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03章 帝国双壁【22】
深夜,麹府书房,
只见一位长相普通的瘦削中年,笑吟吟的开口道:
“不夜侯门下谒者-穆承,见过麹校尉。”
随着左将军幕府的日渐完善,曾经勾连辽东诸郡的不夜侯府也逐渐隐身。
不过魏哲却没有闲置侯府这套班底,反而交给他们更加重要的任务。
比如侯府麾下的行人司,就是其中一项。
所谓“行人”,其职责本来是负责侯府对外联络、接待宾客及礼仪之事,专司外交出使。
只是魏哲却借着这个幌子,让行人司干起了侦缉访查的勾当。
由于此项任务比较敏感,故此行人司目前是由前西盖马营司马钟峻统领。
即便他现在已经是个独臂的残疾人,但在行人司这方面业务上,魏哲觉得忠诚比战力重要,更何况他还有一个十分不错的脑子。
事实上钟峻也确实没让也失望,虽然在幽州一直声名不显,但行人司的工作却卓见成效。
然而穆承开口之后麹义心中却愈发不爽。
毕竟张燕那个山贼都是平北将军了,他如今反而还不如一个蟊贼了!
于是他当即满脸煞气的冷喝道:“好大的胆子,区区魏贼喽啰竟敢进入我的府邸,当真是自寻死路!”
说罢他便眼神冰冷的看了他脖子一眼,好似在琢磨该怎么下刀。
不料穆承见状却不忧反喜,因为他就是刻意这么问候的。
“死则死矣,为忠义故,死而其所!”只见穆承哈哈一笑道:“况且君侯从不会亏待有功之臣,我还有什么好顾虑的呢?”
见穆承如此洒脱,麹义顿时一噎,反而觉得没意思。
于是麹义也懒得废话,干脆死死的盯着他,道:“尔欲何为?”
见此情形,穆承顿时一改先前姿态,反而恭敬一礼道:“此行并无他意,只是代表幕府向阁下问候一声罢了。即便互为敌手,对于强者我们向来都是尊重的。”
说罢他当即送上信件,麹义拆开一看发现确实是些简单的问候之语。
这让麹义心中一松之余忽然有点难受起来。
他既担忧魏哲招揽,又担忧魏哲不来招揽。
最担心的是魏哲招揽的不是他!
毕竟都没人愿意招揽,岂不是说明他更没有价值了?
见他面色忽然变得阴晴不定,穆承方才近前低声道:“不过临行之前君侯曾特意叮嘱过,若校尉有意北归,必当以镇北将军之位待之!”
此言一出,麹义眼中顿时精光一闪,立刻便有些蠢蠢欲动了。
自持功高的他本来就对袁绍的薄情寡义很有意见,认为自家被亏待了。
如今魏哲开出了高价,麹义自然不介意再换一个主子。
别看他是汉人,但是出身凉州的他在道德方面却和羌人近似。
是效力还是背叛,在麹义眼中无非就是利益的多少罢了。
当初他能背叛韩馥投靠袁绍,现在自然能背叛袁绍投靠魏哲!
念及此处,麹义终于抬眼看向面前的穆承正色道:“说罢,魏…左将军想要我做什么!”
闻听此言,穆承顿时心中暗喜,当即按照上面的吩咐娓娓道来。
蓟县这边的要求很简单,只需要麹义主动请缨前往河间前线就成。
等到两军交手之际麹义再阵前倒戈,无论事后安平国能否拿下,魏哲都不会吝啬一个镇北将军印绶。
而听得穆承这么一说,麹义眼神亦是忍不住一阵闪烁。
若是如此的话……倒不是什么难事。
只不过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后,他终究还是有了点收获。
故此麹义并没有立刻答复穆承,而是表示要好好考虑几天。
穆承见状也没有强求,当即告辞离去。
其实策反麹义只是魏哲的一招闲棋。
若是能借此机会真的正面打开冀州防线,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毕竟安平国如果沦陷了,那么冀州便存在被拦腰斩断的风险。
若是麹义不愿意背叛也没什么,能挑拨一下袁绍的内部关系亦是好的。
事实证明,魏哲的计谋确实奏效了。
当穆承离开之后,原本喝着闷酒的麹义直接彻夜未眠。
韩馥的不屑、袁绍的苛待、魏哲的拉拢,整晚都在他脑子不停闪过。
本来他对袁绍就没有多少忠诚,眼下就更是反骨峥嵘了。
然而还不等做出行动,一桩意外却忽然打断了他的谋划。
……
翌日,邺城州府
晨雾未散,袁绍正用银箸夹起一片黄河鲈脍,便听见庭前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抬眼望去,只见荀谌快步穿过朱漆廊柱上前急声禀报道:“明公,河内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