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192.第186章 你的大唐?不,是你的大唐

192.第186章 你的大唐?不,是你的大唐(1 / 2)

(' 第186章 你的大唐?不,是你的大唐

整天要完要完的,李世民都快对这两个字脱敏了,批脸一拉,神色颇为不悦地说道:

“别打岔!”

你特么才别打岔……李明涌上一股气,硬是咽了下去。

越是这样,就越要冷静思考,真吵起来无益于事情的解决。

李二太情绪化了,就让让他把。

“你小子,小聪明是有,但格局太小,缺少大局观!”

李世民摆起了父亲的架子,头头是道地数落起了小儿子来:

“你成天就缩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皇兄要害你、权臣要害你、嫔妃要害你,全天下都要害你。

“这是极度错误的!你既然身处万人之上,总是要得罪人的,做大事岂能惜身?

“你要是这也怕、那也怕,何苦生在帝王家?不如去当庶民……”

老李正喷到兴起,看着李明古怪的眼神,猛然想起一年前那厮大闹两仪殿的什么“父皇我能辞职吗”。

“咳咳。”李世民生硬地转移话题:

“吾想说的是,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应当胸怀天下!

“岂可如胆怯妇人一般,成天忧虑自己的安危?你应当忧虑天下的安危。”

看着顽劣的李明老老实实地听着,李世民来感觉了,滔滔不绝。

“你将辽东一地两州治理得不错,说明你是有一定才能的,但你的格局制约了你的上限。

“你又岂可如小地主一般,只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你应当以全大唐的繁荣昌盛为己任,心中装着全天下的百姓,而不仅仅是辽东的那两个下等州!

“你应该如此这般,不应如此那般……”

李明全程乖巧,听着父皇就像普通喝醉酒的老父亲一样,叨叨着人生哲理。

“呼……”

李世民直抒胸臆,终于一扫房玄龄在他心里洒下的阴霾,感觉爽利多了,最后总结陈词:

“你,听明白了吗?”

李明点点头:

“你的意思我知道,不就是警告我,让我不要和三个皇兄阋墙,不要把辽东从大唐分裂出去么?”

李世民一怔。

你小子不是知道得很清楚嘛!

那你为什么还总是惹朕生气?

是因为你想让朕发火吗?

“吾自当听你言,观你行。”

李世民颇为威严地说完了闭幕词,便坐回了龙榻上,翻起奏疏。

意思是你可以走了。

但李明还没走。

李世民皱着眉头抬起眼:

“怎么,你还有什么要申辩的?”

李明整理了一下思绪,像哄自己发脾气的女儿一样,哄着老爹:

“父皇,我接下去说的话,非常重要,烦请您拨冗静听。”

呵,乳臭儿还挺煞有介事……李世民心里哂笑,装模作样地翻着奏疏:

“说吧,朕在听。”

李明:“大唐即将发生经济危机。”

“你还是格局小,只着眼辽东一地……什么?”

李世民下意识地放下奏疏,迷惘地抬头。

“呃……”李明挠挠头,试着换了种说法,像幼儿园阿姨一样,一字一句慢慢地说:

“我是说,大唐,的经济,马上要发生危机了。”

李世民还是一头雾水:

“你说什么?”

“这……那我实在不知道再能怎么解释得更简单了。”

李明也感到词穷了。

“经济危机”虽然是个新词儿,但经济和危机这俩词儿的意思都很明确,拼起来应该不难理解吧?

“不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你会突然谈论经济危机,仿佛今年的北伐薛延陀,对我们注定了凶多吉少。”

李世民用力地点着奏疏,仿佛在为自己的政绩申辩:

“宿麦丰收,府库充盈,各地义仓堆积了足够三年的粮食。

“虽然秋天以后,南方的部分地区可能面临歉收和粮食短缺。

“但只要义仓开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何谈危机?”

在士农工商阶层明确、商品经济尚不成主流的唐朝,务农始终是本位。

只要农业收成好,老百姓不饿死,怎么都不会出乱子的。

“铜铁的市场供应很不正常,长安以外,各个地区都出现了铜铁短缺。”

李明严肃地说道。

李世民半信半疑地看着他:

“真的?你怎么知道?朝臣并没有向我汇报这个情况。

“况且你不是一直盯着辽东么,其他州县的情况你又是如何得知的?”

因为我胸怀天下啊……李明按下嘲讽老李的冲动,就事论事地说:

“因为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只要数据足够精准、高频,窥辽东一斑,便可知全貌。”

便将辽东每天上报的异常贸易数据、以及他在长安市场的调研情况——主要是执失步真以及其他商人那里打听来的风声——全部上报给了父皇。

李世民一开始还能装作漫不经心地翻阅奏章,做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但听着听着,他连样子也装不住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奏章,全神贯注地倾听着。

先不说李明的结论如何。

单单对辽东一举一动全方位的控制,就让李世民感到十分惊讶。

李世民之前单知道老十四将辽东治理得不错。

但具体怎么做的,老实说,他并没有细究。

各个州县也都有年度考评甲上的地方官,为政措施大同小异。

无非是勤政负责,与民生息。

至于乡以下的治理,则主要“承包”给了耆老乡绅。

因此,基本经济运行数据,包括人口户籍变动、均田制的实际落实情况、商品流通交易、矿产实际开采量与交易量等等。

虽然有数据,但也就仅仅有个数据了。

及时性是不用想了。

地方官僚或许还能看看每月的原始月报,到了尚书省六部就只剩季度报表,上呈皇帝的就只有“经过调整”修饰的半年报和年报了。

也就是说,朝廷都是根据过时的情报在做决策的。

甚至于数据的真实性,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因为皇权不下县,所谓“封建中央集权”真正有多集权是很有水分的,到乡一级就基本散养了。

拿铜铁矿产举例,官方对民间是否私自开采矿产、是否违规将铁器销往草原等等,是不清不楚的,基本处于灰色地带。

但李明对辽东当地各行各业的统计数据,不但了如指掌,甚至还能精确到天!

先不说铜铁贸易,光统计出来的两州实际户籍数量,当时就让全朝廷吓了一跳。

而要支撑起这些数字,背后究竟是怎么样一套官僚体系啊……

“所以,你主要根据平州、营州的数字,倒推出全大唐缺铜缺铁?”

李世民即使收束思绪,提取出了李明所说的关键信息。

“是的。”李明确定地点头道:

“幽云一线本就是大唐的主要铁产地之一,那里缺矿,必定会蔓延全国。

“而这也被长安商人的供词所证实了。”

李世民的表情越来越严肃。

扬州是华东的漕运枢纽,商贸繁盛,又靠近另一个主要铁产区马鞍山。

如果那里也陷入了同样的境地……

那这场奇怪的铜铁短缺,来势将会极其凶猛啊……

前提是,如果李明说的都是真的话。

“有直接证据么?”李世民问出了关键问题。

兹事体大,而李明的判断依据都是间接证据,通过辽东自己的报告、以及商人的口述,侧面得出的。

作为决策依据,还不足够充分。

皇帝需要更直接、更可信的证据。

比如属地官员的直接奏报、民部的汇报,或者官营铁矿的报告。

李世民回忆起,房玄龄这段时间废寝忘食,也在查铜铁这件事。

如果真的查出了什么问题,一定会及时向他报告的。

没有报告,不就说明,连房玄龄也没查出问题么……

“你要的直接证据我没有。”

李明小手一摊:

“毕竟我只能管到平州和营州两个下等州。

“大唐的其他州县没有尽好自己的本分,既不能管理好基层、又无法提供详实可信的数据,我也没有办法。”

没能把整个大唐一口鲸吞,真是我的错啊。

李世民嘴角一抽,道:

“如果矿产短缺属实,那确实是一个问题,但闹不大的,不至于你说的那样,什么大唐要完。

“只要粮食不出问题,掀不起什么风浪。”

说到头,老百姓日常用的金属制品并不多。

顶天就是一点农具和一口锅,也不是人手一个,而是几户人家拼着用。

就算几个月、一年不买铁,农民也不至于活不下去。

至于铜器,更是应用寥寥。

普通百姓谁家用铜鼎祭祖啊?扎个草人得了。

所以,铜铁之物,百姓可以少买、晚买一点,或者索性不买了,又不会起什么乱子。

农民么,日子凑合着也是过,又不是过不下去。

“不,你知道这场短缺风波会导致什么吗?”

李明看着老封建的皇帝老爹,郑重无比地说道:

“钱荒。”

钱荒……李世民喃喃着这个久远的词汇。

钱荒,顾名思义,就是市场上的通货不够用了。

在兵荒马乱、又以贵金属为主要交易货币的古代,钱荒还是挺常见的。

但在唐朝开国、天下平定、高祖李渊发行开元通宝以后,钱荒就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货币都是以前年份就已经铸造完成了的,照样在流通。

“眼下短时间之内的铜不足,怎么会影响到过去发行的货币?”

李世民问道。

他觉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时间先后逻辑错误。

明年母鸡不下蛋,并不会导致今年没有鸡肉吃啊。

“因为人是活的。”

李明仔细解释道:

“如果铜铁短缺,那价格就会水涨船高,而用这些金属铸造的钱,价值也会越来越高。

“比如说,今天用三文钱可以买一斗米,等到明天只需两文钱。

“作为普通百姓,是会选择今天买,还是等明天?”

李世民不假思索道:

“明天。”

李明循循善诱道:

“那如果钱的价值一天天在升高,百姓是不是越来越不愿意钱,到最后选择直接将钱币窖藏起来?”

最新小说: 绝区零:狡兔屋的抽卡大佬! 了了凡心 峰宇之恋 穿越异世:皇帝太无情 闪婚总裁宠你入怀 民间赌王 娱乐:她们都太主动了 新生代之奥特反派之旅 极致心瘾!病娇大小姐嗜他如命 在超能时代种田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