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燕就说,“你且等着吧, 也就这两日的功夫。” 等看不见码头的人了,张小妹和张石头才齐齐叹气, 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来。 张牛力都能说亲了,在家里已经算是个成年劳动力, 这些东西就都得靠他来做,别看他一直不吭声,早就把价格记在了心里,连去哪里卖都盘算好了。 这事没人反对,他们家里原先就有一扁担,是用来挑水的,只把那水桶的位置换成箩筐,就能凑合着用了。 “这去了一趟青山村,怎地回来拿了这样多的东西?” “和豆腐滋味一样好,却比豆腐便宜上不少,这果冻豆腐也能拌甜口,也能拌咸口,在镇上卖的可火了。” 这些人很少能去镇上,来往的都是这几个村里的人,只有事情了才能出去看看。 是和豆腐差不多一样的口感,但是比豆腐更要弹,有些像凉粉。 要是比豆腐和凉粉便宜,那买回去就划算的多。 比在镇上的价格稍微提高了一些,毕竟他们大老远的运过来也不容易,尤其是这果冻豆腐,生怕碰了磕了。 而且他们村没人会做豆腐,都得跑去隔壁村才能买着。 不过和镇上不同,这里没一个人舍得多花上一个铜板,只为了能让这果冻豆腐好吃一些。 林春燕答应他了,下次再有了螃蟹,给他做螃蟹海鲜粥喝。 这围着许多人,很快就引来了更多的人,里正凑进来看了看,见是那果冻豆腐,忙让张小妹给调了一碗。 里正却是在镇上吃过那果冻豆腐,他要去办事,路过那摊子被吸引了过去,见果冻豆腐很是便宜,才舍得花一个铜板。 如今也算能实现这个愿望,他美滋滋的拿着那果冻豆腐,在村里震惊的目光中,先尝了一口。 他们这村里人,最有见识的就是里正了,他说的话往往顶用的很,比县太爷还要管用。 张小妹激动的脸都红了,“那摆摊的可是我妹子,手艺好的不得了!” 一提这事,张小妹圆圆的脸上就浮现了几分尴尬和羞赧来,每次一回想,她恨不得脚趾抠地,当场找个地方藏起来。 有人响应,张小妹赶紧去给人切豆腐,他们家是没有秤的,只能比划着切成大小差不多的几块,不过总算没人提刚才的事情。 马氏小声嘟囔,“这东西肯定是你大姐给他们的,怎地如此偏心,有这样的好事,倒把你忘得干干净净。” 一看他们过来,胡氏脸上的笑意就收敛了不少,怕他们来闹事嘞。 张大舅这人从小就不爱说话,和机灵的张小舅不一样,没几句话他就站在那里手足无措起来。 “原是叫你们去,你们偏说有事。”胡氏直接挤过来,把张大舅推到一旁,直接和张小舅说起来。 马氏怀里抱着大宝,她也不说别的,进来就哭。 林桃红也是摆完了摊才想起这事,见林春燕在忙,她急急的去找了张大娘,“这可如何是好?” 张大娘慢悠悠的推着小磨,“你当你大妗子是个傻的?他们合家都没提张小舅的事,就是想装聋作哑。” 张小舅连过来都不曾,想指着她惦记着他们,那是不可能的。 林桃红一时愣在了那里,见张大娘和林春燕都不着急,也就把这事抛在脑后。 骡子相较于其他的来说,是最便宜的牲口了,但也要好几贯钱。 张大娘:…… “可也不能老这样下去,往后大舅那边要是卖起来了,咱们这果冻豆腐得做得更多才行。且我还有自个儿打算,成日里推着板车去码头上摆摊也不是个事,早晚要开个铺子。” 林春燕严厉拒绝:“英娘干的还少?没得这样用人的。” 张大娘撇撇嘴 对村里人来说,二十个铜板就是个不小的数目了,要是想招的话,有大把的人来。 “只是得找些手脚麻利,又干净不爱说闲话的人来。” “你二婶肯定愿意过来,她也是个能干利索的,还算半个自己人。” “那行,待会儿咱们去问问。” 哪怕这时候地里还有些活儿,林二婶和孙娘子也没带犹豫。 定睛一看,才发现那人是洪娘子,之前因着豆腐的事情,两家算是结了仇。 每每夜里想起来,她都恨不得跑过去,把张大娘和林春燕打一顿,好叫她消气。 洪娘子也不甘示弱,两个人有来有回,专挑了人的痛处说。 林春燕不紧不慢的从腰间拿了把刀,这是上次胡二强的事之后,她的新习惯。 “有道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洪娘子的嘴巴若是再不干净,我就叫人来洗洗。” 洪娘子也只敢在她家门口骂上一骂,如今和林春燕家交好的人多了去,她也怕得罪了其他人,在村里不好过。 “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今想来骂我们,却也看看能不能够。” 却说孙娘子的婆婆,在他们走后就把院门给关了,脸也一下子耷拉下来。 “跪下。”李婆子一声呵斥,孙娘子扑通一声就直接给跪了。 李婆子一眼就瞧出了孙娘子的想法,“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刚才是在想什么,人家张大娘家里做那吃食买卖,想请你过去帮个工,不说给多少钱,就是白让咱们去,只给些吃的,不知道多少人巴巴等着想去呢。” 孙娘子知道她误会了,忙解释,“我不是不愿意去,他们能看上我,我不知道心里多高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