糖。” 赵婆子虽然是采买,对李娘子这样出了门就带回来东西的行为已经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不过实在是李娘子每次买回来的东西都比较好吃,能和老太太的口味,上上下下都没人挑理。 赵婆子得了一匣子,皮笑肉不笑地和李娘子说了话,捧着匣子就回了屋子。 这些粽子的个头都不是特别大,随意地打开一个,定睛看过去,黑乎乎的糖汁就顺着糯米往下流。 “哎哟,这林小娘子可真舍得。” 这些自然是不能让主子们看到的,他们吃的都是额外另做出来的,下人们就算不满也不敢声张,谁敢得罪灶间的人,那是有法子收拾人的。 除了粽子之外,又额外地要了些咸鸭蛋。 申小郎君早就盼着了,今个他不用去书房学习,频频地往大门张望。 申小郎君在心里痛苦的哎哟了几声,面上却还不敢显露出来,仍旧恭恭敬敬地听着。要是显露出来的话,申相公只会唠叨得更多。 有时候赵娘子送来的东西,也会直接被申相公给扣押下来,让他好不难受。 赵娘子和赵官人又拜见了申相公和申大娘子,寒暄了几句,就见申小郎君一直盯着那带来的粽子。 申小郎君先看了一眼申相公,见他面无表情,想点头又不敢,只问,“可是那林小娘子做出来的?”点点头,“如今我们镇上送礼的粽子都是从他们那里买,不仅有各种各样的甜粽子,还有那肉粽子和咸蛋黄馅儿的。” 滋味都是那样的香,让他一个向来不肯在外面多吃东西的人,都忍不住觉得好。 赵官人就笑呵呵地说,“那味道可真是绝了,里面的肉肥而不腻……” 申大娘子瞪他一眼,“你不是还有公务在身,赶紧去忙你的吧,让我们俩几个自在说话。” 往书房走的路上,申相公的脑海里却在想拿肉粽,一时倒十分好奇起来。 不知道会不会给他留着,要是单独使了人去那铺子里买肉粽子,肯定会让申大娘子知道,保不齐就成了以后的把柄。 “可是好吃?” 赵娘子别过脸咳嗽了一声,假装不明白申小郎君这是什么意思,只问申大娘子,“娘也尝一个吧。” 申小郎君已经吃得满嘴是油,不停地点头,“这也太好吃了些。” 申小郎君听话地擦了擦,凑到申大娘子面前,“娘,你这甜粽子可是好吃?” “不止呢,还有一奇事呢。” 申小郎君和申大娘子完全被吸引了过去,迫不及待想知道到底谁赢了。 “自然是那林小娘子赢了,你们说她这手艺得有多好。” 吃晌午饭的时候申相公才过来,见桌子上放了那小巧精致的粽子,明知故问地说,“你们可尝了那肉粽?要我说,粽子做成肉的,哪里还能叫粽子。” 申相公瞪着眼,“饭前你不已经吃过了,如何还能再吃?肚子里岂还能装下东西。” 那粽子本来就不大,申小郎君等着他说的功夫,已经把肉粽吃完了,还仰头嘿嘿笑了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