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发了管事,凤二奶奶便往俪仙屋里来。俪仙那丫头香蕊正要打院门出去,老远瞧见凤二奶奶的声音,忙就掉身往回跑去告诉。 凤二奶奶一眼看出她是装病,偏又不好拆穿,只在床沿上坐下窥她面色,“大嫂是伤风还是中了暑热?请大夫瞧过没有?” “这能费多少钱?”凤二奶奶讪着笑一笑。 反说得凤二奶奶不好意思,可如今就是再不好意思,也得后起脸皮,“现在这情形,我本不应和大嫂开口,可实在没办法,你兄弟现还押在衙门里,如今我也不求他能干干净净脱身,只求不要他去担那主使的罪名,保 俪仙拿掉额上的巾子坐起来,“不是我不肯借,你大哥不在家,这样大的事我岂敢轻易做主?你大哥收到信必定是要回来的,你别急,等他回来,借不借的全在他。” 退一步说,就算他肯,她这里也是一万个不答应,到时候再和他大闹,眼下先借他的名头打发了凤二奶奶。 当下凤陆两家各自苦寻门路,那陆家不知哪里听说曲中有位叫秦莺的姑娘结识了许多权贵,因近来倚靠无门,只得死马当作活马医,打发了一位姓万的官家寻到那秦家去。 这万管家皱起眉道:“听说这池家与凤家是姻亲,难道兆大爷会放着亲戚不帮,来帮我们?” 万管家忙站起来,将一包银子搁在桌上,“这是请姑娘说话的酬谢。只要那位兆大爷肯答应,小的主人情愿以五千两花银相送,事成后,再奉上五千。” 打发了人去后,秦家妈抱着银子登登登跑上楼,一看玉娇并池镜在榻上吃茶,便将银子搁在炕桌上朝池镜直笑,“三爷真是料事如神,说这陆家会送钱来,果然就送钱来了。” 玉娇看也没看那银子,只叫秦家妈收下去,扭头对池镜道笑道:“那又不是给我的,人是孝敬大爷的。” 玉娇笑乜一眼,“谁是你大嫂?你大嫂在家呢。”看他要走,又问:“玉漏近来可好?” 这是天长日久,脾气忍得住一时忍不住一世,玉娇笑着站起来送他,“我们连家,除了我娘就是她,不过她多半是问一问,要知道钱花去了哪里,倒不抠搜。你们这样使钱不看数目的人,倒需得她这样的人管一管才好。” 玉娇跟在他后头,眼睛盯着一级一级的木梯子,忽然心不在焉地问了句,“要是这回你大哥给官场拿住,会怎么样?” 玉娇倒也相信了,“你大哥——我也不想要他死。” 玉娇没说什么,望着他去后,吩咐丫头把门楔上 ,回身进屋吃茶。那茶也不知搁了几时,秦家妈出来,看见她吃那茶,忙夺了去,“三爷来前就瀹的这茶,苦的要死你还吃。别吃了,我叫丫头另沏一碗来。” 她不觉得苦,一口一口抿着出神。以为经过小夏裁缝那一遭,心早就冷透了,想不到却给兆林又焐得热了点。她知道这样不好,要是玉漏晓得,一定骂她蠢,好像给男人骗不够。想到这里,连自己也有些看不起自己。兆林虽然一向和她实话实说,可到底是个滥情的人,他的心连他自己也说不准,她又怎么才猜得到?她不得不迫着自己把心肠硬起来。 秦家妈接过嘴去,“相思病。”嗔兆林向她看,她便嗔了玉娇一眼,“你昨日没来。” 玉娇抬头白了他一眼,“谁等你?你爱来就来,爱走就走,我几时拦过你?” 玉娇看他,他也看她,两个人皆有些没奈何地笑了。 心里是想硬着心肠来狠劝他几 兆林在家也听说了这桩官司,原没大留心,还是前两日听翠华说,老太太晓得刑部的张大人在问后,便懒得管这事了。老太太到底是妇人家,听见刑部过问就吓住了。这有什么,南直隶的刑部尚书又不比京城的刑部尚书,何况他马上就是晟王的舅兄了,南京官场上谁不卖他点面子? “妈听那万管家说,他们家愿意出万两白银。好像他们家有钱,不过不是南京本地人氏,是前几年迁居到南京来的,在官场上门路不熟。原本和那位凤二爷打交道,就是想借他的关系认识些人,谁承想关系没攀上,倒惹出这样大的祸来。” 兆林没所谓地笑着,“是有这回事,那凤二爷是我们家二 “连你们老太太都懒得理,你还理它做什么?” 玉娇默了默,“这到底是人命官司,你就不怕惹祸?” 玉娇没好再说什么,轻微挣开了他站起来,走到前头去,倚着隔扇门吹风。 玉娇默然片刻,笑道:“我租这里的房子,原是为做生意便宜,何况我们这样的人家,本就是人来人往的,有什么清静可图?” “往后?”玉娇轻轻笑起来,有些鄙薄的神色,“连你自己也说,你这颗心你自己也管不住,往后又恋上谁说都说不定。我把往后的日子全寄托在你身上,岂不是闭着眼往南墙上撞?” 她笑着没讲话,也看自己的手,给他不轻不重地揉着,后来索性整个包裹在他的手里。她有些奇异的复活似的感觉。 这味道有些变了,不像最初在他身上嗅到的那样浓艳,难道他又换了个女人?男人在风月场中本来就是玩,没定性也是常事,可这一个仿佛不大一样,这两日他和她走动得有些频繁,也许是正新鲜的缘故? 小书房里这两张椅子很宽,她可以把腿缩在上头。上半截身子向窗户上扭着,回头看了他一眼,“随你高兴。”其实根本没听见他在说什么。 什么事?玉漏复扭头看他,他将送子观音朝她眼前递一递,她才回过神来,“那就摆几日吧,横竖四妹妹这会又不急着要。不过是人家送给她的,怕她不高兴,你去问问她的意思。” 玉漏点头答应,又向窗外望去了,手里心不在焉地打着扇子。 她眼梢的余光扫到池镜脸上去,犹犹豫豫的很想问他外头那个女人的事,又怕他以为她吃醋。做正室这点是忌讳,就与身份无关,在她心里也是个忌讳。 “嗯。”池镜点头,劈手抢了她扇子给自己扇风,“这时候咱们家风头太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免得给朝中有心人拿来做文章。” 反而给他拿着个错子,冠冕堂皇道:“你是平头百姓家里出身的姑娘,不该说这话,难道那个给打死的货郎就不可怜?” “我懒得去拿。”他的折扇就搁在书案上,连这几步也懒得走。 她丢给他,夺回自己的纨扇,“用女人的东西,不害臊。” 他偶尔反省自己变得太快,但可幸是她,竟然随他一起变化着。一点点微妙的变动,又楔合进他心里去了,谁也不曾落后谁一步。 次日一早打发池镜出门后,玉漏在那边暖阁里坐着吃茶,见翡儿在跟前晃来晃去,好像有话要说的样子,便藉故支开了丁香,问她什么事。 玉漏不觉意外,默了须臾,反笑起来,“你哥哥就没近前去给三爷请个安?” 这倒不必要,玉漏澹然道:“也没什么稀奇的,男人嚜,免不了的事。”“那户人家姓秦,姑娘叫秦莺,哥哥去打听了,说是从前曲中没有这么号人物,是后来打镇江府搬来的,到了南京,一向是给人包着,从不做旁人的生意。” “这个不清楚,不过我哥哥打听得清楚,包她的人,是咱们家兆大爷。” 难不成是兆林托池镜到秦家去替他取送什么东西?没得扯淡,他手底下又不是没有使唤的小厮。或者是有什么秘事托池镜去办?这就更是胡扯了,他们兄弟就是在家碰着了也说不上几句话,兆林怎会托他? 一面拿着包银,一面又背着包她的人私底下迎待别的客人,就为了多赚些银两。想来这个秦莺姑娘也是这样,恐怕有些本事,能做咱们家两位爷的生意,就是不知道兆大爷和咱们三爷知不知道这事。” 她想着下晌池镜回来,该要和他理论理论这事,可真等到下晌,人还没归家,她就变了个主意。要直接了当说他给人骗了,他也许会疑心她是因为吃醋诋毁别的女人。或者他根本就是心甘情愿给人骗,他这么聪明,会看不出来?反倒弄得自己难堪,从前翠华劝兆林那些话,兆林不是也没一句听进去的?人家反看她可怜好笑。 就是这样!她打定了主意,一面又告诉自己,都是为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