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景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贾诩来办,并且认真地叮嘱了他几件事:“文和,眼下被服厂的主要目的是自产自用,我军治下的百姓,除非价格实惠亦或者是自己无法自己生产,否则是不会购买现成的服装鞋帽的。”
眼下的炎汉帝朝,小农经济的问题仍旧占据主导,农业文明本身就在经济上拥有强大的惯性。
这一点历史上就连英国人都被华夏市场狠狠教育了一次,最后只能靠卖鸦片来实现贸易顺差。
眼下在洛阳,就有一个服装厂,是鲁方招募流民里的妇女组成的,
几名会使用缝纫机的幽州纺织工人被请来作为技术指导,能够制造布鞋、草鞋、制服、帽子、劳动服、内衣、被子和布袜子,种类看似挺丰富齐全的,奈何产量没法看,规模很有限。
除此之外,还有个皮匠,是从并州请过来的,现在专门为王景麾下的士兵制造各种皮革装具。
在王景的的计划里,被服厂的规模要继续扩大。
未来随着军队、劳工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大量外地移民的涌入,这些人的服装都要更新,因此对服装的需求将是几何级的增长,无论生产多少都不够用。
聊完了被服厂的事情,甄俨和甄尧便很有眼力劲地离开了。
贾诩这才和王景谈起了洛阳城的基础建设问题,涉及到了未来的发展方针,自然不能被外人听了去。
“主公,随着流民不断涌入,现在城内的治安问题,越发严重了。”
流民没有工作和收入,为了生存,只能作奸犯科。
而民间显然没有足够多的工作岗位吸纳这些剩余人口,若是以前的朝廷,把他们堵在城外,放任自生自灭就是。
但王景显然不会这么做,贾诩也知道王景的想法,所以才会拿这件事来询问他的意见。
王景想了想,便说道:“卖玻璃赚了不少钱,与其放着发霉,不如拿出来投入基础建设当中。”
此举若是皇帝来干,少不得要被扣上“好大喜功”和“劳民伤财”的帽子。
可王景不一样,他的都是自己挣来的钱,爱怎么就怎么,别人没资格指指点点,否则就得问问他的鸿鸣刀利不利了。
听到王景要大肆搞土木工程,郭嘉和荀攸闻言却是一笑,赞同说道:“以工代赈,此法甚妙。”
贾诩也捋着胡子,面露欣喜:“确实妙哉。”
以工代赈,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人口,有了生计,流民就不会总想着闹事,这种计策在战国时期就经常被当时的秦国使用,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因此郭嘉等人都不反对,反而极力赞成此事。
就算赈济的时候遇到些不开眼想要闹事的流民,到时候也可以雷霆处置,不用顾忌和手软。
“不知主公是打算兴建宫室还是游园?”
“都不是,不如我们建一个大会场如何?”
王景随后叫来翟平这个筑路队头子,现在的他,已经被王景培养成了一名建筑大师,工程专家。
而翟平的办事效率也很高,仅仅几天时间,就按照王景的要求,让人画好了不少概念图纸。
王景看着堆在自己面前的图纸,这些都是手下们画了几个晚上出的图纸,为了绘制成功,翟平可是把墨家在洛阳的英才都集结起来,连夜赶工,硬是在绘图板上一笔一笔的把图案细节给画了出来。
还好翟平之前在兖州和洛阳之间玩命修路,因为有需求,所以专门培养了一批懂得绘图的人材,如此恰好派上了用场。
“此处位置,跑道要不要增设一条?”
负责规划设计的翟平,站在王景旁边,他细心地询问改进需求。
王景托着下巴考虑了片刻,随后说出他的想法:“跑道还是要造的,阅兵的时候会用到。至于材料,直接用煤渣即可。场地用砂石拌石灰铺上碾压一下,下雨不积水就可以了,至于其他设施,暂时还是一概不要比较好。”
有钱归有钱,可眼下建筑材料匮乏,所以大会场环绕四周的大型阶梯式看台暂时不建造。
而整个工程的重点,则是主要放在了主讲台部分。
按照王景的设想,这座主讲台必须宏伟,坚固,让人一看就能产生崇敬,用以加强朝廷在百姓心中的权威,以此来聚拢人心和士气。
“雄伟、壮观,而且要感觉非常的稳固,你明白吗?稳固,象征着的伟大力量,欣欣向荣的前景……”
王景尽量用语言来形容和描述,将需求一一告知,既然了钱,自然要达到最好的效果。
翟平听完却是有些为难:“图纸上的一些效果,我们筑路队可能做不出来。”
筑路队虽然也开始大量承接各种工程建设订单,盖房子像下饺子一样快,如今更是拥有水泥这样的大杀器。
可墨家擅长的机关术,建造技术方面如今依旧十分有限,许多王景想要的炫酷建筑效果,翟平根本做不出来。
王景没办法,只能妥协:“尽可能的把效果做出来,你可以召集工匠,集思广益,谁能做出贡献,我不吝赏赐。”
于是到了晚上,翟平召集了筑路队的工匠和绘图师,开始集思广益这个大型主讲台的结构了,王景所要求的主讲台就非常特别。
当中一个高台,两翼是略低延伸出的看台。
主讲台上方设置出挑的雨檐。很传统,但是相当的实用。不过这个设计实在过于普通,显然不能完全满足王景的一些要求。
为了追求更加完美的效果,王景直接使用撒币战术,开出超高的赏钱,向民间征集图纸或者设计思路。
这玩法可就新鲜了!
在这件事情传出之后,跑来了许多民间的工匠,纷纷来筑路队献计献策,各式各样的效果图纷纷出笼。
最后被王景看中,决定投入建造的是一个设定十分巧妙的古典主义的建筑物,王景自己也增删了部分细节设计,赋予了不少新元素。
一个巨大的砖石台阶,长米,高米,最上面一级是一条贯穿整个台阶的柱廊。柱廊正中是一块巨大的照壁墙,未来可以用来悬挂军队的标志,乃至国徽之类的东西,在整个柱廊上均匀的分布着块稍的长方形照壁,用以悬挂旗帜。
在台阶的两端,则设置一个类似烽火台造型的方形台座。根据设计,这里将安装两座巨大的火炬笼。
这个设计制作了模型,石膏模型一露面,就引发了震撼的效果。
最后通过的设计里还是决定还是用石灰水涂白,反正古人的房子也是用石灰水涂白的,没听他们觉得是什么凶色的。
正式的图纸里这个大型主讲台被掉上面的柱廊,在眼下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上,批量建造这样的巨石柱实在有些困难。
不过在建造时还是留出足够的宽度以便未来增添,整个建筑的高度也被提升了不少,视觉效果十分震撼。
上面柱廊虽然不造,但是用来悬挂徽章的照壁墙还是出现在正式的图纸里。
至于那些悬挂旗帜的照壁,王景决定暂时用木架来代替。
每座木架造得足够高,可以用来悬挂旗帜,当然得是风力比较小的时候才能使用,否则旗帜会象船帆一样被吹得鼓起来。
设计通过之后,翟平开始带着墨家的门徒以及熟练的建筑工人着手施工。
夯土结构的一个好处是工人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可以大规模的使用普通的力工。兖州那边的道路四通八达,因此拥有修路技能的工匠不少。
用这些人作为夯土的领工,再配合从外来流民招募的工人,工程轰轰烈烈的开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