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1 / 1)

“呵呵,哪里、哪里,不过是为管队大人分忧罢了。” 沈文云说道:“是这样,管队大人派人告诉我们,说是刘总旗这里需要大量的草木灰,命我等每月定时送来,能送多少就送多少。这不,今天我们三人约在一起,给刘总旗送来了三千斤上好的草木灰,还请刘总旗验收。” 说完,刘衍便让王越去收货,王越带着手下的四名墩军,又叫上了几名军户青壮,开始一袋一袋的查验。 刘衍不禁微微皱眉,王炆镇跟自己说此事的时候,说的是支援,可没提花钱购买的事情啊。 “这还差不多。” “哼!想来我这里打秋风,我看你们是打错算盘了!” 这也难怪,大盘墩众人虽然也并不是多富裕,但是众人心中有着希望,手中也都充满了干劲,经过这几天的调养,众人的脸色也都红润了一些。 “既然你们主动上门敲竹杠,那就别怪我下黑手了!” 此时沈文云、刘大煜、刘群义三人也走了过来,沈文云笑着说道:“怎样,我们带来的草木灰不错吧?” 刘群义大声问道:“那价钱怎么算!” “这样,我给你们每十斤草木灰一钱银子,如何?” 此话一出,刘群义和刘大煜都看了过来,二人显然也觉得价格低了。 沈文云、刘大煜、刘群义三人一时之间不知道刘衍的话是真是假,可是那边三人手下的十几个墩军则是脸色大变,众人此时已经不是向往和羡慕了,而是双眼火热的看着大盘墩的一切,不但有人小声议论纷纷,甚至还有两人不知死活的朝着大盘墩走了两步,被刘群义狠狠的瞪了一眼,那两人才畏惧的退了回来。 沈文云说道:“即便如此,我们这三千斤草木灰也是费了老大的力气,刘总旗也不要压价太低了。要不然,下个月我们可就不再送来了。” 于是刘衍装作为难的样子,对王越说道:“既然三位都这么说了,那你去看看咱们还有多少银子,我也好适当再给涨一些。” 片刻之后,王越脸色苦闷的回来,低声说道:“甲长,咱们只剩下五十多两银子了。” 随后刘衍便苦笑着对沈文云说道:“既然如此,我也不能亏待了三位,这样吧,每十斤草木灰一钱五,如何?” 刘衍让王越取来四十五两银子,还当着沈文云三人的面,反复数了两遍,才将银子交给沈文云。 这下子沈文云三人顿时恼火,沈文云和刘大煜还站在一边高声怒骂,刘群义却已经拿起鞭子开始抽人了。 一阵打骂之后,那十几名墩军灰头土脸的给带走了,只留下大盘墩众人目瞪口呆。 王越则是激动的说道:“都是甲长引领的好,现在他们三个还蒙在鼓里呢。” 刘衍说着,心中也开始盘算起来,这段时间东花一部分,西花一部分,现在手中的银子也就剩下五十多两,刘衍顿时感叹银子不禁花。 一众墩军和军户也看到那十几个墩军的样子,此时又听了王越的话,深以为然。于是众人纷纷应诺,不少妇人和老人甚至还朝着刘衍跪下叩拜。 书吏 此番陈勋等人除了带回大量的耕牛、农具、米面之外,同行的,竟还有不少拖家带口的百姓,刘衍数了数,竟然有二十余人。 刘衍将陈勋叫过来询问了一番才知道,这二十多个百姓竟是一群流民。 不过遗憾的是,当时聚集在灵山卫城的流民不少,都是山东各处遭了灾的苦难百姓。当那些流民听说大盘墩这边招人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心动的 不过对于刘衍来说,这己经算是意外之喜了,刘衍当即吩咐将物资搬入墩内。 刘衍少不了又是亲力亲为,拿起笔墨纸砚一一登记在册。 这五户百姓喝着香甜的米粥,又马上亲手为自己建盖安住的地方,这几户流民都是心安下来。先前的十户军户此时己是以老人自居了,他们的现身说法,让新来的几户居民更为放心。 随后刘衍将陈勋招入屋内,问他们此行详情。 “属下担心那些伙计记花账骗我,于是我好一番吓唬,还将管队官王大人给搬出来了,这才安心些。” 陈勋则是继续说道:“属下带人前往卫城之后,顾不得歇息,便前往米店、牛行买牛买米,最后依甲长的吩咐,共买了三头耕牛,十石米,十副犁,另外一些干活的箩筐、锄头等物也是买了不少。” 刘衍看着清单,陈勋在一旁解说,现在的行市下,一斗米也要五钱的银子,一石米就要五两银子,买十石米便花去了五十两的银子,花了三分之一的资金! 还有耕牛,现在灵山卫城内的大牛价格普遍都要在二十八两多一头,小牛也要十五两多一头,买三头牛,己经算是打了折扣了,也是花去了八十两银子。而且那三头耕牛齿龄都很大,算是老牛了,体态也比较瘦弱。按照陈勋的说法,要不是因为三头耕牛又老又瘦,二十八两银子一头的价格都谈不拢,至少要三、四十两银子一头! 陈勋继续解说,他们买了耕牛与米面之后,又到一家打铁店内买了锄头,铁耙,犁头、犁壁等。此外又跑到竹器店去买了簸箕、扁担、箩筐等物,都是比往年贵了不少。 此时陈勋忍不住大骂各样物价之贵,骂那些奸商趁机哄抬物价,连今年木炭都比往年贵了不少,他们买了一百多斤的木炭回来,竟用了一两多的银子,放在往常,这些木炭只要五钱银子。 陈勋回来时,还跑了一家木器店,为刘衍买了一套的桌椅台凳回来,倒让刘衍有些惊讶。 刘衍笑着说道:“陈兄弟有心了。” 对此刘衍也是来者不拒,甚至刘衍还认出这些前来投靠的军户有沙沟墩、黄山墩、风火山墩的人,不过刘衍也依然装作不认识,全部收下,并且让王越和陈勋予以安置。 刘衍并没有将沈文云、刘大煜、刘群义三人放在眼里,此时全身心的投入到大盘墩的建设之中。 两天之后,一个穿着绿袍盘领小吏服饰的男子来到了大盘墩,这人年在三十二、三岁的样子,身材高瘦,胡须稀疏,脸色有着营养不良的青黄,神情中有一股掩不住的沧桑与疲倦之意,身上的衣袍也是非常沉旧,还露出几处补丁。 说完之后,赵民就是静静站在那里,再没有别的言语了。 大明吏员分为攒典、司吏、典吏、令吏几个等级,攒典就是吏之最末等。在大明,吏员升迁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一路顺利,做攒典年满三年后才可以升为司吏,再三年才是典吏,又三年才是吏之最上等令吏,而令吏仍是不入流的小官。大明官吏升迁之难,可见一斑。 这赵民也是经常过着饱一顿饥一顿的苦日子,加上他在王家庄内又颇受同僚的排挤,因此在管队官王炆镇来询问何人愿意到大盘墩去时,赵民便自告奋勇前来了。 于是刘衍站起来微笑着说道:“刘衍得先生之助,实为幸事,今后先生就留在墩内,以后每月的俸米,我都会如数支给,决不克扣拖欠。” 赵民闻言不禁微微动容,然后拱手行礼道了声谢,便随王越下去了,他是听说过刘衍大名的,见他一个武夫却也谈吐文雅,不由心下暗暗诧异。净,光是这一点就比别处的烟墩强多了,甚至是王家庄也比不上的。 此时赵民心中已经隐约有了一些激动,自己终究是来对地方了。当赵民跟着王越来到房间内的时候,已经有墩军将桌椅搬来,房间也简单打扫了一下,可见刘衍对自己的重视。 赵民原本是想着到大盘墩苟且度日的,并没有别的什么想法。可是如今见到刘衍对自己如此重视,而且大盘墩内外众人的精神面貌又是如此积极向上,也让赵民那颗已经毫无生机的心怦然跳动起来。

最新小说: 重生年代:神医娇娇美又飒 纪晓岚:开局杀乾隆 不复合,别沾边,姜小姐又美又飒 神秘小小说宝盒 野欲!小娇妻被强权大佬亲哭了 再世倾城:医妃与权谋交锋 总裁的私人医生:偏执爱恋84天 回来的儿子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灵气复苏下的诸天长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