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的病人开始陆陆续续地到来,方子业也只能将之前的患者信息收闭住,避免影响对下一个患者的诊疗。
上午,十一点四十!
方子业看了看对面坐着的大叔,再看了看挂号信息上显示的二十五岁的年龄,陷入沉思。
“你叫徐墨楷?今年二十五岁?”方子业问。
“是的,方教授,可能我长得比较成熟,看起来年纪比较大。”中年的语气丝顺,听不出来任何闪躲的意思。
“那你下去用身份证办一张实体诊疗卡。”方子业不想拆穿对方是‘串黄牛号’的事实,委婉道。
“健康码不就可以么?我看他们都是用的健康码就诊的。方教授你不是故意针对我吧?”中年道。
“叔,实话实说,我们也不容易,你别让我犯错误吧,你下去办一张实体的诊疗卡,我给你加个号!~”方子业道。
对方应该也是没办法了,才了钱挂了“黄牛串号”!
“那行,谢谢方教授。”中年也没为难方子业,一口就认下了自己不是徐墨楷的事情。
看着对方右下肢略有些僵直的走行步态,微微摇了摇头。
但很快,上午复诊的病人就走了进来。
“方教授,到我了吧,我看屏幕上显示的是我。”排队的一个大姐生怕被人插了队,在门被拉开后,就赶紧挤了进来。
骨科的检查,只要照了片子就可以直接调阅结果,不一定非要等报告。
新院区才刚开,ct和核磁区域也不需要预约,看诊格外方便。
“你把你的健康码再扫一下,我调一下你的片子。”方子业道。
“诶,好的。”大姐马上开始切换手机屏幕。
核磁检查结果很快就调阅了出来,方子业看完,眉头稍稍一皱:“你之前做过一次手术啊?”
“效果不好么?”
大姐自己没有说自己之前在外院做过手术,但核磁中显示着有手术的痕迹。
“没有做手术啊,就是做过一次小针刀,应该不算是手术吧?”大姐说。
方子业内心一愕,但语气依旧平静:“你这是做过小针刀?”
“嗯,怎么了?方教授。”大姐回得平静。
“我们当地有很多人都做过,有些人做好了,有些人没有做好。”
方子业知道小针刀手术,是中医科外科操作之一,不过,中医外科的水平,在华国真的是良莠不齐。
“没啥,根据你现在的检查结果,你如果有更好的生活质量要求,可以住院手术治疗,如果你只是想要完成日常常见的活动的话,倒是可以不予处理。”方子业也没有挖同行的后墙。
避免说多了,大姐去找他们的麻烦。
同行不拆,这是比较底线的原则,除非对方做得太过分,比如说本来是简单的骨折,然后却做了假体置换术这样极度过度医疗的行为。
“做手术吧,我就是奔着做手术来的。”
“我也想多陪一陪孩子,陪她参加一下运动会之类的。”大姐回道。
“那我就把住院证开给你啊,你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吧?”方子业多问了一句。
“没有没有,我上一次住院还是剖腹产,平时身体也挺好的。”
“之前也在汉市的很多医院看过,不过没有人建议我做手术,说我这样的情况还能用,达不到手术指征。”中年妇女道。
“就算我强烈要求,他们也不愿意给我开刀。”
手术指征是相对的,一种是指南书上的指征,还有一个是属于自己的指征。
如果明知道自己做了手术,提升也不大的手术,主刀是肯定不会上手的,只会建议不手术。
而如同不稳定型骨折,则是客观固有的手术指征,放在哪里都不能‘拒诊’,你要是做不了,也要建议对方去更上级医院治疗。
一般到了市级三甲医院,不稳定型骨折大多都可以被处理掉。
“方教授,您预计,我这个情况,术后可以恢复成什么样啊?”大姐说完又问。
“看术后的愈合与康复情况,还有你自己配合医嘱的程度,应该比现在要好一些。”
“对了,你这个病种是属于手外科的病种,所以你到医院里后,会先住到王宗凯教授那边,到时候手术的话,应该是我们一起做。”
“我先给你解释一下!~”方子业说。
“啊?为什么要住到其他教授那里去啊?我是来找方教授你的啊?”大姐忙道。
“是的,也是我做手术,也是住院在我们科室,我也会在科室里,但一个科室床位就这么些嘛。”
“一样的。”方子业解释。
“反正你的手术,我肯定给你做。”
方子业知道对方是奔着自己来的,但也要考虑到王宗凯的感受,所以能转过去的病人,尽量转过去。
不然的话,到时候三个带组教授,他一个分管的床位几乎无人,也不太好看呀。
方子业还知道,应该会有病人是来求诊自己的去王宗凯那边,他也会帮着自己收进来。
方子业说到这里时,外面响起了一阵阵声音:“我们是上午的号啊,那肯定就要上午看啊?”
“你们先看了下午的号,那是你们自己安排出了问题……”
导诊护士则道:“那你们挂了上午的号,就得按照时间规范来啊?你们又不来,现在过了号就只能重新排队啊。”
“上午的号源都排满了,这几点钟了?你挂的是九点半,你怎么九点半不来呢?”
“大家都是人,相互理解尊重一下不行么?”
又有人道:“这么远赶过来也麻烦,你们是今天才开的号源,我又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挂到号……”
方子业闻言,把住院证开给大姐后,又填好了电子病历,起身与大姐一起出门:“大家别吵,别吵了。”
“上午的号,我中午加班看完好吧?大家耐心等一等。”
“如果是挂了下午号子的,麻烦各位先去休息一下,下午再过来看。”
“当然,已经预约排队的就不要走了,我也会看!~”这个局面,方子业当然可以不出面。
但实在没有必要在开诊第一天就发生争吵,号源刚开,病人们也有诸多不易,方子业索性决定加班了。
方子业这话算是平息了排队病人的牢骚,但还是有一个青年说:“那我这是九点半的号?是不是要给我先看?”
方子业则指了指就诊须知:“挂号需准时到门诊诊室,过号之后重新报到,需顺延三到五个号。”
“我一直在这个时间点等着你,可不是我违约。”
青年倒也没多说什么了。
方子业转身进了诊室,再次拉开了日常的门诊繁忙序幕。
一点半,方子业才伸了伸懒腰,走向诊室门口,推开了门诊的诊室门。
导诊护士唐婉道:“方教授,曾教授已经去休息了,他给你点了一份外卖。”
“就是有点冷了,我去帮你热一下吧。”
“你中午也一直没休息啊?你吃午饭了没?”方子业左右看了看,发现诊室门口只有候诊的病人和家属,其他导诊护士都已经离开休息。
虽然现在的线上挂号系统已经发达,排位叫号也比较成熟,但这里是华国,如果没有导诊护士维持秩序,你永远可以相信国人的‘自恋气质’!
谁都想让自己处于“优先级”!
“方教授,你这边门诊病人挺多的,我已经吃过午饭了,从家里带来的。”
“要不,我去帮你吧。”唐婉笑得很热情。
虽然说,方子业已经名草有主,可为这样一个帅哥,大教授帮帮忙,其实也挺开心的,以后说不定还有能求到他的时候。
拉近关系的机会就在这样的日常中。
方子业掂量了一下外卖盒,摇头:“没有冷透,就这样吧,我吃完后趴着眯一会儿,两点十五分你就放下午的病人进来吧。”
五十个号,不是靠着口号看完的。
因为上午的时间凌乱,所以就需要方子业熬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今天的接诊任务,估计下午还要加班。
加完班后,方子业还要回科室里看一眼住院患者有多少,做到心里有数,新开病区和院区,要做的事情也不只是当一个‘行政主任’装逼,而是要做具体到点的具体事务……
唐婉看着方子业走进诊室,叹了一口气。
他本来是想加一个方子业的微信好友的,只是刚刚有点紧张,没好意思开口。
等方子业进门后,唐婉才轻叹道:“像方教授这样优秀的人,果然都早早地被其他‘骚蹄子’内定了,我以后也要稍微大胆一些。”
唐婉说完,又想,倒也是也有人为她主动过,可一般人自己也看不上。
只是在中南医院里当一个导诊护士,哪里有那么多机会接触单身优质男青年的机会啊……
下午,三点二十分。
方子业看诊完先化名徐墨楷,又更名为林朝山的大叔后,在给对方住院证时,才问道:“你之前挂的那个号,多少钱啊?”
“啊?哦。”
林朝山挠了挠头:“倒是也不蛮贵,才五百。听他说,方教授你的一个号,一千块钱有的人是买,这才是真正的行情价。”
“这样的特价仅限今天一天,而且总共才三个名额。”
方子业现在的挂号费是15元,翻到别人手里后,就是五百。
这钱挣得真舒服。
“方教授,如果下次我来复诊,你能不能还给我加号啊?”林朝山又细声问道。
方子业说:“我其实不敢轻易加号,主要是自己也扛不住,我每天门诊的时间,中午都是一点之后才下班,下午更是六点到七点不等。”
“加号太多了,会影响看诊的质量。”
“外面还有二三十号初诊复诊的人。”方子业说。
方子业一天五十个号,基本上都需要初诊和复诊,算上偶尔的加号,一天至少要接诊一百一到一百二人次。
这是看病,不是找人聊骚,是要动脑子的。
林朝山往外看了一眼,道:“辛苦你了,方教授,主要是像你这样高技术的教授数量还是太少了。”
“其他地方,都找不到可替代的。”
“如果差一点还可以接受,但据说差了有百分之十,这就有点让人难受了。”
都是一样的钱,所有人都想买个更好的服务。
“抱歉啊,谢谢你们的认可。不过这个不是官方数据,不要以讹传讹,其他教授们的技术也挺好。”方子业道。
自己的老师可能会坦认自己的水平就那样,可其他教授们未必愿意这么坦诚。
说多了大家就信了,也不是一件好事,不利于科室里的团结。
除非有一天,自己的积累可以达到另一类高度,可以无视所有的闲言碎语。
否则的话,方子业还是不愿意独秀于林。
来找方子业看诊的人,除了功能障碍、做过手术但效果不好的,也有少量得到风声的骨肿瘤患者。
因为是新院区,方子业也暂时来者不拒,该看都看,该收治住院都开了住院证。
等到下午的六点五十三分,方子业拉伸着背部站起来时,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有点涣散。
看门诊看似坐着,其实脑子一直都在飞速运转,而且每过一段时间就要重新启动,是非常耗费脑力的过程。
喝了一口温热水,方子业开始收拾和整理诊室。
导诊护士唐婉竟然还没有走,她钻进来一边帮方子业清理挂号的报到排序纸,一边道:“方教授,你平时都是加班到这么晚么?”
“嗯,门诊都是这样,手术日的话,多数时候反而会好一些。”
“但也有少数时候,比这个点更晚。”
方子业也清理掉了桌子前的纸张,而后关闭了电脑,开始打开手机,翻看一下群里面的内容。
群里面,兰天罗不断地“发号施令”,对科室里的住院病人、预约病人的顺序进行排号,而且对管床医生都进行一一清点,包括给他们分配床位等等,都是在亲力亲为。
大概翻了一圈,方子业还发现,兰天罗今天还带队做了两台小的急诊手术,都是车祸伤所致的轻度创伤,是病人自行来医院急诊就诊的。
目前并没有120往这边转送……
“方教授,还不回吗?”唐婉帮忙收拾完了垃圾后,拧着垃圾袋问。
“我等会儿还要去一趟科室里,你先走吧。”
“对了,小姐姐,你叫什么?”方子业问。
“唐婉,唐宋的唐,委婉的婉,方教授你可以叫我小婉。方教授,可以加你一个好友么?”唐婉马上自我介绍。
“好的,我也是这么想的。”
“小婉,你先回吧,下次我坐门诊的时候,你可以准时下班,不用特意守这么晚。”
“我扫你。”方子业退出了群聊,打开扫一扫界面。
唐婉快速亮出了自己的二维码后,轻步快跑而出,显得非常淡然,仿佛只想着下班一样……
方子业根本没有多想,加完好友,发过去备注,并且自己也备注好后,才给兰天罗道:“天罗,吃晚饭没?我在点外卖,要不要帮你点一份?”
“没回话的话,等会儿来办公室里吃饭。”
方子业不确定兰天罗是不是在看急诊,兰天罗是住院总,不可能时时刻刻给自己汇报。
兰天罗果然没有回话,方子业只能先离开门诊区域,趋步趋停,偶尔站立着打字回信,偶尔语音回复。
问候方子业的人并不少,除了老师之外,还有朋友、师弟、其他的上级。
比如说新院区的廖家园院长,都在问方子业的工作状态。
方子业不能故作高冷啊,当然只能回了。
当然,方子业还了解到,今天的曾多勤教授代表骨科参加了一场急诊科的全院大会诊。
虽然会诊的内容与骨科不相关,但曾多勤汇报了这件事,也代表着方子业以后也要出席这样的场面。
全院大会诊,其实就是各个专科的老头老太太聚集在一起与阎王抢命的过程。
需要处理的信息有点多,方子业也不能一一详尽回复,回了一些比较关键的信息后,方子业也就打算上楼去到病区。
身后,却有人喊了一声。
“方教授,是方教授吧?!”方子业回头,确定不认识来人,不过对方的音色,方子业是熟悉的。
毕竟早上才听过他说话,而且他说话的内容,也会让方子业记忆深刻。
但两人之前毕竟并未碰面过,方子业也就笑道:“老师您好。我叫方子业。”
方子业真的不认识他。
“我叫李家和,肝胆外科的!~今天方教授你可忙坏了啊,我看到你诊室门口都满诊了。”李家和略羡慕道。
“可能是我运气不怎么好,正好遇到了更多不幸且有就诊需求的患者。”方子业也会玩人情世故的。
李家和闻言,眼皮微闪:“方教授果然是个妙人,很能与患者共情。”
“方教授这是刚下门诊?不知道有没有空,顺路吃个便饭?”
“我还要去科室里,李教授,您先忙您的,到时候我再来拜访你。”方子业婉拒道。
李家和也很通情达理:“那也行,病区新开,事情比较多,是要多去科室里看看。”
“方教授,我等会儿直接从群里面加你好友,记得通过一下。”
方子业与对方别过错开,方子业的眼睛鼓了鼓。看来这个李家和也是个表口不一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倒不是真对自己有辣么大恶意。(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