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许攸是轻松了,但袁绍却头疼了。
在这方面,曹操评价他“好谋无断”可以说是恰如其分了。
实际上袁绍身边人都知道他有点优柔寡断,但从未点破。
此刻见他老毛病又犯了,许攸这才嘴角微翘的悠然上前。
不得不说,许攸还是有点实力的,至少对袁绍足够了解。
他只说了两个名字,就令袁绍面露欣然之色。
只见袁绍抚须而笑道:“吾有子远,无遗忧矣!”
见袁绍都这么说了,审配郭图等人便知道他已经有了决断,心中虽然有些遗憾,但也只能作罢了。
只是当许攸为自家的一锤定音而矜然自得时,却不知郭图、审配对他都有些不满之意。
……
且不说袁绍幕府内部如何暗流涌动。
次日,随着邺城调令一下,北地局势当即又是一变。
首先袁绍从许攸之言,以高干为并州刺史。
因为陈留高氏乃兖州名门,与河北士人、颍川士族都无瓜葛。
最重要的是高干本人不仅才志弘邈,文武秀出,同时还是袁绍的亲外甥。
可以说许攸的这个提名,实在是让袁绍太满意了。
至于许攸推荐的青州刺史人选,同样也让袁绍连连点头。
故此在任命高干为并州刺史的同时,亦是以周喁为青州刺史。
别看周喁这个名字或许有点陌生,但他做得事情却一件也不简单。
比如初平元年曹操麾下四千新募丹阳兵逃散之后,就请来了丹阳太守周昕之弟周为军师,帮忙统御残兵。
而周也确实不凡,很快即收合逃散兵众二千人,辅佐曹操征战。
从这个角度来说,周才是曹操的第一任军师。
不过周氏兄弟对曹操只能说是仗义,对袁绍那才叫忠诚。
在袁术和袁绍的之间,会稽周氏可以说一直坚定的站在袁绍这边。
周昕、周昂、周三兄弟,对袁绍的要求向来的有求必应,堪称是袁术、孙坚的死敌。
也正是因为这点,袁绍方才放心的任命周为青州刺史。
这其中除了周氏三兄弟的忠诚外,也有周昕为丹阳太守的缘故。
要知道曹操陈留起兵讨董时,周昕就曾经先后派遣精兵万余人帮助曹操。
如今周为青州刺史,周昕这个丹阳太守自然更会倾力相助了。
丹阳兵为天下强军,这点袁绍也不得不承认。
不过袁绍也没有厚此薄彼,随即便命张郃、朱灵等人执掌安平诸军,给河北士族一个立功的机会。
至于郭援就算了,他本就是甘陵相,确实不用再拔擢了。
一时间,冀州各方貌似都袁绍照顾到了。
然而正当所有人都踌躇满志之时,有一个却满腹怨言。
深夜,邺城。
麹宅后院,只见麹义面色难看的一个人喝着闷酒。
要知道他向来自诩是釜水一战最大功臣,自问没有他拼死一搏,袁绍这冀州牧的位置根本坐不稳。
但麹义没想到袁绍这厮如此薄情寡义,竟然对他视若无睹。
看似赏赐了财货、宅邸,但却始终不愿意对他委以重任。
釜水一战后,他除了财货、美人、宅邸之外,竟然没有获得任何晋升。
手下依旧是那些私兵部曲,官职也依旧是一个区区校尉。
这次麹义本以为并州刺史、青州刺史中总有一个位置是他的,却没想到全程下来,他的名字竟然从来没有出现在候选名单之中。
这让麹义心中不由愈发不满,甚至视之为奇耻大辱。
一时间麹义这酒越喝就越是怨愤。
正当麹义想着要不要给袁绍一点脸色看的时候,一个不速之客却忽然到访……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