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节(1 / 1)

东方先生:“是至亲,如此就能确定这是木老三的骸骨了。” 木桩傻眼。东方先生捧着盒子再次给外面的百姓观看,百姓们同样傻眼,这木老三就是木桩的亲骨肉,木老娘没偷人。 这句话问出了绝大多数人的心声。 孟蝶冲着林楚微微颔首以示感谢,心中忍不住赞叹,不愧能在皇帝身边伺候,这察言观色的本事果然了得。 显然,木桩也是这么想的,他仇视的看着木老大,木老大同样傻眼,不用人说,再次弄破自己的手指,迅速滴了一滴血上去,血珠颤动,留下一颗红痣。 木耀的血珠如同木家所有人那样在骸骨上轻轻颤动了一下,就在木家人松口气的时候,血珠迅速滑落,只在骸骨上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与赵戈的血珠相差不大。 木老大问出了大家心中的想法:“这、这亲侄儿怎么能是外人呢?” 木老大满脸茫然。 可能是过了一会儿,也可能是过了好久,人群中有人道:“那这没儿子又突然死去的咋办啊!” 几乎是在他话音刚落,公堂内外的人下意识的将目光落在小桂花身上,突然接触到这么多意义不明的视线,小桂花瑟缩了一下,紧紧的贴着荣氏身体,将头埋在荣氏的脖颈处。 深吸一口气,唐沐年冲着荣氏勉强扯出一抹笑容:“荣娘子,能让小桂花也试试吗?” 小桂花没应声,倒是蹭蹭荣氏,颤巍巍伸出了自己的小手,十分乖巧。 小桂花贴着荣氏,偷偷看了一眼东方先生,六岁的孩子她已经知道很多事情了,从长辈们的只言片语中,她听出了一些端倪:“娘,那是爹爹吗?” 小桂花在荣氏怀中挺直身体,直视骸骨:“是给我拨浪鼓的爹爹吗?” 小桂花将一直抱着的小拨浪鼓拿在手中,将手伸入盒子,细瘦的手连同着拨浪鼓碰到指骨:“爹爹,我是桂花。” 想想刚刚木耀见到骸骨时脸上明显的惧怕,再看看眼下小桂花对骸骨展现的亲近,不用再去验证,侄子就是地地道道的外人,如何能比得上亲骨肉。 公堂内外再次静默,好一会儿诸多议论声陡起:“侄子真的是外人?” “那不是也有血缘关系吗?” “就是,还说什么女儿是外人,我可去他的吧,这才是正正经经的骨肉,能给自己摔盆烧纸的人。” “都说商人精明真是一点儿也不假。” “看看海家,多大的家业,那海老板有多少个侄子,现在不是放出风声,要给海二姑娘招婿了嘛!瞧瞧,人家可不要什么外四路的侄子来继承。” 唐沐年重新回到椅子上犯了难,这案子不太好判,律法在那里,他不能违背律法判木家人将木老三留下的银子还给木桂花。若是不将银子给小桂花,他又不好判小桂花为木老三守灵摔盆烧纸。 唐沐年等起身:“林大监请。” 送走林楚,唐沐年深吸一口气,遗产和摔盆之类的有律法横在这里,他今日判不了,别的方面他还是可以判的。 “好!”唐沐年话音一落,围观百姓中就有叫好的。 木老娘缩了缩肩膀,她这会儿觉得头不疼了,仗责可是会要人命的,磕头不会。 孟蝶颔首:“好。” “大人饶命,我错了,我知道错了。” 衙役们在木家男人凄厉的声音中将三人分别按在长条的板凳上开始打板子。不说他们本身就对木家人十分鄙视,长安侯,孟县主还有那位叫赵戈的兵士看着呢,他们必须下狠手。 “谢大人教诲。”木氏族长脸上火辣辣的,他今儿确实没挨板子,但是丢人丢的不比木家人少,这对他来说真的比杀了他还难受,他还有 现在出了这么个事儿,他们木氏再也不能借木老三遗留下来的光辉了,而且事情搞成这样,族人也不会放过他,回去之后他的族长之位肯定保不住,他给儿子铺的路也毁了,想到成为族长之后得到的好处,心疼得一抽一抽的。 木桩到底有了点儿年纪,三十板子没挨完,人就昏过去一次,被衙役用冷水泼醒,到底是生生挨完了三十板子,从椅子上下来的时候人已经是出气儿多入气儿少了,唐沐年吩咐人请了大夫为他诊治。 木老大虽然也年轻,他还得代替儿子挨十五下,四十五板子过后彻底人事不知,同他爹一样出气儿多入气儿少。 唐沐年一拍惊堂木:“木家一干人等暂时不许离开京城。退堂。” 多少人自己没儿子的时候,那真是可这劲儿的对侄子好,将侄子当儿子的,现在你告诉他,侄子是外人,你们认为是外人的女儿才是能给你们摔盆烧纸的人,如此打破认知的事情谁都得好好消化一阵子。 皇帝这会儿听了林楚的汇报也在思考这件事,其实在建国之初,太祖曾经想改过这个继承律法的,可惜阻力太大,最终没能成行,只强硬的废除了贞节牌坊,就这件事那也是前前后后耗费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才成功。 本以为没好处了就不会逼妇人守节,人造“节妇”了,没想到,依旧有些宗族为了在当地“德高望重”,仍旧人造“节妇”。 简而言之,就是给整个家族的女性“泼脏水”,相互博弈了近三年,宗族才不敢继续强逼女子守节,贞节牌坊也终于顺利被彻底废除。 皇帝不是昏君,他当然知道这里面的利益纠葛,眼下有个正好的机会,他几乎不用抗争什么,按照今天的事件,他只需顺水推舟就可以了,当即命林楚给诸位大臣传口谕,在勤政殿开会讨论此事。 所有人到齐之后,唐府尹作为审问这件案子的主审官由他做汇报,将事情前前后后详细说完,唐沐年:“陛下,臣斗胆奏请陛下更改继承法令,亡者无子,当由女儿继承,由女儿摔盆烧纸,未亡人只要不再嫁,当由女儿养老送终。” 大理寺卿和安国公齐齐出列:“臣附议。” 百姓们大多只有三瓜俩枣的,平日里过日子也都自家过自家的,尤其是北方大部分地区,很多人成家之后只是户籍挂在家里,不少都是小夫妻搬出来自己讨生活。这时候自然也就谈不上和侄子有什么感情以及利益纠葛了。 孟庭义出列:“臣附议。” 齐王出列:“陛下,臣附议。臣以为这项法令本就不适合,当年父皇在世的时候也曾想过更改,可惜四下战乱,父皇忙于剿匪此事就耽误了。如今陛下拨乱反正,才是真正的顺应天理,造福于民。” 齐王:“一点儿都不,就如这木家,想必就算当初木老三在世的时候,兄弟感情也是不睦的,与侄子的关系更不可能好,与陌生人无异,一个陌生人接收他身后的遗产,为他摔盆烧纸,这还不够可笑,不够乱吗?” 任清华:“王爷,没有情份的固然是不适合摔盆烧纸,可若是有情份,又或者收养了自己的侄子呢。” 李蔼:“有情份就烧纸呗,谁也没拦着他不让烧。收养了自己的侄子,就在收养之初去官府登记,办好收养手续,办理身后事的时候这就是个凭证。” 齐王点了头,次辅也退了一步,众大臣无不应允,皇帝顺水推舟下旨,就按照唐沐年说的,男丁死亡后,无子(也无养子)者由女儿摔盆烧纸,继承生前一切财产,未亡人只要不改嫁,则由女儿用继承的遗产奉养母亲,为其养老送终。 皇帝:“何事?”

最新小说: 重生年代:神医娇娇美又飒 纪晓岚:开局杀乾隆 不复合,别沾边,姜小姐又美又飒 神秘小小说宝盒 野欲!小娇妻被强权大佬亲哭了 再世倾城:医妃与权谋交锋 总裁的私人医生:偏执爱恋84天 回来的儿子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灵气复苏下的诸天长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