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清晨,叶惊玄就这被文嬷嬷揪了起来,天还没亮了,顾重楼来接了她一道去拜太庙。拜了太庙,告了天地先祖,叶惊玄这才算是真正地入天家的门,做了顾重楼的媳妇儿。 账房先生和管事由文嬷嬷领着在帘子外坐下,隔着纱帘子,叶惊玄见这二位坐在条凳上,表情很恭敬地把府里的账本呈上来,而管家则在一旁说着各院子里的事,什么绣房多少人,司掌制四时衣服,每月领多少银钱,厨下多少人,司掌一天三餐数点 只是后面一页上明确地标着,某日王爷取银一千两,购琴一张,某日王爷取银五十两,赠予某某寒士等等。叶惊玄就知道这丫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败家子,府里虽然不说拮据,但却也没多少存余。 账房莫先生站起来恭敬:答道:“回娘娘,不足千两,但四月初宫里会拨夏季的例银来,倒是不会缺银子使。” 叶惊玄又继续翻看了下账本,上头的进项大都是田地的租子,还有蕃王抽的那一成税,其实也算得上是很有钱了可顾重楼能生生把折腾成这样,叶惊玄真是不服都不行:“府里也不能老指着宫里的例钱来花销收进来账上又出去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叶惊玄又摇头。她倒不是不支持。只是这位主真是太能折腾钱了:“成了。细地就不用跟我说了道正街上地春徽堂以后就是王府地家业了。每个月也能收个千把两虽说不多也算是个进项吧。” 她把春徽堂这样处理。一是因为王府需要银子开支。二是她不想多去春徽堂。但春徽堂却必需有人时常管顾着。有时候越想忘记。却越容易记起。如今忘不忘地也都顺其自然。只是那个地方还有着那么多关于顾至臻地回忆。她怕去了就再也笑不出来了。 叶惊玄发着愣。文嬷嬷也就懒得再去催。让账房和管事先出去了。文嬷嬷让人卷了纱帘子。站在叶惊玄面前:“娘娘。府里地事以后就全得交给您了。您不在前头管事顾着。后院则是奴婢照看着。现下都得请您娘娘过问才是。” “娘娘,那可不成,那您还是把霜叶这丫头给奴婢吧,奴婢把事儿交托给您的贴身大丫头。娘娘是来享清闲的,奴婢这年岁也大了,过些日子也就该回乡了,奴婢得 叶惊玄眨巴眼,看了看霜叶觉得这想法不错,就笑眯眯地看着霜叶说:“霜叶啊,你是个细心的丫头,把这摊了交给你,我放心。” “没什么会不会的,这不有嬷嬷照应着你吗,放心去做吧。大不了小事儿你拿主意,大事决不了就来问我,你看这样总成吧。”叶惊玄话里藏着话,反正她就打定了主意,老祖宗留下来的经验,后院不好管,管不好是要起火滴,她还不想惹火烧身。 文嬷嬷站在原:想了想,似乎有些犹豫,从袖子里抽出文书来递给叶惊玄:“娘娘,这是当初皇上赐给王爷妾室时,一并发来的入籍文书,上头还得盖了娘娘的印章才算落了籍,娘娘若看着这二人性情还过得去,便可以给她们发牌子。” 文嬷嬷脸上着些惊讶,但又迅速整好神色侧身回道:“娘娘,入籍文书盖了您的印,她们才算是进了王府。却还连妾都算不上,而妾也有分有牌之妾,和无牌之妾。说穿了无牌连妾都算不上,和个丫头没两样儿,每月得到管事处领些轻便活计,按月结例银子。而领了牌子的妾,便算是承认了身份,也可以有两个粗使丫头服侍起居。” “那依嬷看,这印是盖还是不盖,牌子是给还是不给?”这个问题太难搞,叶惊玄实在不好做决定,只能让文嬷嬷这个在府里的老人精来决定。 叶惊被这一套一套的弄得头都晕了,想也没想就同意了,让桐月去取了刻着懿安王妃四个大字的印章,往朱砂陈泥里一按,刷刷地盖到了两张入籍文书上面。 本来妻不娶,妾不能立,徐、方二人是皇帝所赐,也算是特例了,叶惊玄这 到底是大家里出来的姑娘,确实不一般,文嬷嬷一边走一边这么在心里嘀咕。 忽然又一想,不知道当初若是嫁了顾至臻,此刻面对顾至臻的小妾,她是否还能这么不在乎。忽然仰面向天,不知道该庆幸还是该难过。至少那些女人和他相守过,而她呢,得来的一切无非是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