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冯耀祖厚着脸皮说冯家逃难来香江以前,在老家就是开饭馆的,也没人能真去他老家考证。 何况冯记就算没有一百年历史,七八十年总是有的,有水分也不多。 于是冯耀祖这么一吹牛,名气还真起来了,然后他开始找人往蔡先生开专栏的报纸写信,这个夸冯记酒楼有多好吃多好吃,那个就写听说最近冯记酒楼很火,某道菜做得很不错,希望蔡先生能去尝尝鲜,点评点评。 冯耀祖一直等着他呢,特意提前给酒楼员工看过照片,所以蔡先生一上门,冯耀祖就收到了消息,以读者名义提出给蔡先生免单,再请求跟他合拍一张照片。 同意拍照时,蔡先生已经做好了冯耀祖把他们的合照挂在酒楼大厅的准备,自从写食评火了,他去酒楼餐厅吃饭被认出来,老板或者工作人员都会提出类似的要求。 但蔡先生没想到,他们的合照会上报纸,而且那些报道的中心内容都是他慕名而去,被冯记酒楼的食物折服,主动提出和酒楼老板合照。 看到这些报道,蔡先生自然是愤怒的,但他又有口难言。 你说冯记酒楼不是地道粤菜?也没有,冯家祖籍粤省,学的又是粤菜,香江又毗邻粤省,两地风味差不多。 蔡先生知道自己是中了算计,但他没有证据,且报道发行后冯耀祖上门道歉,他实在不好站出来拆人的台,只能自认倒霉。 但冯耀祖的目的早已达到,那一次营销中,冯记酒楼一炮而红。 因为尝到过营销的好处,发家后冯耀祖一直都很注重舆论,他和香江大大小小的报业公司都维持着良好的关系。 想让温月付出代价,冯耀祖觉得光打官司没用,毕竟温家比冯家有钱,他们能花钱请到金牌律师,温月肯定也可以。 所以他们想赢,就要想办法占据舆论优势。 不过温月会炒作,他也不差,而且他一直都很注意维持新闻界的人脉,想让这些报纸发布对他们家有利的新闻并不难。 于是转移到病房后,冯耀祖立刻打电话给家里佣人,让他们送来电话薄,对照着各报业主编的私人电话联系起来。 但等得知冯耀祖为什么联系他们后,一个个都激动了起来。 温月太有话题度了。 如今猜测被证实,温月这个大房独苗受到的关注度自然更高。 现在地下赌场都不开温月能不能继承温家的盘了,他们开的盘是温月几年能继承温家。不过越是有钱人对遗产分配越是谨慎,通常要到临死前才确定下来,所以这盘短期内估计出不了结果,所以下注的人不多。 但冯耀祖爆料的事温月仗势欺人……各报业主编瞬间来了兴趣,结束电话后纷纷联系旗下记者,让他们迅速赶往医院做采访。 …… 本来打算让系统把冯灿撞死人的证据寄给各报业,尽早曝光出来的温月,得知这消息后立刻改变了主意。 很显然,冯灿并不是一个没有污点的人,他身上背负着人命! 所以他觉得在他的这通操作下,哪怕昨晚冯灿有错,飙车,还故意假装要撞温月的车,有了温月让保镖打断他儿子腿的前提,他们依然能占据舆论优势。 舆论闹得越大,真相曝光后冯家受到的反噬也会越严重,到时候她能收割的吃瓜值也会越多。 还有五年前被冯灿撞死的死者家属,也可以联系一下。不过系统虽然可以根据冯灿的记忆,查到死者身份,但这些年冯灿根本没关注过死者家属,所以这些信息得另外找人查。 温月其实能自己处理这些事,因为家庭原因,她从小就比同龄人更独立,上高中后人生中所有重要的决定都是她自己做的,所以她很少去依赖别人。 虽然廉政公署成立的这二十多年里,打击贪污犯罪工作卓有成效,但这种事是很难杜绝的。 必 温月怕自己一个人不够,所以决定带上易淮,他们两个人的份量肯定比冯耀祖一个人重。 离开警署,温月又去法院,起诉冯灿故意杀人,并提交了行车记录仪录下的影像作为证据。 五年前被撞死的是一名中学生,当晚因为成绩下滑和父母发生争吵所以离家出走,又因为没地方去,才会在街上晃悠。 但最终警方因为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冯灿撞了人,根据疑罪从无的原则,在传唤时间结束后最终将他放了回去。 五年过去,死者父亲已经走出儿子去世的阴影,和妻子离婚重组了家庭,去年再次有了孩子。 虽然没有证据,但她像是认准了肇事者是冯灿,不知从哪知道他回来了,最近一直在跟踪他。 知道对方在医院附近,温月找系统要了一张照片,连同自己的电话号码一起放进信封,让保镖找了个小孩给她送去。 电话里,那位苦寻真相五年的母亲用颤抖的声音问:“你是谁?你为什么会有这张照片?” 对方一直在跟踪冯灿,自然知道温月是谁,没怎么犹豫便回答道:“要!” 余小英是个普通人, 但和普通人比起来,她这一生又不算寻常。 九龙城寨并不大,只有0026平方公里, 但拆毁前里面常住人口有五万多。这五万多人里, 多半有着并不光彩的过去, 或者直到拆毁前,仍游走在灰色地带,或者干脆就是帮派成员。 鸟窝里飞不出雄鹰,出生于九龙城寨的人也很难走出那里, 余小英很小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随着她一天天长大,这个认知也越发根深蒂固。 亲眼见到第一个女同学被迫成为妓女后很长一段时间里, 余小英都处于恐慌中,她很怕自己会步上对方后尘。 虽然很难, 但他们依然盼着孩子能走出去,为此他们会想方设法将孩子送出城寨上学。 余小英一路读到了高中,本来有机会上大学,但高考前夕父亲去世,家里少了个重要劳动力,母亲一个人的收入无力支持她继续念下去。 好在那时候高中生也不多,余小英又很努力,很快在一家贸易公司找到了一份打字员工作。 她也终于能将年迈的母亲从城寨里接出来,成为了少有的飞出城寨的雄鹰。 谈了两年恋爱,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结婚次年有了儿子,第三年供了楼。 余小英在城寨长大,见多了走上歧路的人,很担心儿子未来成为这样的人,于是对他越管越严。 她非常生气,和助理说了声便出了公司,开着车去儿子常去的游戏厅找他,直到晚上八点多才找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