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金楚和郭敏泰对视一眼,都有些不自然的点了点头,王从义说道:“本官是一亩地都没占,这一点还是比较踏实的。所以本官奉劝你们二位,自己主动将侵占的土地交还回去,先保证刘总兵的这把大火不会烧到自己。” “还有,” “是。” 王从义顿了顿,说道:“你们看着吧,青州府不同于即墨营城,青州各地,特别是益都县内,军户没有多少,绝大部分都是民户百姓,不但商贾、乡绅很多,而且学子也多,这是即墨营城那种军户城池无法相比的。” 郭敏泰微微皱眉,说道:“怕就怕刘总兵到时候直接出手镇压,在青州府杀个血流成河,到时候事情就不可收拾了。” 韩金楚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那些可都是学子啊,要是真的杀人了,朝野都会震动的!” 总兵府内。 这天一大早,苗绍便送来了几份地契,刘衍看了看,这些地契加在一起,有一千四百多亩,都是益都县周边的军屯耕地。 苗绍说道:“算他们激灵,否则有他们好看的。” “这有何难,到时候先那青州三卫的那些将官打个样,那些文官谁敢不还侵占的耕地?” 苗绍急忙摆手,说道:“大人放心,我一到青州府,就派人送去消息了,还带去了不少胭脂水粉。” “去了,去了,绣娘的爹娘也答应了,只是婚期还没定下来。” 苗绍面色一喜笑着说道:“好!大人说定了。” 商人罢市、士子罢课 随着同知郭敏泰、通判韩金楚主动返还了侵占的军屯耕地,并且督促知府衙门上下官吏也一并退还各自侵占的耕地,顿时掀起了一阵狂风。 一些胆子小,侵占耕地不多的官吏纷纷主动交还了侵占的耕地,但是还有许多官吏依然硬挺着,俗话说:法不责众,这些官吏不相信刘衍能将知府衙门这么多官吏都办了。 于是在知府衙门一些官吏有意无意的宣扬下,城中的商贾和士子也都坐不住了,他们或是侵占了军户的耕地,或是倒卖过卫所兵的兵备物资,反正手脚都不是很干净。 总兵府内,刘衍听完了赵民的禀报,微微皱眉。 刘衍记得在嘉靖时期,朝廷曾禁止各州县铸私钱,结果各地商人联合罢市,在很短的时间内,各地货物飞涨,朝廷无奈之下便废除了禁令。 由此可见明末的商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甚至是“进化”成一个阶级,在这个乱世之中,商贾以钱财为手段,己经极为骄横,甚至不少地方的经济已经不受朝廷的控制,而朝堂之上也遍布商贾的代言人。 特别是在九边各地,朝廷更是依赖这些商贾,自从大明中叶“开中法”败落之后,朝廷便改用折色银募兵,以支付军饷。 例如,崇祯八年五月,祖宽等入援兵马奉圣旨分驻宣府镇的岔道、榆林、怀隆西关等地时。当时的宣大总督杨嗣昌就特别严令大军不许骚扰地方,严令各处居民不许罢市,否则都要一体严飭,这就是商人罢市之威。 学生罢课、商人罢市,这股浩大的声势已经开始蔓延,刘衍当即命赵民前往青州知府衙门,向知府王从义通报此事,如果青州知府衙门和益都县县衙不能在三天内控制局面,那刘衍便要以“奸商乱市、奸生乱国”的理由,出兵平定局面! 赵民吓了一跳,急忙说道:“大人,一旦出兵,只怕局势会更加不受控制,当先暗中调查,查出幕后指使之人才是。” 赵民和苗绍也是眉头紧锁,如果是青州知府王从义等人暗中指使商贾和士子闹事,那刘衍的处境就危险了,这场动荡肯定会死不少人。 赵民抱拳说道:“属下明白了,这就去!” “是。” 青州学正黄明德便是这数百人的领头人,其 黄明德在一阵慷慨激昂之后,叹息说道:“想当年万历朝的商税之祸,本官仍然是记忆犹新。干戈载道,祸流四海,非困商,乃困民也!圣人有言,夺民之财,非生财之道也。生财之道,生之,节之,两端而已。加派之害不过税计,商税之害却以日计。征收商税,乃为夺民之财,此举必将惹得天怒人怨。” 在场一众士人学子,哪家没有开设店铺?青州府各处商人,哪家不是他们的族人亲眷?刘衍要征收商税,要核查各家的田亩,要追回被侵占的军屯耕地,便是从他们口中夺食,众人决不答应。 不过此时气氛已经烘托到这里,那些贫穷士子又哪敢开口为刘衍说话? 从这一天起,青州府各地忽然风起云涌,城内的店铺开始关闭,所有买卖全部停止。城内百姓惊骇慌乱下,掀起了抢购的风潮,到黄昏时分,所有店铺全部关闭之前,粮食的价格己经飙升到四千文一斗。 很快的,罢市风湘蔓延到周边的临淄县、寿光县、临朐县等地,各地抢购成风,不过莱州府各地还算平静,暂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不但如此,青州府城的街巷上开始出现浩浩荡荡的请愿人潮,他们拦截官吏当场哭诉,要求制止青莱镇总兵官刘衍征收商税、核查田亩之举。 面对如此声势浩大的罢市罢课,知府王从义带着同知郭敏泰、通判韩金楚上街宣讲,一面诉说商贾纳税乃是理所应当,刘衍征收商税也在情理之中,而清查军屯田亩也是正当之举,没有什么好讲的。 王从义一阵慷慨激昂之后,先是安抚,然后又威胁了一番,但是聚集起来的商贾和士子却全然不怕,众人眼见王从义也站在刘衍一边,纷纷大声呼喊起来,不少人都开始投掷瓦石,王从义躲闪不及也挨了好几下。 同知郭敏泰和通判韩金楚担心事态失控,带着大队衙役上前维持秩序,却同样遭到众人乱投瓦石的待遇,没过一会儿二人便口鼻流血,二人拉着王从义仓皇逃入知府衙门内避祸,狼狈之下,连官靴都丢弃了。 到了罢课罢市的第三天,不但商贾和士子走上街头抗议,甚至青州三卫的不少兵丁也开始参与进来,整个青州府城都动荡不安,各地也是人心惶惶。 与那些商贾、士子等人不同,青州府各处的普通百姓对刘衍的印象还是不错的。毕竟刘衍威名在外,不但抗击奴贼、流贼连战连捷,而且即墨营城各处的百姓生活如何,青州这边的百姓也多有耳闻,如今也期盼着在刘衍治理下,能够过上与即墨营城各处百姓一样的好日子。 但是普通的百姓还是希望这股浪潮赶快过去,毕竟商人罢市,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太大了。飞涨的物价,是普通百姓承受不了的,寻常百姓都只是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家内没米了,有个地方去买,而且不要那么贵,至于其他的都是浮云。 总兵府内,刘衍看着窗外良久,然后转过身来,冷笑一声,对苗绍说道:“现在已经是第三天了,外面很热闹,也很有趣!” 除名与查没(一) 政务官赵民担忧的说道:“大人,商人突然罢市,士子突然罢课,这里面肯定有阴谋。当务之急是让商人们立即开市,否则物价飞涨,百姓们难免埋怨将军,有损将军之声望。” 许铭怒声说道:“这些杂碎,只知赚钱,让他们交税便好像杀了他家老爹一般。请大人下令,只要那些奸商敢再罢市,那些书生再敢闹事,属下便率部把他们全部抓起来。” 苗绍沉吟道:“不过也是奇怪了,怎么外面传出的风声是将军要开征商税呢?似乎大人还没这种打算吧?” 苗绍点头赞同,大声说道:“说得对,搂草打兔子,此番既然那些商贾自己跳了出来,那就一次把他们都给解决了!” 旁边,李继文和胡宗明作为刘衍的幕僚,这是第一次参加会议,刘衍说完之后,二人也对视一眼,胡宗明微微点了点头,李继文便抱拳说道:“大人,属下以为青州的情况与即墨营城不同。即墨营城相当于军州,治下基本上都是军户百姓,大人主管即墨营城的军政大事,所以大人在即墨营城征收商税理所应当。”的话,恐怕会有人说大人越俎代庖啊。” 刘衍笑着说道:“商税是必须要征收的,不过知府王从义和莱州知府那边是肯定不敢收,也收不上来的。既然他们不收,那就由本镇来收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