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还从来没有宠爱一个人这么长时间,倒是让下人们更尽心了。 是的,只是一只灰扑扑的麻雀,不知道为什么就入了赵王的眼。 赵王也瞧出来的郁郁寡欢,只得把他得来的各种珍宝送到赵杏花跟前。 没有讨得美人欢心的赵王很是不悦,越发觉得赵杏花只徒有其表。 林桃红欢喜的不得了,比划着几个戴在了头上,一边问梨花他们家那小兔子养得怎么样。 兔子虽然繁殖能力很强,但是兔子很胆小,特别容易拉肚子,要是没有处理好的话,可能一个传一个,到时候一窝都病了。 林春燕就让他们自个儿商量,“只别闹了矛盾就好。” 想做猪胰子的人不在少数,菊苗娘知道林春燕同意他们做猪胰子之后,兴奋得不行,从屠户那里买了不少的胰脏回来,也不让菊苗去做别的事情了。 “这一个猪胰子三郎说就能卖五个大钱。”他们这胰脏买回来之后,一次能做出来十几块猪胰子呢,三郎赚两个大钱,剩下的三个铜子都是他们的。 菊苗娘一听就在那里直拍大腿,“燕娘人可太好了,这样赚钱的事情也让你们几个去做,我回头得再给做身衣裳。” 即便菊苗娘不让他们两个下地干活了,专心在家里做猪胰子,可还是赶不上三郎卖出去的速度。 他这货郎一开始也不是做得那样顺风顺水,也就偶尔会有人买些酥鱼或者豆皮烧饼,他带过去的其他东西,什么帕子宫花之类的,来买的人很少。 三郎也想过去其他村子里转转,可林二婶不同意,他岁数毕竟还小,要是真出个什么事情,林二婶去哪里后悔去。 林二婶不想再经历这样的事情。 他的价格卖得极低,渐渐地倒是真有人专门等着他过来才买,就为了多省一两个钱。 有时候一天算下来,能挣上三四十来文,和二郎在镇上摆摊卖吃食也差不了多少。 不管是用来洗头洗衣裳都是极好的,且其他地方也都没有卖的,只三郎这里独一份。 这大娘已经等了两天,是给人浆洗衣裳的,不知道是谁带的头,用了猪胰子浆洗出来的衣裳更干净更亮堂一些,他们也能额外多收一个大钱。 三郎听到了,歉意地笑了笑,“大娘对不住,这猪胰子还没做好,明儿个应该就有了。” 三郎忙答应,又说笑了几句,才去下一家。 三郎的眼睛立刻带了笑,“石头,最近可是长高了不少。” “小郎君。”李娘子给他行了礼,就见三郎从最下面的货担里拿出来一块猪胰子。 李娘子感激地朝他俯了俯身,从袖袋里掏出了五个大钱。 三郎把那钱收了,又从货担里找出一块儿糖来,“这是你燕娘姐姐让我给你拿的。” 见他娘同意了,才欢呼一声,高高兴兴地把那糖收了。 “燕娘姐姐真好,三郎哥哥也好。” 石头嘿嘿笑了起来,见李娘子又开始洗衣裳,他便用帕子把那块糖包了,说了声就出了门。 他到老地方吹了一声口哨,那几个成日里和他一块儿玩儿的小郎君们就都出来了,他们大多都是在这巷子里住着,家境都差不多。 “去去,为啥不去?” 这次,他们要去捞小虾。 石头知道那地方,还是因为有大件的东西要洗的时候,李娘子就拿着盆过去。 三郎如今顾不上再做那小河虾的生意,可还得给胡家馒头店的夫妻两个送虾皮,这生意已经做了很长时间,虽然最后说亲的事情没成,三郎也没想着放弃。 怕他们不知深浅,特意叮嘱了只能去小河边,要是去了池塘或者深一点的地方,不管捞上来多少他都是不要的。 石头被委以重任,心里早就激动起来,今儿个就是他们第一天去捞鱼虾。 孩子们像阵风似的跑过去,也不看路,撞了好几个人,有认出来他的,就在那里嘀咕,“这李小郎君慌里慌张地去干什么?” 对他自然也就多了几分宽容。 石头想起三郎的叮嘱,在他们下河捞小鱼虾之前,又说了一遍。 不过没一个人顶嘴,都老老实实地点头答应。 慢慢攒着,不管是给家里贴补,还是他们自个儿买了麦芽糖吃,都让他们激动得不行。 他们一般买的都是加了干花或者是竹叶的猪胰子,专门用来洗脸洗头发。 “小兄弟记得给我留两块,我要茉莉花的。” 三郎一一应了,有人来买酥鱼或者豆皮的时候,他就掀开另一个货担,从里面拿出来还温温热热地吃食。 像豆皮和烧饼都是不重的,只这放了热水的温盘分量却不轻。 三郎一边走一边想,这酥鱼虽然卖得好,但是成本却不低,光每日里去别的地方收了鱼来,就要花一大笔钱。 张大娘让他喝慢点,“如今天热了,你这走街串巷带那么多东西更不容易,我看还是少带些好。” 三郎嘿嘿笑了几声,“不打紧,我能吃得消。” 叫张大娘说,既然当货郎也能挣上不少钱,合该让二郎去,他人力气大,也不怕出个什么事。 这也倒是实话,他如今守着那摊子也都是熟人去买,大家又都知道是个什么滋味,倒是不用他费什么口舌。 这一听就是有事找,张大娘直接让他去,“正在炒紫苏姜米茶呢。” 林春燕就打算做着紫苏姜米茶,到时候放在铺子里,也正经地收了费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