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6章 战略转移
湖广、江西的局势正在迅速恶化。
何腾蛟厚此薄彼,调令忠贞营调往江西。忠贞营正在猛攻长沙,长沙已经危如累卵,李赤心非常不甘,却只得率忠贞营离开长沙。
走到茶陵时,李赤心探明消息,李成栋在赣州兵败,已经退回广东。谭泰率清军围南昌三匝,金声桓突围无望。李赤心遂停驻在湘、赣边界的茶陵州,观望不前。
与此同时,何腾蛟又调马进忠的忠开营离开长沙,驻守湘潭,自率楚师、滇师围攻长沙,试图抢夺长沙之功。
长沙的清军感到莫名其妙,却也得到了宝贵的揣息之机,趁机加固城墙,外出劫掠粮草。
李赤心、马进忠是当下南明武力最强的军队,攻取长沙尚且如此艰难。就凭何腾蛟手下这些杂牌军,还能攻下长沙不成?
最令人担心,也最令丹初忧惧的,则是满清郑亲王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率军平定山东柳园军,于十二月份抵达湖北安陆府,留在江北喂养战马,休养士卒。
清初,爱新觉罗氏英杰辈出。济尔哈朗不算勇猛,却生性谨慎,处世宽和,堪称政坛不倒翁。他是努尔哈赤的侄子,被努尔哈赤抚养长大,在八旗中资历很老。
顺治即位之初,济尔哈朗与多尔衮共同辅政,共称辅政叔王,多尔衮负责国政,济尔哈朗负责军事。
多尔衮锋芒毕露,极力排挤济尔哈朗,济尔哈朗则采取退让态度。永历元年正月,多尔衮借口郑亲王府台基超过了规定的尺度,罚济尔哈朗银二千两,罢免济尔哈朗辅政权,去除辅政王称号。
在多尔衮面前,济尔哈朗唯唯诺诺,加倍小心。湖广事急,多尔衮不得不重用济尔哈朗。这次领军出征,济尔哈朗恰如猛虎出笼,正可大展拳脚。以他在八旗军中的威望,以他丰富的军事经验,对付何腾蛟简直易如反掌。
丹初僻居南宁,却也读过塘报,知道济尔哈朗已经离开山东,南下湖广。
危机将至。永安州名字虽好,却难以永安,安全环境远不如南宁。赤军必须着手开始战略转移,把重心移至南宁。战事略定,丹初便开始着手部署迁移部属。
今年三月,永历帝巡幸南宁,城内府院行宫俱在,正可供赤军使用。
春节前三天,第一批部属搭乘辅兵标的粮船,顺利来到南宁。总人数不到三百人,主要以永安大学师生为主,另有总兵府、铁器局少量人员。
永历帝的行宫宽敞阔大,被徐彪征作帅府,如今又被丹初辟为总兵府。时近春节,总兵府门前贴上了崭新的对联,挂上了红灯笼,增添了不少喜庆。
辅兵标标统曹煜、永安大学坐办许士骥、金秀铁器局总办柳遇春携手前来谒见,丹初立即传见。
“一路还算顺遂?”丹初关切地问道。
曹煜对道:“这一趟比较顺利。蒙江这段自无问题,浔江、郁江这段都是陈邦傅的地盘,走得比较小心。幸赖大帅威名远扬,陈邦傅还不敢轻举妄动。”
郁江、浔江实际上是一条江,是西江在不同位置的称呼。左江、右江在南宁上游不远处汇合,始称郁江,至浔州,汇合黔江,以下称浔江,至梧州,汇合漓江,以下称西江。
“大帅得注意了,”曹煜说道:“陈邦傅的态度已经变得冷淡,我率辅兵标路过浔州时,陈家军态度冷淡。钱粮这边,他们也中断了供给。这次运粮,我军粮船不多,辅兵标尚能应付。后面若要迁移赤军家眷、工匠等,人马器具甚多,需船甚多,声势甚大,非加强护卫不可。”
自打陈曾禹来使之后,丹初与陈邦傅算是闹掰了。陈家军围攻横州日久,横州守军干脆打出了赤军的旗号。陈邦傅不敢以赤军为敌,引军撤回。
两军交恶,丹初令情报局向浔州加派侦侯,监视陈家军的动向。
情报显示,陈邦傅并不甘心,虽不敢兴起兵戈,却在加紧密谋,试图寻找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