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三国练神功 > 第275章 奉旨搬砖

第275章 奉旨搬砖(2 / 2)

人生在世,除了人情世故之外,所追逐的也不过是功名利禄,在个人而言,或许有道德清高,品格无暇的人。

但世家本质上,也是一个以血脉为纽带的组织。

而凡是组织,都是利字当头,哪怕外表再伟光正,内核也必须是追逐利益。

因为要生存,要发展,就需要切切实实的物质利益,这就是人类文明的运转规则,是无可违逆的铁律。

所以王景现在只要稍微抛出一些诱饵,就能获得大量的政治盟友,想必许多世家和豪族,都不介意与王景化敌为友。王景对郭嘉和荀攸说道:“接下来你们整理一下,看看哪些势力值得拉拢,哪些要继续打压,将对手从内部分化瓦解。”

“属下明白。”

郭嘉和荀攸拱手领命,这正是他们擅长的事情。

这时候,贾诩求见。

此前他一直在洛阳处理内政,也正是有他这个老阴哔坐镇京师,王景才能毫无顾忌的去兖州征战厮杀,打出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

“文和来了,坐吧。”

王景笑着看向贾诩:“怎么,今日主动登门求见,这可真是难得一见啊,究竟发生何事了?”

贾诩躬身行礼,坐下之后,才回答说道:“倒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属下观察了一番眼前的局势,想要来确认是不是接下来会有大动作?”

“你倒是消息灵通。”

王景没有隐瞒,直接说了后续可能会放开许多产业的技术封锁,比如纺织行业等轻工行业,这些行业的投资额度小,资金周转快,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因此特别适合初入行的人投资。

想要拉拢无利不起早的世家和豪族,让他们乖乖地从地主阶级转变成投资工商业产业的企业家和资本家,总得给些能看得见吃得着的甜头,否则很难调动他们的投资积极性。

总不能真的学董卓抡刀子抢吧?

杀人放火固然来钱快,可生产体系一旦遭到破坏,想要修复可就难如登天了。

王景的目标是问鼎天下,又不是爽一把就跑路的流寇,做事自然不能这么粗暴,所以开放部分产业,让世家和豪族参与进来大家一起分钱,这才是长久之道。

而纺织业这种下游企业,丢出去也无所谓,还能顺便盘活民间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王景的奇巧阁,只需要牢牢把控住机械制造,钢铁冶炼和雪盐等上游高端产业就好,毕竟这些才是利润的大头,还能通过这些上游产业,钳制产业链的下游。

这就等于是把加入进来的世家和豪族,都捆绑到自己的战车上,他们想要赚钱,就只能跟自己一条路走到黑,与旧有的士族体系彻底割裂。

贾诩早有所料,因此从王景这里得到答案之后,倒是没有多少意外的神色,反而思索了一番,提醒说道:“主公,如此布局,接下来恐怕就是要大兴土木,建造工坊了吧?”

王景点头:“没错,等相关产业开放之后,估计会迎来一波建筑高峰期。”

大量的世家和豪族拿钱投资生产领域,自然需要建设大量的工场,这就需要消耗海量的建筑材料。

贾诩心中有数,便对王景说道:“既然如此,属下立刻就下去安排生产了。”

“嗯,去吧,你办事我放心。”

虽然名为毒士,但贾诩本质上是个活得比较苟的谋士,如无必要,他很少干得罪人的事情。

王景相处下来之后,也看出来了,贾诩更倾向于成为文官,走文臣晋升的路线,而他也确实有宰相之才。

所以现在王景基本上都将很多内政事务交给他来处理,而贾诩也没让王景失望,在洛阳这个大后方,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屯田种植,所有的工作,无论如何千头万绪纷繁复杂,都被他按部就班,处理得井井有条,让王景得以从琐事中抽出身来,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离开卫将军府之后,贾诩就回去召集属官,还联系了将作大匠翟介,让他调整整个产业链,加快赶工弄一批建筑材料出来,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得知这是即将到来的大工程所急需之物,翟介立刻将麾下的劳工队,全部被派给了建筑组,专门生产建筑原料砖。

如今奇巧阁旗下,已经汇集了很多产业,其中就有建筑材料的生产企业。

后世的建筑,已经从砖瓦渐渐的转向使用钢筋水泥,但是眼下的汉末三国时期,烧制的粘土砖,才是最广泛经济的的材料。

甚至黏土砖都是高级材料了,乡下的茅草房,都是拿泥巴糊弄的,用牛屎做粘合剂,住着就很有味道。

在距离孟津港四里之外,翟介来到了一座看起来有些老旧的砖瓦场。

这是一个汉代典型的传统砖瓦场,有三座土圆窑,工人们从河滩上挖来湿润的黏土,然后在这里烧制成砖瓦,用来建造高档次的房屋。

据说原先是张让的产业,“充公”之后,就被王景从朝廷手里买了下来,经过改造,现在已经可以投入生产,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吊打所有同行。

砖瓦场周围,可以看见阴干的砖坯和许多“熟土”,它们被整整齐齐地堆放好。

烧制砖瓦的工序是相当烦琐的,首先要把生土开采出来,也就是不含有机质的粘土,将生土晒干、碾碎,加水之后再反复碾踏,做成熟土,再制成砖坯。

这还没完,砖坯不能直接入窑烧,水分太多的话会直接在窑里烧裂变形,所以还得阴干十天半月,阴干期间不能见太阳,不能有强风,更不能遇到寒冷。

所以常规情况下冬季是不能烧砖瓦的,只有阴干之后的砖坯才能入窑烧制。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翟介嫌土圆窑的生产效率太低,而且装窑需要熟练的老师傅才干得了,很难扩大规模,所以他就找了几个墨家门徒,一起研究和思考,如何改进生产工艺。

好在这里有大量现成的砖可用,可以放开了尝试,最后还真被他们找到了办法,数天前终于完成工程,在这里建造了一座新式轮窑。

轮窑,它是一种连续生产窑,可以同时装坯、出砖、清扫。窑由很多互相连通的室组成,如同一条环形的遂道,四周有许多窑门,所有的烟道都和窑中心的总烟道连接。

燃料则是从窑顶的加料孔加入的,技术上碾压了整个时代,生产效率的提升,更是让参与进来的老师傅们目瞪口呆,直呼受不了。

翟介等人的工作成果十分显著,显然将王景教给他们的物理学和化学等知识体系整合起来,如今都已经可以灵活地运用到生产和生活当中了。

整个轮窑的设计就十分高明,结合物理学与墨家机关术,成功将其工作的时候分为干燥、预热、煅烧和冷却四个工作带,缩减了大量中间环节。

而一个室的窑,第一室在出砖、第十六室已经在清扫,第十五室同时在装坯,接着第二室就刻意出砖,第一室进行清扫,第十六室内可以装坯了。

一旦点火就可以不间断的二十四时连续生产,在工作效率和热能利用上都是传统窑望尘莫及的。

一个普通的轮窑,一年可出砖瓦五千多万块,这个数字,让数学不太好的老师傅们算得头晕目眩,头皮发麻。

毕竟他们字都不认识几个,做活全凭经验,可人的产能怎么可能和机器相比?

技术革新之后,等待着他们的也许就是失业,好在翟介等人,也不是什么黑心资本家,墨家的墨者本就多出身工匠阶层,因此对待同一阶层的平民百姓还是十分和善的。

当初说好的奖金,该给的也都给了,还允许他们的子女进入墨学书院求学,并且还打算聘用他们参与黏土砖的改良,因此这些老师傅倒也不用担心从此失业,甚至他们因为收入增加,子女也有了盼头,反而一个个很是高兴,对王景的统治更加拥护。

翟介可没时间照顾这些老师傅的心情,他现在从贾诩那里接到生产任务之后,如今可谓是奉旨搬砖,忙得脚不沾地。

为了不浪费时间,在安装机械和建造轮窑的同时,翟介决定先把已经阴干的那些砖瓦坯都烧出来,不过土窑的砖坯装窑是个技术活,工人还是得先进行培训。(本章完) ', ' ')

最新小说: 我的能力太常见啦 异之理 女总裁的上门女婿 乌鸦给了我一双眼 恋爱攻略小竹马自我攻略 母子 重生只为傲娇青梅,谁管你系不系统的? 外科教父 够野 more,more,n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