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还真是好福气。 张大娘背着豆腐也重,就不多留恋,走远了才邀功似的看向林春燕,“我今个没说错话吧?你放心,我心里可是有数的很。” 怕打击到张大娘,她敷衍的嗯了几声,“比之前强多了。” 到了家,林桃红已经把西瓜给切好了,林春燕打水去屋里擦洗,换了衣裳,见张大娘也不去洗洗,直接躺在床上睡觉,呼噜声传的震天响。 林春燕吃了一口瓜,甜津津的味道让她舒服的眯起了眼,奇怪张大娘怎么这么早就歇息了。 盆子里面不仅有外衫,还有穿着的小衣,袜子。 她这段时间在林春燕的监督下,可是非常的勤勉,衣裳都是一天一换,牙还一天两刷。 林桃红不去洗,林春燕也不去管,让她进灶间,要教她怎么做豆干。 林桃红惊奇的脸都红了,不可置信的看着林春燕,“大姐儿,你说的可是真的?” 林春燕不知道她心里所想什么,就是知道了,也不放在心里,毕竟这东西,从前在网上一搜就是一大把,太多了反而不新鲜。 她面前放着豆腐,显然已经蒸好,旁边放着做好的卤子。 “你这丫头,谁让你进来的?这些东西都是你大姐儿想出来的,咱们不能碰,回头燕娘知道了生气,也别怪当娘的不向着你。” “燕娘教你的?” 林桃红在一旁等着问张大娘,“怎么样?我是不是做的也挺好吃?” “自然是真的,我和大姐儿好,大姐儿也不会藏私。” 张大娘:…… 林春燕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想着他们,是个心里大度的。 林春燕则趁着这个时间上了趟山,前几天刚下了雨,来摘菌子的人不少,这些个小娘子见她来,都笑盈盈打招呼,有好几个小娘子都主动的凑了过来说话。 “燕娘,你真的在镇上卖东西啊?” “你怎么不给自己卖花戴,赵娘子家的梨花姐,当了丫鬟有了钱,头上都戴了好几个花。” 几个人互相看了看,吐了吐舌头,怕捡得少了,回头家里人责罚,急匆匆的找起来。 赵杏花没抱多少希望,毕竟这山上遍地都是菌子,想吃了直接上山来摘不就行。 其他女娘也是这么想的,林春燕却看了看那赵杏花,开口说,“要呢,你要是有就给我,只要是能吃的菌子,木耳……我都要。” “哎呦,那真是太好了!咱们以后多上山采一些,也能挣上一两个铜板。” 在场的女娘心里都活泛起来,互相看了看,都笑盈盈的去摘菌子,隔了老远都还能听到笑声,比之前还要轻快些许。 “要。”林春燕先看了看,见赵杏花很是仔细,菌子上面的泥都被弄的干干净净,就从兜里数了一个铜板。 “这铜板还能是假的?”叽叽喳喳的讨论过后,这些女娘一窝蜂的散了。 林春燕便让他们一会儿下山的时候,给送到家里。 张大娘把衣裳洗完,见这些女娘来给送菌子,林春燕看大小还有多少来给他们钱,便觉得荒唐不行。 “我家有桃儿,回头也拿些来给你们吃。” 林春燕早就看到她的神色了,见她能忍到如今才开口,觉得长进了不少,就和她解释。 张大娘还是不理解,“怎么没时间,你还要多少菌子,我现在就去山上摘,回头你也给我铜板。” 林春燕顺了她的意,“那也行,娘你要是觉得不累的话,就往山上去转转。” 知道她性子就是这个样子,把银钱看的十分紧,林春燕只能无奈摇头。 小黑狗来两人的脚步转了几圈,尾巴摇的飞起,夕阳西斜,耕种的农民也都回了家,不知是谁还唱起了歌,调子很少婉转好听,就连空气也有了凉意。 林桃红一听野菜团子,就没了什么食欲,“那有什么好吃的。” 有人敲门,小黑狗汪汪叫了几声,赵娘子端着个盆过来,往里面看了看,没看到张大娘的身影。 “去山上了。” 平日里张大娘在家的时候,赵娘子都不愿意过来,一来给的东西少,二来张大娘的脸色总是阴沉沉的。 要不是看着林春燕的手艺,她还不想来这里。 和赵娘子想法一样,觉得林春燕是个有福气的,是清风楼的黄掌柜。 就算没人要也不怕,大不了他自个提回家去。 刚摆上去没多久,就有人来喝茶,原是要拿点心的,看到这新鲜的吃食,忍不住多问了一句。 这些人也是听过豆干的,既然在这里见了,便也要上两碟尝尝。 不出一会儿,伙计带回来的豆干,小螃蟹就卖得干干净净。 他把伙计叫住,让他明个一大早就去等林春燕,如果人来了,就赶紧回来叫他。 另一边的王锤子家不是很大,往日里都是吵吵闹闹,家里的几个儿郎成日了因着吃食打架,其余时候却都赖在床上,很少去干活。 隔壁西屋住的是王英娘,只西屋一到夏天就受罪,日光一直晒着,似乎把空气也晒焦灼了。 白日里王锤子想着去摆摊,却见灶间的东西都不见了,气的站在门口破口大骂。 “是不是你把那些东西都给吃了?你这个懒货,让你做东西做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