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一又伸出一根手指遥遥指向临安城的方向,道:“说句不中听的话,如此君主,如此朝廷,还忠他干什么?忠来又有何用?”郭靖浑身一震,活到这么大,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等“反动”的言论,冲击不可谓不大,下意识的想出言反驳,但细想之下,又觉王道一所言句句在理,无可辩驳,一时间陷入沉思。王道一毕竟留有现代的记忆,她的思想观念较之古人自然要更为开阔客观。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宋王朝的覆灭,绝不会只是因为外族入侵这么一个表相的理由而已,究其根本,它必然是先从自身内部的腐朽开始的,自己先腐朽了,僵化了,弊病横生,统治败坏,才会给别国以可乘之机。待到大厦将倾之时,无须强力,只需轻轻一推,便会轰然倒塌。古代历代王朝的衰落,无一不是如此。更何况,宋朝所面对的也不是一般的敌人,那是连整个亚欧大陆都能尽数征服的蒙古军团,是连军事天才拿破仑都佩服的五体投地的成吉思汗。在世界军事史上,能有如此影响力的军事家,只有两人,一个是凯撒大帝,另一个便是成吉思汗。屋漏偏逢连夜雨,如此宋朝,当此之时,能怎么办呢?我们唯有哀其不幸,却也怒其不争!郭靖沉思片刻,隐隐有所明了,却还是心存迷惑,问道:“既然连忠君守节都不算真正的侠了,那么到底什么是侠?”王道一道:“以我之见,如太史公所说那般,能够言出必诺,不惧生死,仗义疏财,这只是小侠所为,此乃我等学武之人本分,算不得造福万民的大侠。”郭靖直听得出了神,只觉王道一此言乃至理,追问道:“那何为大侠?”王道一直直看向他,终于道出心中所想:“侠之大者,为国,更为民。”这一句话字字铿锵,郭靖只听得耸然动容,霎时如醍醐灌顶,不禁对王道一肃然起敬,积在心头的烦扰忽而一扫而空,只觉自己先前所纠结种种实在太过小家子气,与百万民众的安危相比,自己那点愁绪,又何足道哉?扭扭捏捏,畏首畏尾,又岂是侠士所为?于是他挺直腰板,凛然道:“小王道长,郭靖便是粉身碎骨,都定会记得今日你这番话。大丈夫立于世间,自该锄奸惩恶,为苍生谋福!”王道一见郭靖已重新振作起来,便不再多言,笑了笑,站起身来,只道:“郭少侠义薄云天,势必是能建功立业之人。”随后拍拍身上尘土,径往山上而去。郭靖连忙也站起来,跟上问道:“小王道长这是要去哪?”王道一脚下不停,边走边道:“二十年一度的华山论剑就在明日,我有要紧之人要寻,须得一去。”郭靖一听华山论剑,立即想起洪七公来,忙道:“华山论剑,恩师大概也会去吧?”王道一笑道:“七公他老人家好斗的紧,定然会去,没准现下已早早在山顶上候着呢。”郭靖道:“也不知我恩师的伤势全愈了没有?小王道长,我随你一同去吧。”王道一点点头,“也好,我也很挂念他老人家的伤势。”两人说定,便各自运起轻功一前一后的向华山深处行去。 作者有话要说:ps:这里说明一点啊,其实原著中华山论剑是二十五年一届,但我为了契合主人公的年龄,就把它改成二十年一届了。王道一现在21岁,已经出山两年了。第136章 华山论剑(1)华山在五岳中称为西岳,古人以五岳比喻五经,说华山如同《春秋》,主威严肃杀,天下名山之中,最是奇险无比。华山也属道家名山,王道一与郭靖二人脚下不停,边走边聊,王道一给郭靖讲些关于华山的名人轶事,郭靖津津有味的听着,一路也都不觉得无聊。两人沿山路蜿蜒而上,专拣那险峻的捷径来走,好在二人功夫都不弱,一路走来,均是有惊无险,不一会儿便升到了半山腰。云深雾绕间,王道一张眼望去,忽见对面山道上有一人窜飞而上,行进间丝毫不露迟滞,显然是个武林高手。明日便是华山论剑之期,此时此地,见到此等样人,那定是四绝之一,或是功夫堪比四绝之人。二人一惊,仔细看去,但见那人越走越近,渐渐在山路交汇处与他们碰到一起,好巧不巧,竟是洪七公。王、郭二人又惊又喜,急忙上前拜见。洪七公也料不到会在此地见到阔别已久的爱徒和王道一,举起酒葫芦灌一口酒,笑嘻嘻道:“你两个小娃娃也来华山论剑?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王道一道:“七公说笑了,晚辈此次来只为寻黄姑娘和西毒,无意论剑,倒是七公你,伤势可痊愈了吗?”郭靖扶住洪七公坐下,道:“师父,弟子也是为寻你而来,你老人家身子可好?弟子近年都远在蒙古,若不是小王道长被蒙古大汗叫去漠北,我都竟不知您受了这么重的伤。”洪七公笑笑,道:“老叫化命硬,哪有好不了的伤?”说着指了指王道一,又道:“倒是你和黄丫头,这一年来吃了不少苦吧?”三人在一棵树下坐了,互道别来之情。原来洪七公随黄药师同赴桃花岛养伤,在黄药师的帮助之下,以《九阴真经》总纲中所载上乘内功自通经脉,经半年而内伤痊愈,又半年而神功尽复。黄药师因挂念女儿,待他伤势大体一愈,即行北上寻女。洪七公反而离岛较迟,他日前曾与鲁有脚相遇,因而于王、黄二人所遭遇的种种事情已得知大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