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他均匀的呼吸声,看着他略带疲惫却依然俊朗的睡颜,姜双双没忍心喊醒他。
听林鹿说,南城的改建项目麻烦事一堆,连她爸这个隔了几道弯的外包商一回家都倒头就睡,何况是景泗这个掌控全局的总负责人。
没关系,距离她离开还有一段时间,坚持下去她一定能弄清真相。
第三天,姜双双和景泗不约而同睡着。半夜姜双双做噩梦,差点一脚给景泗踹下床,好在力气小人没真掉下去。
她醒了,景泗却睡得很沉,那一脚也没能让他睁开眼。
姜双双侧身躺着,静静观察他,忽然意识到时间过得好快,他们俩从一开始的陌生人,竟然变成现在这样,深夜同床共枕。
就是从今晚开始,一起睡在主卧好像成了她和景泗的默契,次卧仍是粉粉的。她没赶人,反正知道赶也赶不走。
其实她有一点贪恋这一刻的感觉,他们像一对真正的恋人,普普通通守着彼此,两个人靠得很近,两颗心只有不到半米的距离。
这样的日子还能持续多久?
虽然只有一点点,姜双双已经开始后悔答应交流访问了,三个月很短,却占了一年的四分之一。
而她和景泗的协议只有一年。
第四天,两个人似乎都察觉到留给他们相处的时间已经不多,不约而同努力保持清醒。
姜双双兴致勃勃,准备了大量问题,坚信今晚一定能成功挖到真相,结果景泗又被一通电话喊去开视频会议。
要不是sherry怕老板猝死,偷偷发来信息提醒姜双双注意她老公的身体,她甚至不知道,他是真的忙得不可开交。
之所以每天还能回来陪她聊天,满足她旺盛的好奇心,完全是靠白天极限的自我压榨,连一日三餐都在开会的同时解决。
这下姜双双是真的在后悔了,早知道就不答应去访问交流,或者想办法推到一年后也好。她现在觉得,一年好短,三个月好长。
在这种走还是不走的纠结中,周五悄然来临。
看着早早等在校门外的景泗,姜双双知道他肯定又加班加点一天,才能在所有人都忙疯的情况下合理抽身。
“你到底想带我去哪里,问了这么多次都不说,神神秘秘。”
景泗笑而不语:“上车,马上你就知道了。”
姜双双好奇心被高高吊起,一路上胡思乱想,直到窗外的景色变得越来越熟悉,她确定了,这里是正在火热改建中的南城。
不久后,星空灰跑车停在森林公园外,姜双双下车时,橘黄色的路灯亮起,和天边最后一片绯云遥相呼应。
天色将暗未暗,她对景泗的心意将明未明。
景泗在她脸前挥手:“在想什么?过几天你就要走了,想提前带你看一下我的工作进展。”
姜双双的手被他自然而然牵起,本来想说的“我又不是你上司,干嘛特意带我看”,一下忘到了九霄云外。
她嘴角压不住笑意。
看吧,看工作进展也好,看什么都好,她想一直这样被他牵着手走来走去。这样看起来,他们就更像一对普普通通的小情侣了。
两人牵手在公园里逛了一圈,姜双双才发现,里面早不是曾经那样略带荒凉感。
老树和坑坑洼洼的小道被精心修缮过,沿着主路开起长长一条美食街,热热闹闹游人如织,比春日宴时还要繁华有人气。
“景先生,谢谢你留下这里,林鹿要是来了肯定会高兴到哭。”她也特别高兴,因为想到发布会那段隔空告白,这里同样有她最珍贵的回忆。
哪怕一年到期,他们各自归位,曾经留下的美好回忆也不会被轻易抹去。
“饿了吧,去那边先吃点东西。”景泗牵着她穿过人群,走到美食街一角新开的一家店。
店面不大,里头不断有诱人的香气飘出,以至于哪怕外面等餐的队伍已经很长,还是源源不断有人加入其中。
“居然是这家店。”姜双双很快认出来,这是婚礼当天,景泗带她去过的那家做辣很不错的私房菜馆。
景泗见她还记得,笑着解释:“那家店的老板小时候就住这旁边的平房,后来拆迁才有了本钱,自己开了店,听说公园被保留下来,一激动就跑来开分店了。”
姜双双没想到还有这种巧合,等稍后看到一把年纪的老板和老板娘夫妇亲自掌勺,两人有说有笑,连周围弥漫的油烟都染上幸福的味道。
这就是两个人相伴到老的感觉吗,她心里涌起一种难言的甜蜜和温馨。
景泗领她往前走,姜双双赶紧扯他一下,小声说:“虽然你和老板认识,但这么多人在等,咱们直接进去不太好吧。”
“放心,提前几天预约了位置,不会让你遇到这种尴尬。”景泗抬手,姜双双看到他拿着一个写有数字“1”的号码牌,开心笑起来。
两人在等餐游人艳羡的目光中走进小店,隐约还能听见队伍末尾有个女孩子责怪她男朋友:“你看看人家男朋友,多细心多体贴,再看看你。我上周就说要来吃,你就不会提前预约?也不知道还要等多久,饿死我了。”
姜双双偷笑,小拇指在景泗掌心轻轻挠了两下,小声说:“谢谢景先生,这么细心这么体贴。”
景泗握紧她的手,不让她继续作怪,唇角却高高翘起,好心情溢于言表。
姜双双这次特意点了和上次一模一样的菜式,像是一种纪念,纪念她和景泗相识满——她在心里来回算了好几遍,意外发现,竟然是整一百天。
原来这就是景泗拉着她跑来庆祝的原因?
同样的美食,同样的美男,姜双双这次全程在傻笑,倒是因为不小心咬到辣椒,辣出几滴眼泪来。
吃过饭,两人牵手散步。
姜双双仰头看星星,一颗一颗漫无目的地数,数到一百,想到今天是她和景泗闪婚百天纪念,傻笑起来。
景泗却主动聊起小时候。
“那是小学毕业的暑假,我报名参加了一个国外的夏令营,当时因为行程变动,我提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