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上,曾多勤教授偏头看了一眼方子业笑着道:“方教授,你信不信?你今天的号百分之百会满诊?”
“应该不会吧?八点才开放号源。”方子业笑着道。
“你看看。”曾多勤非常自信地努了努嘴。
方子业拿起一看,果然看到50/50的号已经被清空。
这么一来,方子业这个拖家带口人,脸上才终于有了一丝笑意……
与此同时,微信大群里面,新院区的廖院长还在发信息提醒:“请各位坐诊教授务必注意坐诊质量,一定不要为了病区的占床率、手术量、住院患者量随意收治患者。”
“我们要先维稳,再求进。”
“新院区一年内,各个专科只会统计占床率,不会有住院率等相关要求。”
“我们要谨记王院长的要求,良性发展新院区……”
曾多勤感慨道:“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我们都老咯。”
方子业同样看了一下曾多勤教授的挂号量,才只有20/50!
方子业解释道:“曾老师,你这才是真正的口碑,我最多算是弯道超车走了捷径。”
“目前靠着其他人的猎奇心理撑着,如果功能重建术已经发展到如今骨病科的规模,就不会有几个人来找我了。”
曾多勤是本专业内的,还是本院人士,了解的蹊跷更多:“那可未必,真有懂行的人,如果推荐亲戚看病,可不一定推他们挂教授号。”
“走了,去门诊了。”
曾多勤与方子业二人同时加快了步速,径直往门诊楼的外科诊室方向而去。
新院区刚开放,坐诊的门诊医生数量是不少的。
一些本院的名医,都会在新院区的门诊开设一天门诊,以分流一波患者,同样也为挂不到号的患者多开放一些号源。
这样做自然会给临床医生增加工作压力,可为了新院区的发展,倒也没有多少教授拒绝。
比如说骨科的杜新展教授,王兴欢教授、神经外科的窦乾淼教授等,都会在今天的下午,来到新院区坐诊半日……
方子业进到外科诊区后,发现楼层的就诊人数非常少,也就是三两个人。
更多的是导诊护士以及分管排队顺序的护士。
骨科门诊诊室并不多,这会儿导诊护士还在喊号:“骨科方子业、曾多勤教授的1号到10号在不在?”
“骨科方子业、曾多勤教授的1号到10号在不在?”
本来楼层就没有几个人,自然没有人回应她。
“曾教授,方教授…”护士认得方子业与曾多勤,看到二人过来后就赶紧打招呼,而后翻了翻手:“暂时没人来。”
曾多勤点头:“很正常,八点才开始放号,有人挂号了都是幸运,住得近的未必挂在上午,挂上号的也不能马上闪烁瞬移过来。”
“这里有打开水的地方么?”曾多勤背着单肩包,包里有他坐诊的三件套。
方子业只是带了一个保温杯,没有泡枸杞也没有泡茶。
“有,门诊诊室里就有!~”导诊护士伸手解释。
方子业则道:“小姐姐,等会儿我的病人来了,如果人数不太多,不管是上午的号还是下午的号,都让他们直接进来吧。”
“如果来的人超过了五个,才按照上下午的挂号顺序开始排队。”
“辛苦了。”
导诊护士小姐姐看起来就比方子业年轻,估计也就二十五六岁,虽然已经“熟了”,可比起方子业来讲,年纪就要小了四五岁。
“好的,方教授。”导诊护士点头如筛。
只是心里有小人晃动——
那几个小骚蹄子说的是对的,方教授好高好帅,气质好好,年少有为,年少多金……
就可惜方教授有女朋友了,更可惜方教授的女朋友特别漂亮,特别可惜方教授的女朋友才貌双全。
方子业已经习惯会有小姑娘的目光跟着自己拉丝,所以方子业走向诊室的脚步平稳无宕,转头还道:“曾老师,中午一起就近吃饭。”
“看情况吧,要是时间不允许,一起吃外卖也行,晚上一起出去吃点。”曾多勤回道。
门诊系统刚开放,来就诊的人不多,就算是有人现场挂到了号,也未必会定位来骨科。
方子业坐着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患者上来,就到了曾多勤教授的诊室里。
门诊楼虽然是新建的,但正因为是新建,所以诊室里配套的一次性水杯供应充足。
方子业自己拿着一次性水杯,讨了一杯茶:“曾老师,你这茶叶从哪里买的?味道清淡又浑厚。”
“能不能给我个渠道?”
“好啊!~我推给你。”曾多勤马上拿起手机开始翻找。
曾多勤这样的教授买茶,一般都是找熟人买,并不会在网上买。
不过,两人正发送名片和介绍方子业给曾多勤认识的茶商熟人时,有人敲了敲门。
“请问?这里是骨科门诊吗?”一个大概十八九岁的少女轻敲门。
方子业闻言抬头,发现对方格外紧张和羞赧。
立刻将手机一收,站起来:“这里是骨科门诊,你是找曾教授吗?进来吧。”
女孩本能地以为方子业是曾多勤教授的助手,她一边走进,手里还拿着校医院的片子袋:“我找曾教授。”
“曾教授,我只挂到了十一点多的号,但我就在附近读书,就赶过来了,她们都说我可以先进来看诊……”女孩的逻辑解释能力比较清晰。
曾多勤问:“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不舒服?”
“我叫乐沅,乐是快乐的乐,沅是沅水的沅。挂的是上午十一点三十五分的号。”乐沅自我介绍。
“我本来是没有哪里不舒服的,十一月份的时候,学校里的健身房打折,我就去办了一张卡,锻炼了半个月后发现膝盖很痛,就去校医院里检查。”
乐沅说到这里,瞬间感觉委屈巴巴,双眼晶莹:“检查照了片后,校医院里的医生说我可能长了个坨……”
“我是十二月三十号检查的,三十一号挂不上号,一号休息。二号的号也挂不到,是我同学告诉我这里新开了一个医院,可能挂得到号……”
“我?”
十八九岁,应该就是大一大二的样子,健身是为了健康和保持身材,能去健身代表有一定的自律性,也对自己有比较高的要求。
突然检查出来个坨坨,肯定觉得天都塌了。
方子业此刻已经做好了“助手”工作,将她的校医院就诊记录与平片都拉出了片子袋。
将病例和ct递给了曾多勤教授后,自己拿着右膝关节的x线平片对阅片器看。
这一看,上面的日光射线征就格外典型,如果这会儿有师弟和学生在,方子业肯定会让他们也好好地读取一下这典型的骨肉瘤x线影象。
“osteosarcoma!”方子业比较隐晦地给曾多勤教授传达了自己的初步诊断。
这么经典的影像学征象,曾多勤自然一眼就看了出来。
只是让方子业没有想到的是,女孩还能听得懂这种专业的英语单词,瞬间脸就白了,身子开始微颤。
右手开始摸自己羽绒服的口袋,似乎在犹豫要不要把电话拿出来打给自己的父母。
见此,方子业问道:“你是学什么的?你能听得懂?”
乐沅立刻破了音,也就不装了:“医生,我是华科的,我们校医院的医生建议我来中南医院找方教授。”
“但我没有挂到方教授的号,那个医生说,方教授治这个东西会相对比较擅长。都没优选推荐我去同济医院。”
乐沅自以为自己隐瞒了一些东西,会让方子业和曾多勤紧张,实则两人早就看出来了乐沅肯定知道诊断。
作为高校生,校医院是为本校学生和教职工服务的,比教学医院里的医生更加“清闲”,且有耐心,肯定会给乐沅多说些东西。
片子袋子上,就印了华科校医院的片子,与华科对口的教学医院是同济与协和,本校的学生去这里,走医保都好走一些。
毕竟大学生也有医保。
曾多勤道:“喏,是来找你的,但估计来之前没有做太多的功课。”
“曾老师,这时候您就别打趣了。”
“我倒是觉得,她的这个肿物是在典型的干骺端,处理起来并不算复杂,胜在典型。”
方子业说完,举起了自己的胸牌,道:“乐沅,谢谢你的坦诚啊,更谢谢你们校医院老师的推荐。”
“我叫方子业,是这样的,你这个肿物是比较典型的。与健身无关。”
“或许也不是刚出现的,只是之前你一直没有运动,就没有导致局部的微骨折产生什么症状,你近期健身后,导致了疼痛,所以你才做了这个检查。”
“我的建议是啊,你去协和医院找宋曾武教授,宋教授是处理骨病科的知名教授。”
“倒不是我们不愿意接诊你,是你有你们学校的校医保,你转去协和医院,可以报销的比例会高很多……”
乐沅细声回道:“方教授,我们校医院的那位老师,和我老师挺熟的,他说,现在的汉市,方教授你治疗骨肿瘤的水平独居一档。”
“可能还可以通过微创,不做外科手术的方式就把它清除掉。”
“我?我不是很想做手术。”
乐沅咬了咬牙:“我爸妈应该也愿意为我多点钱。”
乐沅比较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家境很好,不愿意省钱,只求把病治好的想法。
乐沅这话,更让方子业推测,对方来门诊之前,应该做了不少的功课。
曾多勤看出方子业的纠结,此刻出口道:“小姑娘,你可想好了。”
“其实挣钱不容易的,曾教授的水平也非常非常高。大学生医保在定点医院报销比例是不一样的。”
“你父母是做什么的?”
乐沅有点不确定地回道:“在老家做点小生意……治疗这个病,大概要多少钱啊?”
“报销下来之后,得多的可能要四五万的样子。如果用得比较少,一万多就可以了。”
“那没关系!”乐沅坦然了。
“我自己都可以出钱。”
“哦,对了,我爸妈还给我买了商业医保,医生,我可不可以去给我爸妈打个电话啊?我真的是…”乐沅的情绪开始乱波。
“你去吧,大概率是,但这个肿物的性质,只能通过活检来确诊,只是根据我和曾教授的经验推测,大概率是osteosarcoma。”方子业道。
乐沅闻言快步走了出去,手机拨号接通后,第一时间就委屈到哭了:“妈妈…”
其实也能理解,正值这个年纪的她,却被怀疑有骨肉瘤,天是真的塌了。
两分钟后,乐沅就返回了。
“方教授,曾教授,我爸妈他们马上来了。”乐沅返回后,说道。
“他们说让我先听医生的办理住院,等他们来之后,再确定去哪里治疗。”
曾多勤已经将女孩的住院证都填好了。
一边开给女孩,一边说:“你这个情况,肯定要住院确诊、住院治疗的,你先缴一千块钱吧,去骨科病房办理住院手续。”
“不过你要先确诊,所以你要办理的是日间住院手续,相当于你不用住在医院,先完善穿刺前检查后,就可以回学校里了。”
“大概是明天下午,我们给你做穿刺活检术,然后就是等结果了,这段时间,你们有很多时间商量。”
乐沅道:“好,那我还要做其他检查么?”
“你的其他检查等会儿去了病房再开给你,走日间住院程序,你的报销额度会更高一些!~”
“你还不用到处跑。”曾多勤回道。
“谢谢医生,骨科,外科楼12楼。”乐沅一边看着住院证,一边念了出来。
“嗯,还有电子住院证,你的手机上也应该收到了短信,如果你找不到外科楼,可以随时问楼下的导诊。”曾多勤耐心解释完后,乐沅就离开了。
……
“开场暴击。”曾多勤背靠着椅子,端起了茶杯。
“比我女儿就大了三岁。”
“我结婚比较早。”
曾多勤教授今年四十四岁,他女儿十六,相当于二十八岁就生了孩子,在医生行业中,算是结婚早的。
“是啊,开场就暴击。”
“不过应该预后还可以。骨肉瘤只要不处于后期转移和恶病质状态,以后都还是值得期待的。”方子业说。
曾多勤不想细细纠结病人年纪和生存期的冷峻话题:“方教授,你这名声传得可以啊?”
“校医院里的医生,都强烈推荐你了。”
方子业摇头:“曾老师,外人不懂,您还能不懂么?都是老师们给面子,愿意托举我。”
“不然的话,我方子业走在医院大厅,没有几个人愿意正眼看几次的!”
“毕竟。”
方子业还没来得及说完话,导诊护士就赶紧小跑了来,道:“方教授,你的病人来了!~”
方子业闻言,立刻起身:“曾老师,那我先过去了啊。”
“去吧,这已经是上班的点了。”曾多勤点头。
……
方子业于是便来到了隔壁诊室,导诊台的护士也是把病人放了进来。
来人是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走路拄拐,一瘸一步地往里慢慢走来。
方子业见了,起身到门口帮了下忙,帮他放下拐杖并且坐下后,才道:“你好,你这腿是怎么了?”
这个时候,方子业就不用问对方是哪里不舒服了,明面上就可以看得到,肯定不必如同教科书里那般,直接问患者有何不适!
“之前摔过,医院不给做手术,我就去找中医进行保守治疗,现在就畸形成这样子了,走路越来越难受了。”
“大概是几个月前,有熟人让我来找方教授您看一看,说您在治疗瘸子、功能障碍方面非常厉害。”
“我来汉市守了大概一个月,才守到了你的号。”男人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了自己厚厚的病历与就诊记录。
方子业小心翼翼地接过:“你的基础疾病这么多啊?”
方子业看了青年一眼,着实没想到对方的病史可以这么惨。
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都在他身上可以着落,而且,他还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轻度。
难怪之前骨折了也不敢给他做手术,这就算是来了中南医院找他方子业,方子业也不敢手术啊?
“嗯,方教授。”
“我这样的情况,还有什么办法么?”青年问。
方子业也回得直接:“说实话,你这是挂错了门诊,你这么多基础疾病没有调好之前,来挂我的号也是惘然。”
“你这功能障碍如果通过药物就可以治疗的话,您也不会来我这里了。”
“所以,你要不还是把号退了吧……”
方子业自认有些技术,可也要病人给自己施展技术的空间。
“真的…没办法?”青年的眼神非常真挚,透着对生活的渴望。
方子业摇头:“这个真没办法,基础条件不合适。”
“您把号退了吧,我给你签字。”方子业快速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
目送青年离开时,方子业也颇为感慨唏嘘。
如果这个患者的基础情况没这么糟糕,那他的瘸并不难治,不过这个世界没有如果,只有基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