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江东门户、吴军重镇。 昨日尚战火连天,今日已旗帜翻飞,军号肃穆。 澜台三军分列南北,张辽统中军进驻主城,赵云率水军巡堤设防,高顺驻守南门,整编军户。百姓初时惶恐不安,然三令五申之下,未有一人遭辱、一宅遭掠,军中铁纪,所见所闻皆如法如律。 吕布亲入城中,驻节柴桑西署。城内文士百工、老幼商贾,无不震骇其威而钦其礼。 帅帐之中,诸葛亮奏请设“柴桑南政署”。 “主公,此城若成江东转轴之地,宜设政务中枢,以镇民心、养兵势、策后路。” 吕布点头:“朕意亦然。” “亮公,此地军民如何统编?” 诸葛亮展卷奏报:“柴桑城中旧户六万七千,民籍三万五,士卒降者两千有余。原守将孙瑜已被免权软禁,蒋震、贺齐二人愿降,军心可收。” “我建议:” “一、设‘南政署’,由主公亲颁三策;” “二、封城三日,赈民于户,散粟于市,以示仁心;” “三、编降卒三千为‘柴军’,听张辽、赵云节制,先试忠诚。” 吕布拍案:“允!” “我便于今日午后——亲立南政三令。” 午后,柴桑南广场。 百姓集于道旁,澜台战士列于两厢,甲光如雪,肃立无言。 吕布身披帝袍,步上高台,立于金案之后,身后画戟随风猎猎。 诸葛亮执令文宣诵而出: 第一令:仁政安民,赦三日内避战之民,施粟三斗、盐一升于城内每户;商贾复税半月,百工复役三旬。 第二令:军法整肃,降卒可编,但若再有背令之人,一律斩首,军中不容私斗私取。 第三令:重整兵伍,立柴桑辅兵营一所,设募兵之制,江东子弟愿效忠者,可试三营,为‘柴阳预备军’。 三令一出,城中百姓惊叹: “这吕奉先……竟未屠城,还要赈粮?” “这比我们原来在孙将军手下还安稳些……” “听说那赵云,昨夜亲自去巡堤,劝兵不可扰民,还送了米粮给几个老弱户……” 城中民声渐稳,商户悄然开门,柴桑一夕之间,从残城废镇重归生机。 建业。 孙权立于台阶之下,手持鲁肃密报,脸色铁青。 “柴桑三策,三日赈粮,兵民归顺……他这是要借我东吴之土,建他的第二个澜台?” 鲁肃拱手:“主公,此乃吕布以战定政、以政稳兵之势,一旦成制,江东若再乱,则民心将易。” “再拖,非但失了柴桑,还要失民望、失人心。” 孙权怒道:“你去谈和,结果他进城建政,你居然回来什么都没说?” 周瑜入堂,拱手冷道:“主公,是我们自己错过了柴桑的时机。” “吕布若不收城,不布政,那便只是又一桩军胜;可他偏偏一手铁血,一手恩德,先以战立威,再以政收人。” “东吴……真危险了。” 孙权沉声问:“如今怎么办?” 周瑜缓缓道:“可设一局——逼其自乱。” “江东不是柴桑,吕布不熟其地,不熟其人。可使旧士旧将潜入柴阳军中作乱,或散流言,使其政不稳。” “再者,可借江东诸县抗命不从,令其后路无援,逼其不得不战——一战再陷,必生疲意。” “若主公愿用鲁肃、张昭、吕范为三策之使,我便能令柴桑成‘吕布大军覆灭’之地。” 孙权转身缓步回席,缓缓坐下。 “好,我给你一次机会。” “周瑜、鲁肃,你们告诉我——我东吴是否还能打这一仗。” 柴桑城中,吕布立于城楼之上,望远方城墙外柴阳群山。 他喃喃低语: “建业不会就此罢手。” 诸葛亮立于其侧: “然我军士气未衰、城中不乱,正是伐吴之机。” 吕布收回目光,眼神中带着锋芒与深沉: “那就看,他们是否真的准备好了——承受澜台的下一剑。”喜欢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