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深渊集 > 第446章 词墙会议

第446章 词墙会议(1 / 1)

通识纪元·第一百三十七日·共义塔北书厅 【一】初会之日 晨光映照共义塔,照不穿塔北厅那片被称为“词墙”的石面。 那是一面无字之墙。上书三字: “词墙后。” 它由镜礼亲自所刻,设立之初,便宣告共义塔内存在一个“听不见的制度影子”。 而今日,共义塔将首次开启“词墙会议”——让那些制度之外的表达者,亲自说出他们的语言、困境与主张。 七位异语族代表,五位共义三频使者,三位塔律主席官,词隐、词裁、观议官共三十二人——这是共义塔史上最复杂、最紧张的公开议会。 【二】七语席 会议设“多元语言平权讨论席”,分七席: 梦火裔(燃线语)——代表:阿璃诺(祖)、姒然(辅) 盘句语族(绦语)——代表:盼石 南焚族(燃纹触语)——代表:那瓦·忆灰 西海回象语族(镜语)——代表:镜礼 北域咏思人(节律长音语)——代表:桑歌者·勒罕 海东沉音族(水模语)——代表:苏离如 西漠梦墙族(梦语)——代表:斐如意 这些人代表了整个大世界语言系统的“非中心结构”。 共义塔本为“语之中枢”,如今却要首次听取“词之外音”。 【三】开席词 主持人:沈茉凌,身着素色主议礼袍,站立塔北厅之中央,石灯未燃,仅靠自然晨光照面。她神色沉稳,声音缓慢: “今日设‘词墙议会’,非为审判,亦非裁断。 是为倾听。倾听制度未曾听见之声。 倾听文明在结构之外仍活着的语言。 也倾听我们制度本身该如何改变。” 她举起手中一张塔法残页: “这上面记载的是‘表达必须归序,才能存义’。” “我想问:归序之前,它是否已然有义?” 全厅寂静。 她落座,第一案由镜礼引入。 【四】镜语先声 镜礼未着词隐制袍,而是以西海简衣自处。她抬手,将一块椭圆水晶放于石案中央。 “镜语之意,不以音表,不以字明,而以象。” “我今演一镜,若有人可对其意,便知镜语是否能‘表达’。” 水晶投影而出,一段缓缓流动的倒影图像,似人背影缓行,又如舟夜独泊。随时间而缓缓转色,金橙转墨蓝。 弥骁低声道:“我看到了一种‘归途’。” 姒然抬头:“我觉得像……‘静止的思念’。” 盼石则答:“它像我母亲死后我坐的那口井。所有声音都落进去了,却没人听得见。” 镜礼没有评断,只轻声道: “你们看到的不同,但你们都看见了。那,就是表达。” 魏殊闭目:“若表达可被百人百解,如何归义?如何立法?” 镜礼答:“表达不是为了法,是为了人。” 【五】律之挑战 魏殊起身,重声道: “表达若无可规结构,将无法审核、记录、确认、维权、诉讼,亦无法统一。” “塔不是耳。塔是笔。不能记录的声音,不是塔的职责。” 他话锋一转: “若今日可议火语、镜语、梦语,明日是否也可议笑、哭、触、梦中之言?” “你若承其为法,谁来保‘真言’之重?” 盼石答: “你听得懂的,不一定是真的。我们听得懂的,不也是真的吗?” 魏殊沉声:“制度不能为万象设道。制度只为可证之言设法。” 这时,词隐阁中一位年迈官员缓缓站起,他是旧礼记师、名为江观兮,九十一岁: “制度不能为万象设道,但万象若连制度之门都叩不开,这制度是否还是天下共义?” 全厅第一次,有人鼓掌。 — 【六】七族之言 会议进入第二环节,由七语席代表分别提交表达存续请求。 1. 梦火裔(阿璃诺) 阿璃诺并不发言,而是从袖中取出一截燃尽之炭绳,轻轻放于石台上。姒然代言: “我们不求你们理解火,但求你们让火存在。” “我们族语不重复、不归档,只传一代;你们说它不合逻辑,那你们可知,我们用这绳送别亲人,用灰痕写诗。我们所说的,不是言,是余温。” 2. 盘句族(盼石) 盼石展开一卷编绦,递出三节绦义文: 第一节:族谱绦 第二节:争议议程译本 第三节:请存位布告 他说: “我们愿意在‘结构辅助观察框架’内提交材料,也愿意接受‘译义陪审’。 但我们不接受‘结构不明即为非法’这一逻辑。 语言若因难译即被排斥,那你们不是在建制度,是在建塔牢。” 3. 南焚族(那瓦·忆灰) 忆灰身高近丈,肩骨刺出,语声如火裂。她只说一句: “你们用笔立法,我们用伤疤说话。你若看不见疤,就不该说我们没话。”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4. 海东沉音族(苏离如) 她带来一只水纹仪器,内嵌微声膜,可感触水语。 “我们语言只能在水中传达,无法被音器完整记录,但那是千年来我们对长生者的祈语、对婴儿的命名、对海祠的颂词。” “我们不求记录,只求一‘水频’之设,存其声影。” 5. 镜语族(镜礼) 她无新词,仅将前一段影语再次放大,让整个会厅都被投影覆盖。 其内出现一个“影中人”缓缓举手,光影波动间,影中人张口,却无声。 镜礼语音如水:“你看到他张口了吗?那是表达。你未听见他之声,那不是他的错,是我们未做出听的法。” 6. 梦墙族(斐如意) 他献上“梦墙灰砂”,其上残留三层涂痕,象征三梦层次。 “梦语不属清醒系统,但我们族人有千年梦文记录法。你若不肯记下这些梦,那你是在让他们连死都不能留下声音。” 7. 北域咏思人(勒罕) 他不说话,只唱一段,长音如风,句中有意,有节无句。唱毕一问: “我说完了。你们听到了吗?” 会场一阵静默。 沈茉凌轻声答:“我听到了。” — 【七】制度双轨 沈茉凌站起,走向中央。 她展开塔法纸简,在原有“主频—辅频—灰频”结构下,画出一条并行弧线。 “我提议,设立‘表达制度双轨制’。” “塔内原频系不动,主频制度保持现行结构,用于归档、引用、律用。” “塔外新设一轨——称为‘众频表达带’。此带为开放制,语言不必归链、可存感、可设陪审团定译、可设表达身份标识。其权不及主频,但其声被制度承认。” 魏殊冷声:“双轨即双义。塔之根毁于自割。” 弥骁缓缓站起:“制度若不能容纳多义,它就不是共义,它是独义。” 孟子康第一次主动发言:“设‘众频’,需设‘转频机制’。凡灰频、众频若三年内具可归结构,可议入主频。否则……不予复审。” 沈茉凌颔首:“准。” 镜礼望着台下,轻声念一句镜语,投影为文: “墙若不破,声若不出。塔若不改,义将不存。” — 【八】词墙议会 · 结案文稿 会议终了前,沈茉凌执笔草拟本次《词墙会议结语》: “自今日起,凡人言,有义者,不可无声。 凡族语,有传者,不可不存。 凡表达,有心者,不可断其根。” ——共义塔·词墙之议·第一结案文 此稿将成为“众频表达权”制度设立的初基文件,入塔法卷第四册《制度异议录》。 — 【九】灯影之夜 词墙会议结束当晚,共义塔顶层照常燃起“未定频之灯”。那是整座塔最高处一盏石灯,以恒灰为油,千年不灭,象征制度的“听不见”之权仍在运转。 沈茉凌独自立于塔巅,俯瞰长安夜色如墨,灯火如裂银。 风很大,吹得她袍角浮起。她手中握着“众频草案”初稿,那是三日之内需由主议提交塔法部正式备案的文稿——但她迟迟未写末尾。 这时,塔后影厅传来脚步声。 弥骁先至,袍未更,神色依旧沉着。他不说话,递来一封信。 “谁的?” “魏殊。” 沈茉凌拆开,纸中只有一句话: “制度若以善听为本,则其沉默便是最重的回答。” 她将信纸合起,沉声道:“他不会退。” 弥骁:“他不退,我们就不推?” 沈茉凌:“他不退,我们就绕。” 此时,孟子康也上塔来。他今日头一次换下文袍,仅着灰衫,眼神疲惫,却不回避。 “我同意设众频。” “但必须明确边界。众频不能用于律判、制度更改提案、律制典引。” “我不怕文化流动,但我怕权力流失。” 沈茉凌点头:“同意。” “我设‘主频律权封顶’机制。” “表达可存千形,但制度归序只取一轨。” — 【十】镜礼之议 最后上塔者,是镜礼。 她不像来议事,更像来道别。 她立于灯下,面朝西方,月色落在她灰银发丝间。她将手中一枚“碎镜徽章”递给沈茉凌。 “共义三使的时代,已经走到拐角。” “再之后,表达制度将不再由三人合议,而需由多言共裁。” “我希望你不要守住‘主议’的称呼太久。” 沈茉凌接过徽章:“你走?” 镜礼笑了笑:“我该回镜原。那边开始有人想仿照共义设立‘意墙阁’。但他们怕。” “你听见火言与梦语了,他们听见的是铁律与裁音。” 她转身离开塔顶时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制度不是永远走在表达前的,有时它必须学会落后一点点,听懂之后再决定记录。” — 【十一】制度前夜 夜深三更,沈茉凌终于落笔。 她在“众频提案”底端写下: “凡人之言,若非伤人、破序、不实,当得其存。 凡族之声,若非以虚代实、以混欺序,当得其入。 表达制度之上,不应为理解设限; 制度之下,方为秩序设根。” ——主议·沈茉凌草 她将草案折起,封入银印之中,送入塔法室。 — 与此同时,共义塔律议第六署内,魏殊立于“结构逻辑长表”前。 他将一张写有“主频封锁修正案”的文书钉在墙上,笔迹冷峻。 他轻声道: “若她要让表达变成意志,那我便让制度回到秩序。” “共义若走向感性,它便失去公正。” “我,不会让它失声。” —喜欢深渊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深渊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赤安】再见以後是你 斩妖灭鬼,从高中开始 是谁害死了猫 排球少年/暑假开始的他们 规则怪谈,原来我才是BOSS 凶案追击 勿栖 医妃惊世 【排球少年】我的神明少年 (稲高日常恋物语) 无限穿梭之误拿了团宠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