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穿越之前,也曾因为好奇所以在互联网上一个名叫“穿越者联盟”的论坛组织里接触过不少相关方面的化学知识,如今凭着记忆,利用现有条件,成功将其中的一部分化工技术结合道门的炼丹秘术,成功将化学的生产复刻出来,并且投入实际运用之中。
而王景显然很明白先进的化肥技术在古代社会中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此前一直保密,就是为了先在自己的屯田时用来进行粮食增产,获取更大的优势。
至于推广的事情,则是延后到了现在。
郭嘉心情十分激动,向王景拱手说道:“主公,这化肥完全可以作为我军的一大王牌,有此王牌在手,霸业可期!”
乱世里,最重要的东西便是粮食,无粮不稳,有粮不慌!
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但得粮食者,才可以得民心。
…………
东郡,白马渡口。
只见码头上人来人往,最近兖州缺粮,正闹得人心惶惶。
“喂,听说了吗?昌邑城的粮铺都关门歇业了。”
“嘿,别提了,我们这也好不到哪里去,这才几天功夫,好家伙,粮价直接涨了三倍,再这样下去,谁吃得起啊?”
“今年又是天灾人祸不断,这世道真是越来越难熬了。”
“我听说啊,是因为祁侯大肆收地征粮,所以才导致粮价飞涨的。”
“对,这件事我也听说了,外面都在传!”
码头上,不少搬运工在歇气的时候,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聊起了兖州的局势。
因为许汜等人暗中造谣,王景在兖州的名声,开始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
他们这些兖州本地的世家豪族,成事或许不行,但是败事扯后腿的能力,那是一等一的强。
如今兖州甫经战乱,百废待兴。
许汜等人不思建设家乡,扶危济困,反而为了一己之私制造事端,不仅四处造谣,还妄图以动荡民心的手段来阻挠王景推行新政。
可惜底层百姓目不识丁,信息来源的渠道更是单一,因此根本无法得知事情的真相,反而听风就是雨,被许汜等人利用舆论的话语权来颠倒黑白。
现在兖州本地的百姓大多都只知道王景来了,新政刚刚推行,自己就连饭都吃不起了。
因此民间开始在有心人的驱使下,逐渐出现反对新政的声音,这股声音越来越大,已有烈火燎原的征兆。
直到来自洛阳的货船,大量抵达白马津。
“有船来了!”
原本还在抱怨粮价太高的码头工人,当即跑去接活。
然后他们就看傻眼了:“苍天在上,粮食!堆积如山的粮食!”
一麻袋一麻袋的粮食,被穿着粗布麻衣,身材壮硕的搬运工扛出船舱,然后用网装好少,再用木吊车吊到岸上的货车上,由岸边的工人进行堆放。
大量来自洛阳的粮食,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要知道,以前都是洛阳的人口太多,粮食不够吃,不得不用漕运的方式,由黄河两岸的州郡,向洛阳供应粮食,维持京师的正常运转。
如今怎么就反过来了?
洛阳的粮食不但能够自给自足,甚至已经多到可以用来出口兖州了吗?
这件事简直冲击兖州百姓的三观,毕竟以前都是兖州的粮食富裕,依靠黄河向洛阳输送,结果现在成了兖州粮食供给不足,朝廷得从洛阳调粮来反哺兖州了?
对此,家无余粮的百姓纷纷拍手叫好,可家中大搞囤积居奇,打算推高粮价的世家豪族可就傻眼了。
他们之前为了推高粮价,可是了不少代价去收购民间存粮的,这些可都是需要成本的!
许汜出身的江陵许氏便是大肆购粮的势力之一,许氏是荆州名门,但许白马渡口也有产业,其中几处仓库就囤积了海量的粮食,因此码头上运来了大量粮食的消息,很快就传入他的耳中。
不得已,许汜只能召集众人商议。
昌邑城,从事中郎府。
王彧来得最快,一进门就抓着许汜追问:“消息属实吗?”
许汜黑着脸,表情十分阴沉:“我亲自派人确认过,传闻所言非虚,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眼下消息暂时还未来记得传回昌邑,但这件事我们恐怕瞒不了多久。”
“这可如何是好?”
王彧急了,他实在想不明白,这好好的,这么就从洛阳运来了大批的粮食呢?
这特么不是要玩死他吗!
要知道为了囤粮惜售,他可是下了血本的,就等着喝王景谈判后把粮食在高价的位置上出售,赚取利润呢。
可若是粮价暴跌,那他就完了啊!
许汜和王彧皆愁眉不展,王景手中有大量粮食,这是他们此前完全没想到过的。
之后王楷、王肱、徐翕、毛晖四人也陆陆续续赶来,从许汜嘴里听说了此事,一个个顿时愁眉苦脸,心情郁闷。
原本大好的局面,他们还以为胜券在握,必然能够逼迫王景就范。
却没想到,王景轻描淡写地,就随手破了他们设下的死局。
徐翕最不服输,咬牙切齿道:“诸位,这其中会不会有诈?洛阳历来都要靠外部输入粮食才能维持巨量的消耗,何时有过把粮食运到别州售卖的先例啦?”
许汜闻言亦是凝眉细思:“你的意思是,这是王景故意制造的假象?”
徐翕目光恨恨地点了点头,心中早就认定了这就是事实:“我猜王景手中根本没有余粮,运来的粮食,估计只有最外面的一层是真粮食,内层则极有可能是用泥沙来进行伪装,用这种方式来吓唬吾等,让吾等自乱阵脚。”
王楷赞同了徐翕的说法:“合理的推测,我也认为王景在使诈!”
其他人在思考之后也都做出了相同的判断,对于洛阳的消息,他们其实所知甚少,尤其是屯田和化肥等项目的细节,王景一直对外保密,哪怕是北军内部知情者都极少,许汜这些外人就更不可能知晓了。
因此许汜和王彧对望了一眼,对此深以为然:“还真有这种可能,毕竟以常理而言,王景连续动兵,而洛阳人口众多,耕地却不足,根本不可能有多余的粮食供他挥霍。”
“那吾等接下来便按兵不动,以不变应万变好了。”
许汜笃定说道,他此时作为兖州众多名士的主心骨,十分享受这种受人瞩目,掌控和主导局势的感觉。
面对王景调配粮食的应对方式,许汜等人选择了坐视,昌邑城内,所有粮铺依旧关门。
其他郡县,粮价也依然居高不下。
他们这些人,是摆明了要和王景,和朝廷,和新政对抗到底。
昌邑城,州牧府。
王景解惑线报之后,冷冷一笑:“冥顽不灵,自寻死路。”
荀攸幽幽一叹:“唉,许汜此人素有国士之名,却不想目光竟也如此短浅,见利而忘义,实在是不堪造就。”
郭嘉却是姿态傲然,脸色挂着淡淡的笑意:“公达何必叹息,主公已给他们机会了,是他们自己不懂得珍惜,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啊。”
“既然给脸不要脸,那就不用理会他们了。奉孝,按照原定计划,开放常平仓,向百姓出售粮食吧。”
“属下明白。”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