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尽管如此,孔子依旧费尽心力的为鲁国操持。 他和三桓斗的有来有回。 可好景不长,内忧没有除掉的同时外患又来了。 齐景公深知不可让孔子久居鲁国朝堂。 否则鲁国迟早要重新强盛起来。 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 堕三都失败的次年,齐景公给鲁国送了八十名美女。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美人计,意图也未免太过明显了。 然而就是这么简单的计策,却是十分的奏效。 鲁国国君鲁定公和鲁国执政、季孙氏宗主季桓子都是贪恋美色之人。 二人流连于温柔乡中难以自拔,甚至长时间不理朝政。 孔子屡次劝谏二人都以失败而告终,对此孔子是十分失望。 子路劝孔子,鲁国君臣都是如此之人,不如离开鲁国。 天大地大,总有一个国家会重用老师您的。 孔子对鲁定公还有最后一丝幻想。 当时时值鲁国祭祀,孔子想要看看鲁定公会是什么反应。 按照规矩,祭祀之后要将肉分给朝中士大夫。 可孔子左等右等,祭祀都结束好几天了就是不见鲁定公给他送肉来。 这下孔子明白了鲁定公的意思,留下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后便带着弟子们离开了鲁国。 或许有人会奇怪,不就是一块肉么?至于因此辞官不做? 孔子也不是那种贪图口腹之欲的人吧? 殊不知这并不是一块普通的肉。 祭祀后的肉送给士大夫,就代表着国君的重视之意。 越是被重用的士大夫,分得的肉也就越多。 孔子并不是气愤于没有分得肉,而是对鲁定公这种过河拆桥的做法感到十分的心寒。 既然鲁定公都打定主意不再重用孔子,那孔子还有什么必要强留在鲁国? 其实这也是三桓的想法,为的就是把孔子逼走。 任小天微微摇头道:“三桓的存在的确对鲁国王权是一种严重的威胁。 然而三桓存在那么多年,也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无论是地盘、军队还是人口,他们都不弱于鲁国王室。 孔夫子您想要用堕三都的办法来一点一点蚕食他们的势力,怕是有些想当然了。 除非.....” 孔子下意识追问道:“除非什么?” 任小天叹了口气说道:“除非是以绝对的兵力优势碾压三桓,一鼓作气将他们彻底消灭。 然而以鲁国的能力,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 最关键的是,鲁国内战也不是孔夫子你想要看到的吧?” 孔子面色复杂的点了点头。 他一生主张为政以德,以礼和仁来治理国家。 对于武力征伐和扩张,他一向是不赞成的。 更何况这是鲁国内部的事务。 赵祯说道:“其实朕倒是有个办法。” 任小天乐道:“什么办法?” “朕可以出兵相助...” 任小天听了一句就连连摆手:“我不是刚说完嘛,孔夫子是不想看到鲁国内部妄动刀兵造成黎民死伤的。” 赵祯呵呵笑道:“朕不是说要去打三桓,而是围而不攻。 在绝对的兵力优势面前,哪怕是三桓也能知晓其中差距吧? 到时候他们必定不攻自溃。 又何谈妄动刀兵呢?” 众所周知纵观整个宋朝,就属宋仁宗赵祯在位时期兵力最多。 甚至一度达到了一百二十余万的规模。 当然了,这里边大部分都是冗兵。 可就算是裁撤一半,那也还有六十万呢。 要知道鲁国鼎盛时期全国人口也不过八十万而已。 更别说宋朝的武器装备要远胜春秋时期。 这么大的优势足以弥补宋兵战斗力不足的缺陷了。 任小天失笑道:“嘿,你这倒还真是个不错的办法啊。” 赵匡胤蹙眉斥责道:“赵祯,莫要胡闹。 你可知调动如此大规模的军队需要多少粮草辎重么? 围城至少也要月余的功夫。 百万人吃穿用度,难道都要让大宋百姓为此支出?” 说罢他还斜了一眼鲁定公。 若是去支援其他皇帝,说不定他还同意了。 可鲁定公么... 先不说他皇帝当的怎么样。 就说以鲁国的国力,投入和回报比也太低了些。 就算有孔子的面子在,赵匡胤仍旧觉得这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任小天拽了拽赵祯低声说道:“老赵说的有道理。 鲁国内部的事情,为什么要花费大宋百姓的血汗?” 赵祯迟疑道:“可孔圣...” 任小天打断道:“孔夫子是孔夫子,鲁国是鲁国。 你帮鲁国平定了三桓,鲁定公也未必就能承孔夫子的情。 再说了,你觉得以鲁定公在位时期的表现,值得你这么兴师动众的去帮他吗?” 鲁定公脸色赤红。 显然是听到了任小天对他的评价了。 可他已经从秦始皇处知晓任小天以及众人的来历。 就算他心里再不乐意,也不敢公然站出来反驳任小天。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毕竟这里随便拉出一个王朝来都能吊打鲁国。 就算是宋朝这种被冠以弱宋的王朝也不例外。 碰上几乎不堪一击的鲁国,怕是秦桧都会化身强硬的主战派吧。 赵祯长叹道:“先生说的是,是朕着相了。” “如果你想要结束春秋战国乱世,一统天下的话,我肯定不会反对。 可若只是因为这点小事出兵,我觉得大可不必。” 赵祯赶忙摇头。 他现在连北方的辽国都还没解决呢,哪有功夫去统一春秋的江山啊。 孔子这会也想开了,他笑道:“小学生莫要为丘担心。 就算不在鲁国为官,天下之大丘何处去不得? 丘相信总会有一个国君能够认可丘之所求的。” 任小天尴尬的抓了抓脸道:“这个......好像还真没有。” 孔子大惊道:“啊?!” 任小天摇头说道:“事实上在与三桓斗争失败离开鲁国之后。 孔夫子您先后去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国家。 他们的国君或是对您以礼相待、或是对您嗤之以鼻。 可不管如何,他们都对您传播的思想持有无视或者反对的态度。 历经十四年的漂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接受您的思想。 无奈之下您只能回到鲁国,专心传道授业直至去世为止。” 孔子苦涩一笑,也不知他内心在想些什么。喜欢我的餐馆通古代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的餐馆通古代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