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惊嶷老夫子抚须沉吟,忽而侧目瞥向一旁的江行舟。
这少年神色平静,既无羞愧,亦无自得,只如古井无波。
裴夫子深知这私塾门生的脾性——若不点他,他绝不会主动出声,愣是装不知道。
可若真点了他的名,说出来的答案,往往出人意料的惊喜。
“行舟。”
老夫子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令满座为之一静。
“你可知晓,才气本源?”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
“若是知晓,便说一说!”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众府家主,举人、进士们,目光齐刷刷投向那沉默的少年,不由疑惑。
裴惊嶷老夫子不由笑道,“诸君或许不知.我这门生,不点他名起来,他是不会出来回答!”
江行舟被点名起身,面色略显尴尬,只能起身。
他拱手一礼,道:“夫子、院君大人,学生略知一二,不敢在众前辈面前班门弄斧!.乃是不敢答,并非故意避而不答!”
此言一出,满座皆怔。
还有这样?
赵子禄一无所知,都抢着作答。
他知道一二,却不愿出面?
“略知一二?”
裴老夫子抚须而笑,眼中精光一闪,显然不信江行舟这番推托之词。
“那你且说说这一二吧!”
裴夫子语气悠然,不容拒绝。
“是,夫子!”
江行舟无奈,只得微微沉吟,
而后,他缓缓开口:
“才气之说,最早可溯至《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此乃开辟‘养气说’之始,亦是才气本源之根。
至汉末,曹丕作《典论·论文》,继承孟圣学说,首倡‘文以气为主’,言文人当以‘精、神、气’灌注文章,
′精、气、神与文章#039融合,化为——才气,流动于字里行间。
此乃文道史上,首篇系统阐述‘以气驭文’之论,自此,文人恍然大悟,明白才气驭文术之道。
而后,大儒韩愈承其遗志,立‘气盛言宜’之说——‘气,水也;言,浮物也。’
言——便是文字、诗词文章。
以水浮物,便是以气驭文!”
说着,
江行舟袖袍微拂,指尖轻点虚空,似在勾勒文气流转之象:
“韩愈此言一出,才气与文术之关联,终成定论。
文道,由此搭建起了万丈高楼的最基础核心理论,奠定了才气本源的地位。
至此,
才气,成为承载文术的根基!
才气和文术理论,也彻底成熟!”
东城楼堂内,一片寂静。
江行舟神色肃穆,衣袖微振,继续道来:“至于后来,葛洪在《文宫秘府论》,首创提出‘文宫’说,才气可蓄、可养、可运化。
并在《抱朴子·祛惑》文中提出,文宫之极限为无暇紫府——[及至天上,先过紫府,金床玉几,晃晃昱昱,真贵处也。]”
他目光微抬,
似穿透岁月长河,望向那些在万古长夜文道中,艰辛跋涉的先贤身影。
“再后来,又诞生了一部重量级的著作——南朝大儒刘勰的《文心雕龙》,创‘文心’说、‘文人风骨’说,开辟文心、文骨理论。.
自此文道修行,始有脉络可循,方法日渐清晰。”
说到此处,他忽而一顿,摇头轻叹:
“不过,这些是后话了,涉及文宫、文心、文胆、文骨.诸般学说,,这与才气本源的讨论,已相去渐远。
正是无数前辈们,日以继夜的论道,完善了这一整套的文道修行理论。
犹如暗夜穿行于丛林,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打通文道一个又一个瓶颈!
我等童生、秀才后辈,才能轻轻松松沿着前辈足迹,在文道之路前行。”
江行舟拱手,朝在座的前辈们,发自内心深处,恭敬的深深一礼。
此言一毕,
满座皆惊。
裴老夫子手中茶盏“咔”地轻响,盏中茶水微漾——这位素来沉稳的翰林,也深深震动。
此门生,果然是深藏不露!
“好!”
太守薛崇虎原本半倚在太师椅上的身躯陡然绷直,深吸一口气,指节不自觉地扣紧了扶手,眼中精芒暴涨。
这一刻,薛太守终于是彻底信了。
江阴薛府老宅书院——琅嬛阁内四万六千卷典籍!
竟真让江行舟读尽了!甚至融会贯通。
那可是连他薛氏嫡系子弟都望而生畏的浩瀚书海。
当年江晏以弱冠之龄通读一万卷,已是震动江南文坛的奇才。
而眼前这个尚未及冠的少年比他爹江晏还可怕!
这孩子.真是少年妖孽啊!
薛崇虎突然想起,老管家薛礼曾在信中的禀报:
[江公子这五载每日每夜只在琅嬛阁中读书,油灯熬干了百十盏.]
只是他府衙公务繁忙,并未在意薛府内这等不值一提的柴油小事。
赵府家主赵秉烛一直闭目养神,突然睁开眼,手指发白。
“镇妖司御史江晏之子江行舟!”
五位童生案首,沈织云、杜清音、林海洲、周文渊、赵子禄面面相觑,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恐。
他们眼中既有震撼,又隐隐透出一丝不甘——可最终,这份不甘也被深深的无力感所淹没。
“汉末,曹丕著《典论》:‘文人当以精气神灌注入文章,融合,化生才气!’……
原来如此!
竟是如此!
我读书十载,今日方知,才气本源!”
沈织云深吸一口气,勉强稳住心神,可指尖仍止不住地发颤。
他们曾以为,江行舟的《寻隐者不遇》、《赋草》、《菩萨蛮咏足》不过是辞藻堆砌,偶得妙句,教坊艳词罢了。
他们其实并不太服气,
只觉得是运气!
等哪天他们运气好,灵光一闪,说不定也能有[出县、达府]级佳作!
此刻,
他们真正感到,江行舟身上一股碾压般的恐怖力量!
这少年如此的沉默寡言,神情平静。
可谁能想到,他竟已将文道的根基,打磨得如此扎实?
“才气本源”、“文宫蓄气”、“文心”、“文骨”.
这些连他们这些童生案首,未曾涉猎,都只知皮毛的学识,江行舟却早就对文道之路心中通透!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
碾压!
彻彻底底的碾压!——
ps:今日二更,共完成8千字更新!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