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池家,池家有池家的规矩,出了错,就得罚。” 玉漏笑笑,把裙子提着,腿架到另一条腿上去,“原来是为这点小事,丁香说得也不错,犯了规矩就得罚,谁也不能乱了规矩。今日饶了你,明日都粗心大意净出岔子,罚不罚她们呢?” 要指望得他热眼相待,也多半指望不上了,玉漏更难指望! 因此一气之下便赌气道:“我连个茶叶也分不清,索性也不在你们家当差了,我这就回去!” 言讫便打帘子出来,免得珍娘后悔之下又求着不走,趁势再到老太太跟前去表表“孝心”。虽然只定她服侍早上,可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只怕老太太也是这样想。 往老太太那边去,途经满园黄昏,日头一落,风虽微凉,也有三三两两的仆妇在外头闲逛。玉漏迎面看见毓秀,也不知怎的,忙闪身在那芭蕉树底下避着,让了她过去。 她年轻的时候也当过一阵家,不过是老太太怕人家说她讨了媳妇还独揽大权,所以叫她管了一阵。后来自然是百般挑错,渐渐又不叫她管了,再后来她又添了病,更使她终日“赋闲”。 跟前那媳妇还未说什么,毓秀便搭着腔进去,“太太何不叫大奶奶二奶奶多分担些,免得自己累垮了身子,您的身子本来就不大好。” 毓秀因见屋里没了人,神色不免露出丝担忧,“兆大爷的伤还没好?”自兆林挨了打,她去瞧过一回,一来是忙,二来也不敢多去,怕人看出什么端倪。 毓秀那笑脸上浮起丝哀怨,“大奶奶管他他都不听,怎么肯听我一个丫头的话?” 毓秀抿着嘴摇头,“还是说不好。” 拖着不好,还是拖着不死?她就是为等着老太太死,自己才久病不死。不然不甘心,一定要熬到出头,哪怕就一天呢,也是胜利。何况她觉得身上好了许多了,愈发认定从前的病是给老太太压迫出来的,只要熬过了老太太,没准她从此也能长命百岁。如此思想,便有大病初愈似的松快。 越到此刻,越叫人有种等不得的急迫。桂太太脸上渐渐冷透,带着点狠意扭头看着她。到底是“久病成良医”的人,对药理比常人稍懂,“你说得不错,我看过聂太医开的方,用了一味人参,一味黄芪。依我看,人参黄芪都是大补,老太太不一定受得住,如今是你亲管着给老太太煎药,索性把人参黄芪这两味弃掉不用。” 毓秀本有些犹豫,架不住桂太太一笑,“等日后老太太归了西,你就到我跟前来服侍,还是府里一等一的执事大丫头。你那男人,我就支他去管田庄上的事,他不在跟前,你也自在些。” 不想此去,兆林不在家,也不知往哪里去了,翠华也是自忙得不得空理他。据说是新恋上了个粉头,正是兴兴头头的时候,硬扛着身上的伤也要往人院中去。毓秀白走一趟,只得留下来和翠华说话。 老太太这院倒清静下来,没人再往这头来回事,病的消息也没往外传,一时也无亲友来探望。只三个小丫头坐在廊庑底下说话,因背身在吴王靠上,没看见玉漏打那前厅上进来,仍自顾自悄悄唧唧地在议论。 那个愁道:“咱们老太太也算高寿了。只是不知她老人家一归西,这满院的人又如何处?是调去别处当差呢,还是打发了去?” 这个又安慰,“也不见得就要裁夺人,等老太太的事一出来,哪里不用人?还要到二府四府去借人手呢!” 玉漏悄悄听下来,可见老太太样子装得像,连这院里的人都当她要死了,心想她也得做得可信些才好。 “姑太太刚回去,现是燕太太。” “我一时也不睡,就过来瞧瞧。”玉漏近前来笑道:“我年轻不怕熬,太太早回去歇着吧,这里我守着。” 她正巴不得早走,面上功夫也少不得要做,“你们小夫妻,又成婚没多久,还是你回去歇着,我在这里服侍。服侍老太太是我的本分,做媳妇的这时候用不上,还等什么时候?” 也不知两人在先前在说什么,不过见老太太这神色,显然是不爱和她多说话。玉漏便催请着燕太 早上脸色要好些。” 玉漏听她那气明明吹得很足,心下好笑,嘴里却细若蚊蚋地嗔怪,“老太太总说这样的丧气话,哪里好得快,病人最忌讳说这些,快不要说了。” 不由得就冷哼了声,“将死之人,还怕什么忌讳?人家还忌讳我死不了呢。你知道你太太才刚和我说什么?绕来绕去半日我才听出来,原来是打我那间库的主意,想叫我拿出点什么来贴给芦笙将来做嫁妆!她倒会想哩!” 她只好笑道:“做亲娘的嚜——” 就只玉漏和池镜两口子还好,一个虽在跟前服侍,却不多话。一个按部就班在外头读书,每日到跟前来说笑几句,像是成心哄着她舒心。这才像是认真伺候病人的。 玉漏笑道:“要我们看什么?将来老太太果然西去,我们夫妻还不是靠着老爷?老爷常说,自己有出息才是正经,老太太也是知道的,他早替三爷打算好了,将来不靠朝廷荫封,科考入仕,否则要他这样日日辛苦读书做什么?” 玉漏一面去查检窗户,一面轻描淡写道:“不该她当值吧。我来的时候在园子里瞧见了她 ,像是往桂太太屋里去,估摸着太太叫她去问您的病。” 本来毓秀也是个警觉之人,可一颗心留意老太太还不够,也就不曾留心玉漏。更兼心里存着桂太太交代的话,一连两日心里都有些七上八下鹘突乱动,总拿不定主意,就怕猛地弃掉老太太两味药,日间元气大失丢了性命,就成了人命官司。 那小丫头忙福身道:“奶奶放心,每日早起的药都是新换的,只午晌和下晌那两顿是紧着早上的再添水煎。” 那小丫头又福身,“这个奶奶也放心,毓秀姐姐每日都盯着呢。” 池镜惊诧于她的细心,从床上坐起来,“你连这个都留意得到?”接了拿壶倒在盅里看了一会,笑着摇头,“我闻着都是一样。” 池镜觉得这话有骂他眼瞎的嫌疑,抬头瞪她一会,又笑着点头,“你厉害好了吧?什么能逃得过你的眼睛去?” 玉漏听出这话意有所指,斜飞一眼,往榻前走去,“我又不是大罗神仙,有不知道的事有什么奇怪的?你这话说得才怪呢。” 玉漏看见他嘴皮子在动,料定是在骂她,八成是看出她心眼多,为这个在骂。便在那榻上把脖子一歪,笑道:“其实我也没看出这药到底对不对,只是那天我看见毓秀往桂太太房里去,我怕她们私底下商议什么事,想着多个心眼总是好的,前头桂太太就在这药上下了功夫。” 那可不见得,人都说女人太聪明了也不好,男人都喜欢笨一点的。玉漏心想着,嘴巴微微噘起来瞟他一眼,“你可别这么说我,我没你想得那样机灵。” “做什么?”玉漏惊了下,抬着手背拂脸,眼皮倏抬倏垂地看他两眼,脸上仿佛憋着点笑。 玉漏给他看得脸上发热,略别开了眼,“要服侍老太太睡下。” 那气吹得从耳朵里痒到心里去,玉漏便推了推他,“别闹了,趁下晌没事,你快去问问聂太医。” 往聂太医家一问,那聂太医一看药就说不对,尝了一口后道:“里头少了一味人参,一味黄芪,是这方子的主药。” 池镜笑着摇头,“我这大伯母真是胆小,作恶也难成气候,怪道老太太这些年一直不叫她当家。即要害人,就得下得去手,这样不痛不痒的,不知几时才能要人的命。” 她觉得是因为月信将至的缘故,否则脑子里怎么也想起那档子事?嘴里还在替桂太太辩解,“她是因为不晓得 池镜歪着瞟她一眼,又将脸歪回去,由怀里摸出个小纸包放在炕桌上,两个手指头朝她推去,“我这里有包砒霜,” 要药死老太太!像他干得出来的事。她连问也没敢问,惊得说不出话。 玉漏仍睁圆了眼不则一言,他又向炕桌欠了欠身,“你放心,这药吃不进老太太嘴里,那跟前不是有你看着?何况老太太自己也留着心眼呢。” 玉漏想着还是犹豫,“那桂太太和毓秀岂不要吃官司了?万一到时候官府来查对,把你查出来——” 她听了这话心便一跳,觉得危险。 “那老太太会怎么处置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