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99章 小川氏的转变
1635年3月17日,沃川,新辽城(今北海道带广市)。
在大明的许多地方已经进入早春,万物也在逐渐苏醒之时,位于北瀛岛东南方的沃川虽然气温也在缓慢回升,但整个地区仍旧积雪皑皑,到处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拓殖队负责人齐永泽乘坐着一架狗拉爬犁,在数十名护卫队的簇拥下,迅疾地驶出新辽城,朝海边的夏津堡(今大津港町)而去。
“小川,你如何看待对马藩宗氏篡改朝日国书一事?”齐永泽裹着厚厚的皮裘,舒服地靠坐在爬犁上,眼睛微微眯着。
刺目的阳光映照在雪地上,晃得人睁不开眼。
“主君,宗氏篡改朝日国书一事,虽然看起来很严重,其实对宗氏而言,可能并不会受到将军大人实质性的惩罚。”小川诚平略作沉吟,恭敬地说道。
“哦,为何?”齐永泽眉头一挑,饶有兴致地追问道:“宗氏此举,要是搁在大明来说的话,无异于欺君罔上,是要满门抄斩的。就算你们日本政治体制与大明截然不同,但这种恶意欺骗主君的行为,那也是相当恶劣的。难道幕府将军不会因此动怒,继而重惩对马宗氏?”
“主君……”小川诚平迟疑了一下,随即苦笑一声,说道:“宗氏篡改朝日国书之事,若是由将军大人亲自发现,那么对马藩宗氏必会施以严厉的惩处。轻则,会被削去藩国,贬斥为平民,重则,很有可能会被处死,以警示天下。”
“可问题是,此番重大事件却是由宗氏家臣检举揭发才被暴露出来。那么,如此一来,整个事情就会变得非常微妙,其结果也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情况。”
“哦,愿闻其详。”齐永泽顿时露出了浓厚的兴趣。
“主君。”小川诚平继续娓娓说道:“自东照神君(即德川家康)统一天下后,于江户开幕,创立江户幕藩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主从制也被正式确立,要求所有人都必须严格遵行。”
“幕府不仅要求国内诸藩大名臣服于将军大人,而且也要求各藩大名的家臣、武士亦要顺从其主家大名。嗯,大名家臣对主家大名的挑战,就恰如藩国大名对幕府将军的挑战,是绝对不容许的。”
“宗氏篡改国书一事,是由其家臣柳川揭发检举,是严重背离将军大人所倡导的主从体制,更是一种“以下克上”的违逆行为,是犯了整个日本国的大忌。故而,下臣以为,将军大人为了维护体统,强化主家的权威,一定会将此事淡化处理,并对检举人柳川予以一定程度上的处罚。”
“嗯,有道理。”齐永泽点点头,认可了他的分析。
从不同渠道获得的信息表明,德川幕府的统治策略是始终如一地强化幕府中央的权力,同时,作为大名统制的方针,亦要坚持遵循强化大名权力的方向。
那么,这样一来,德川幕府就要坚决肃清战国时代所遗留的“下克上”之恶劣风气,对大名的“御家骚动”就必须一贯采取严惩家臣的做法。
那个宗氏家臣为了脱离对马藩,获得幕府直属旗本的地位,居然“大逆不道”地将自己的家主违法之事给检举出来,自是遭到上至幕府将军,下至普通武士的唾弃。
这种事情在国内诸藩大名的眼里,是万万不被认可的。
一旦宗氏因此遭到贬斥,或者被施以严厉的惩罚,会让其他藩国大名人人自危,从而引发整个幕藩体制的信任危机。
在这个时期,任何一个藩国大名的屁股底下或多或少都有几件不干净或者违规的事情。
这要是纵容家臣大胆检举,那国内诸藩恐怕就没法过日子了。
所以,为了维护整个幕藩体制的权威,德川氏就算对宗氏篡改国书一事感到不满,甚至是愤怒,但也只能捏着鼻子将此事尽可能地淡化处理,并对宗氏的“违逆行为”轻轻揭过。
说实话,北瀛岛拓殖队还是极为重视与对马藩之间的贸易往来,正是因为它和松前藩的存在,才让新华人成功地避开了日本幕府极为严格的贸易限制措施,将转口走私贸易做得风生水起,每年获利超过三十万两白银,为北瀛岛的移民转运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当闻知对马藩因国书篡改之事陷入巨大的麻烦中时,北瀛岛拓殖队便生出了几分忧虑,并对这个合作伙伴报以深切地“关注”。
要是宗氏被处理,对马岛易主,拓殖队可就立时抓瞎了,每年至少损失十数万两白银的贸易收入,更是丢了这么一处最为关键的海上补给点。
是的,随着数年的经营,北瀛岛拓殖队已经开辟了一条较为成熟的移民和物资转运航线,对马岛便是其中一座极为重要的中途补给点。
要不是囿于实力有限,以及从中可获取丰厚的走私贸易利润,北瀛岛拓殖队甚至在某个时候还动了将其夺下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