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铁的价格和竹子价格,差距之大就算是三岁小儿都能算得出来,而这个利差同时也代表着一旦技术研发成果,可以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
但是眼下的问题也很凸显,那就是竹筋的抗拉强度远远不及钢筋,最好的竹筋材料也只相当于的钢筋几分之一,大部分更低。
而且竹筋的弹性模量更是只有钢筋的十分之一,这个缺点相当的致命。
除此之外,竹筋还有注入腐蚀、虫蛀和砼料难以附着等等问题,运用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
经过不断地技术测试,还动用福满楼的商业渠道,不断从天南地北找来的竹子材料,黎丰和老李还有鲁方等人,做了大量的实验,积累了无数的数据,头都大了,依旧被卡在几个关键的节点上。
首先就是得寻找一种合适的竹材,可竹子种类极多,光是这一步,就了许多功夫。
毕竟能做竹筋的竹子,其实并不多,经过测试,老李发现能够取用的,基本上集中在苦竹、孟宗竹和淡竹上。
这三种竹料里,以苦竹的抗拉效果最佳,在做了大量的竹筋砼测试,木工组的木匠们,也都一致认为认为苦竹是最合适的竹筋材料。
也幸亏苦竹在华夏地区分布极广泛,洛阳附近就有大量竹林,可谓遍地都是,找来也不难。
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鲁方便去找到王景汇报情况。
王景得到消息,也非常高兴:“要苦竹?没问题,我明天就召集人手,大量采伐就是。”
鲁方又提醒说道:“主公,因为生产工艺问题,采伐的竹子有特别的要求,因此一定要和采伐的工人说清楚,必须完全按我们的要求采伐,不然就没用了。”
木工组里的那一百多名木匠中,有不少都是老匠人了,因此对竹材十分了解。
而在研究中,也特意关注过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他们发现,竹筋的原料竹是很有讲究的。
首先它不能来自过于肥沃的土壤,过于肥沃的土壤里的竹子竹壁肉厚,柔软,缺少弹力。竹节很容易在采伐后发黑断裂,偏偏竹节是竹子中扛拉强度最高的部位。
因此用作竹筋的竹子,最好是从是山区里和杉树等树木混生的里采伐的竹子,竹竿高且直,竹节短,壁肉薄,弹性好。
采伐的时间,要放在干燥无月的夜晚进行,因为月夜采收的竹子含有较多水份,竹汁有甜味,易遭虫蛀。
甚至就连竹子的采伐年龄,都有一定的要求,过短的太柔软,过长则逐渐失了油性,弹性不足。
最后,采伐本身也有一定的技术要领,采伐下来的竹子,能用作竹筋的只有竹根以上的某部分,还要求这部分的竹节密集匀称,没有腐坏和虫蛀的痕迹。
而采下来的竹子,经过检验合格之后,才会被送到木材加工厂,在那里先是进行了适度的干燥脱水,还不能脱得太干燥了,得保留一定的水分,然后送到化工厂里进行防腐、防水和防碱的处理。
竹筋因为其植物的特殊性,在浇注砼的时候吸收了水分而膨胀,随着砼的逐渐干燥,竹筋又因为失了水分而收缩硬化,而且竹筋的收缩比砼要大而且收缩的速度也快得多。
这样一来,用不了多久,竹筋就会在砼中缓弛脱离,两者之间失了黏合力。
除了脱水,竹筋还面临着碱腐蚀的问题,木工组的木匠就曾做过试验,证明了未经过处理的竹筋在砼中几个月之后,受到碱分的侵蚀,完全失了强度。
如此问题,林林总总,不一而足,都被鲁方带着人事无巨细地记录在了本子上。
看到鲁方找人专门总结出来的小册子,王景最后都忍不住吐槽苦起来:“原本还以为用竹子省钱省力,结果这玩意一点都不省事,要不是眼下的炼钢厂产量一时半会儿还提不上去,这玩意儿怕是狗都嫌弃。”
王景心里总算是明白,为啥最后竹筋没能取代钢筋了。
只是瞄了一眼鲁方手里比新华字典还厚的竹筋手册,就让人忍不住心里发虚,如此复杂的工艺流程,想必人力成本绝对不会低到哪里去。
等钢铁产量提上去之后,这玩意儿纯粹就是一个鸡肋。
不过眼下没有足够多的钢材,这竹筋的制作工艺再复杂,该用还是得用,总不能房子不建了吧?
等炼钢厂再一次提高产能,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去?
可一想到为了研发这个技术,投了这么多钱,到最后若是束之高阁,岂不是血亏?
想了想,王景决定甩锅,这鸡肋对自己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对别人却是未必。
因此王景脑筋一转,立马计上心头,当即询问鲁方:“竹筋技术的研发进度,有多少人知道?”
鲁方想了想,才认真回答:“除了属下,还有黎丰、李拓二人知晓,木工组的其他成员,大多都只知道关于自己的研究进度,对总进度的情况并不清楚。”
“很好!”
王景一听这话,顿时大喜过望,叮嘱鲁方说道:“对于研究成果,暂时严格保密,就说实验进度大概只进行了一半,然后你等下回去之后,就故意散播消息,对外宣传研发资金不够,无奈只能放弃。”
“啊!?”
鲁方听完,整个人都迷糊了,弄不清楚王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眼下技术已经研发出来了啊,这是要闹哪样?
他不知道,王景这是想找人接盘呢。
消息放出之后,很快洛阳城内的世家和豪族便闻风而动,纷纷派出手下,到奇巧阁询问合作事宜。
只见接待处的会客室里,一群人围在鲁方身边,打探消息:“鲁工士,这竹筋技术,到底有何用处啊?”
“把竹筋绑扎后浇灌混凝土,就能做成竹筋混凝土构件,承载能力很好,可以把楼房盖得更高。”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鲁方嘴角带笑,耐心地解释了这一门技术的市场前景。
可众人听了,却是一头雾水,不由又问:“更高是有多高?”
“大概有五六层楼那么高吧,原本用水泥和砖块,只能盖两至三层的楼房,有了竹筋,就能将楼层盖到五、六层以上。”
鲁方这话一出口,周围的人顿时炸锅了:“鲁工士,真能盖到五六层那么高!?”
华夏的古代,多为木质结构,因此想要盖得很高,是十分困难的,除非使用大量质地坚硬的珍贵木材,再钱聘请能工巧匠,耗时数十年,才有那么一点可能做到。
这种庞大的工程项目,即便是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也吃不消,往往唯有皇帝和顶级权贵,才有这样的人力和物力,能够支持这种规模浩大的世纪工程。
可现在,鲁方说有一种技术,能让平地起高楼,叫他们如何不震惊?
鲁方遵照王景的命令,直接对外宣称道:“技术还在研发之中,目前已经完成了一半以上,预计半年之内就能出成果。”
说到这里,他忽然语气一顿,话锋一转:“奈何眼下研发经费不足了,你们谁有意投资,就能共享这个技术,等到正式投产之后,就可以开始赚钱。”
“鲁工士,这个消息太重要了,请容许吾等回去禀报家主之后,再来商议如何?”
不少被派来打探消息的,都是各个世家旗下产业的商号掌柜,他们手上并没有拍板的权力,得先回去找各自的后台拿定主意,才能做出决定。
鲁方早有预料,因此一点也不急,但还是催促说道:“要快,时间不等人,我们奇巧阁的研究项目有很多,如果研发经费迟迟不到账,这个项目就只能暂时封存了。”
“这……”
不少人确实想通过拖延时间来压一压价格,没想到鲁方根本不给他们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