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节(1 / 1)

经过刘衍整顿之后的朝廷,各部尚书为文官正一品,内阁首辅为超品。 不过现在这些也只是在北直隶和山东推行,大明其余各地暂时还没能彻底推行下去。 许铭则杀气腾腾的说道:“要是按照部堂的办法操作,那就夜长梦多了,依我看,拿到证据和口供之后,这八家卖国晋商,全部灭门诛杀,所有证据和钱粮运回京城,如何?” 次日一早,整个张家口都沸腾了,往日高高在上的八大晋商家族,一夜之间被朝廷查封,范永斗等八个家主,也被官军扒光了衣服,用绳子拖着在城中游街示众,每个人的脖子上还挂着一块“通敌卖国”的牌子。 经过一夜的审问,范永斗和范三拔被打得遍体鳞伤,的确如同许铭所说的那样,二人根本扛不住这样的审问,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全部交代了出来。 当九份厚厚的口供交到吴国金和许铭手上的时候,二人也被这八家的罪行震撼了。 可以说,清军之所以能够屡屡入关杀戮大明百姓,范永斗等八大晋商是出了很大力的。没有他们,至少清军无法快速崛起,无法解决兵备打造的大宗原料问题! 许铭冷冷的说着,吴国金此时归心似箭,范永斗等人还提到了朝中不少大臣。 所以吴国金知道这些口供证据意味着什么,急于回京向刘衍禀报,于是说道:“既然这样,那这里的善后事宜就拜托许总兵了,我今日就带着军情部的人回京。” 当日,吴国金、王阳、姚广明带着数百军情部的锦衣卫离开了张家口,众人还带走了范永斗、范三拔、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和黄云发九人的口供,以及晋商八大家卖国投敌的证据,张家口守备等周边武将的通敌证据。 就在吴国金等大队人马离开的当天,许铭命人将范永斗、范三拔等人全部拉出城外,然后将八家数百口人聚集在一起,全部用鸟铳枪毙。 “立即分兵查抄张家口周边各处守将府邸,不要走脱了一个。凡是率兵反抗者,以反叛论处,杀无赦!” 随即许铭率部开始扫荡张家口周边各处,一时间四周风声鹤唳。 在宫中内阁大堂内,刘衍看到了吴国金等人带回来的证据,随即召集了内阁会议。 众人看过之后群情激奋,特别是王承恩更是扯着嗓子尖声叫道:“杂种!全都是杂种!国朝坚信如此,他们却里通外国,发国难财,当真是该千刀万剐!” 王承恩自然明白刘衍这话的意思,便说道:“杂家自然明白鲁国公的一番苦心,只是陛下还需要时间,毕竟鲁国公的手段太过犀利了,换做是谁在大位上,也要动怒的。” “这是自然。” “是!” 刘衍虽然知道历史上的晋商八大家全都是富可敌国之辈,却不知道他们的财富到底有多少,所以保险起见,还是说道:“这还要等到财政部清点之后才能知道。” 刘衍反问道:“公公是想给他们求情吗?” 王承恩义正言辞的说道:“凡是里通外国之辈,都该死!杂家只是担心,看这名单,一大部分都是东林党人,其中还有一部分人已经致仕回乡了,如果要抓人抄家治罪的话,这动静就太大了。” 随后刘衍便在内阁会议上定下了基调,以军情部为核心,协调国防部和刑部、吏部,开始对范永斗、范三拔等晋商提供的名单上的大臣进行抓捕,凡是还在朝中为官,身处京城的,一律抄家拿人,立即下昭狱进行审问。 王承恩听着刘衍的命令,只觉得冷汗直冒,这位内阁首辅的手段太血腥了,自己还从未见过如此强硬的首辅。 这天晚上,王承恩回到崇祯帝的寝宫,将内阁会议的内容和决议禀报了一番。 “大伴,你觉得刘衍此举是不是杀气太重了?” 可是看到朝中还有许多文官牵扯其中,还有那么多的东林党人也是共犯后,便有些迟疑了。真要是杀了这么多的文臣,那自己这个皇帝在史书中的形象,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会不会成为史官笔下的暴君? “什么话?” 崇祯帝苦笑着说道:“振兴大明?用刘衍的办法,真的能够振兴大明吗?” 崇祯帝盯着王承恩看了许久,然后说道:“朕明白了,只是朕还要再想一想。” 王承恩随后问道:“陛下,刘阁老说,此番对朝中内外的通敌大臣进行抓捕,肯定会闹出不小的动静来,到时候肯定会有大臣向陛下上书,还请陛下……” “领旨!” 只过了十几天的时间,军情部派出去的锦衣卫,以及许铭的骑兵营便先后返回京城,将大量的人犯和查抄到的钱粮运回了京城内。 君臣再次见面,场面依然很尴尬,一旁的王承恩看了看冷着脸的崇祯帝,然后说道:“陛下,刘阁老那边有奏折呈奏。” “是。” 此番刘衍查抄了晋商八大家,缴获白银一千一百七十八万两,粮食四百八十七万石,土地十三万五千九百亩,店铺、房屋等一万七千四百五十二间。 这两笔缴获加在一起,大明国库瞬间爆满,两千七百多万两白银、八百四十万石粮食的收入,让大明可以过上好几年富裕日子了。 谁能想得到,仅仅是八家通敌的奸商,还有一百二十多个祸国贪官,就能查抄出两千多万两银子的赃款,真是没天理了! 刘衍说道:“臣领旨!” 刘衍说道:“臣今日前来,就是想向陛下禀报:臣准备将缴获的土地、房屋全部移交民政部、农事部和商务部。土地就近分给各地无地、少地的贫苦百姓,恢复当地的生产,房屋则用于商务部的投资生意,继续为国库赚钱。” 此时崇祯帝见识了朝中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大臣们,最真实的嘴脸,忽然觉得刘衍的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心中对刘衍的戒备也少了一些。 出征前的准备 此时的内阁群臣中,民政部尚书赵民、财政部尚书岳明、国防部尚书田辉叙、装备部尚书荀景云、农事部尚书张耒、商务部尚书宋功明、卫生部尚书鲍学镇、军情部尚书吴国金、吏部尚书王炆镇都是刘衍的绝对心腹。 刘衍看着在座的众人,笑着说道:“现在朝廷钱粮丰盈,财政部已经将剿灭李自成的钱粮准备齐备,民夫已经陆续向井陉关方向运输,现在咱们就说一说大军出征前的各项事宜吧。” 此时礼部尚书黄锦、刑部尚书徐石麒、工部尚书宋世文三人非常恭敬的坐在一旁,基本上是刘衍说什么,三人就点头称是,完全是一副“工具人”的状态,有事就好好干,没事就一言不发,可以说三人准确的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首先是兵力的调配,在晋商之案前,本公已经命驻防军第四营驻守莱州和青州,驻防军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营全部北上。” “其余新军各营以及驻防军第六营全部集结于井陉关一带待命。” 刘衍摇了摇头,说道:“本公也考虑过,只是山东乃是国朝振兴的根基,不能有失,以驻防军一个营防守已经是捉襟见肘了。而北京北方的各个关口,也必须要严防死守,以满清的侦查能力,定然能够知道国朝即将与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决战,要是北方兵力空虚,满清再率军南下捡便宜,我军就首尾难以兼顾了。” 所以北方各处关隘必须严防死守,北京连同各个关口部署驻防军四个营,已经是最低限度了。

最新小说: 重生年代:神医娇娇美又飒 纪晓岚:开局杀乾隆 不复合,别沾边,姜小姐又美又飒 神秘小小说宝盒 野欲!小娇妻被强权大佬亲哭了 再世倾城:医妃与权谋交锋 总裁的私人医生:偏执爱恋84天 回来的儿子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灵气复苏下的诸天长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