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风起北美1625 > 第300章 北瀛岛的农业调整

第300章 北瀛岛的农业调整(1 / 2)

(' 第300章 北瀛岛的农业调整

其实,在北瀛岛内,寒冷的冬季反而是最利于出行的时节。

当积雪覆盖了沼泽与沟壑,冻硬的雪面便成了天然的驰道。

三五条健硕的雪橇狗呼出的白气在空气中凝结成霜,它们拖拽着桦木制成的爬犁在雪原上划出优美的弧线。

这种由当地阿依努人改良过的运输工具,配上新华人设计出的挽具系法,便能在雪地上迅疾如飞地奔驰,每小时速度可达15-20公里,一日便可行驶40-60公里(考虑到犬只体力、雪况和道路),远远比夏季河道中行船的速度快多了。

当然,前提就是你能耐受得了凛冽的寒风和酷冷的温度。

齐永泽选择此时出行,气温倒没有冬时那般特别寒冷,在将自己的身上裹了厚厚几层皮裘后,乘坐爬犁还是勉强抵御得住寒风。

至正午时分,一行人抵达临邑堡(今丰顷町)后,暂歇片刻,吃了一顿热乎乎的汤锅后,继续出发。

至傍晚六时许,便顺利进抵了夏津堡(今大津港町)。

按照拓殖队管理层之间的分工,卫仲龙主要负责新川地区(今石狩川平原)的开拓,以及对外东北沿海地区进行探索,并择机在该处建立若干据点,将新华的势力朝乌苏里江流域延伸。

而他则负责对临海、沃川(今十胜川平原)、瀛北(即北海道北部)等地区的深度拓殖和地区势力(原住民)整合,并主持对库页岛、长岭半岛(今勘察加半岛)、雾岛群岛(今千岛群岛)等“新领地”地探索和开发,将新华的势力扩张至鄂霍次克海。

经过五年多的发展,北瀛岛拓殖队辖下所控制的人口数量已超过三万五千余人(其中汉人移民两万四千余),几与新洲本土人口相若。

虽然,这么点人口,放在大明境内,甚至不及一个沿海普通县份所拥的人口规模。

但是,这三万多人在地广人稀的北瀛岛、库页岛、勘察加,甚至外东北地区,绝对是一个极为强大的势力存在。

沙俄殖民头子哈巴罗夫仅凭七十多人的探险队,便从雅库茨克一路杀到了黑龙江流域,并在雅克萨修筑了一座殖民据点,广控周边数百里范围内的土著部落。

因而,在两年前,北瀛岛拓殖队于库页岛南端和赤焰岛(今国后岛)分别设立了一处据点,用于收集当地皮毛资源后,随着手中的人口逐渐“富余”起来,拥有强烈占有欲的两位拓殖队负责人便开始进行疯狂地跑马圈地活动。

继库页岛南端的抚顺堡(今科尔萨科夫市)外,北瀛岛拓殖队又在该岛的西侧沿海地区设立了北宁堡(今涅韦尔斯克市)和靖安堡(今霍尔姆斯克港)两处据点,在东侧沿海设立柳河堡(今波罗奈斯克市)一处木寨。

在赤焰岛设立了东安堡(今国后岛南库里尔斯克)。

在雾隐岛(今择捉岛)设立了安平堡(今库里尔斯克镇)。

上述几个据点,人数并不多,除了抚顺堡有六十多人外,其余堡寨皆只有二三十人,以收集当地皮毛为主,兼顾招揽附近土著,尽可能地将其统统纳入新华治下。

当然,此举也有宣示主权的意味,刻碑立界,将所占之地尽皆印上“自古以来”的记号。

拓殖队也不是提供不了更多的移民,而是担心粮食物资的供应会存在严重不足。

尽管,北瀛岛拓殖队已开发建设五年之久,但仍未真正意义上实现粮食自给,每年都需要从外部输入大量稻米和谷物,以供日益增多的移民人口。

说来也是唏嘘不已,北瀛岛的沃川平原和新川平原,河流纵横,土地肥沃,看上去都是农业条件极为优越的风水宝地。

若是加以深度开发,说不定能养数百万人口,在后世,上述两地便是北海道最为主要的粮食产区。

但实际上,困扰北瀛岛农业生产最大的问题是全年的积温不足,以至于农作物生长速度减缓,进而使其无法成熟。

像水稻,需要大于10度以上的年积温在2000-3000度,方能正常生长,若积温不足,则会延迟抽穗,灌浆期遇到低温更是会大范围减产。

最新小说: 新婚夜,我求陛下赐避子汤 警界传奇:十案风云 龙傲都市 带着玛力露丽成为冠军 摸爬滚打在道场 抄家流放?我搬空国库辅佐新帝 淬暖 神念乾坤戒 开局制作寂静岭,评委直接被吓晕 金手指泛滥,我靠复制入圣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