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后,在场千余名士卒及中低层军官都完成了学唱军歌。 黄忠嗣振臂吼道:"诸位,钱是否够分量?" 众人齐声大吼:"够!够!够!" "好!"黄忠嗣声如洪钟,"先前说过,除军歌外还有诗作,尔等可要听?" "想!想!想!" 黄忠嗣深吸一口气,浑厚嗓音在演武场激荡: "募兵令下应如霆,陇亩儿郎束甲行。 保甲连村同敌忾,军旗照夜彻寒星。 若询碧血归何处?华夏山河即冢茔! 烽火摧城云化戟,征衣浸月剑凝冰。 但留浩气冲牛斗,陌上春深葬镝声。" 吟罢补道:"此诗名曰《山河戍》,尔等可满意?" "吼!吼!吼!"千余人发出震天咆哮,声浪中裹挟着压抑已久的激愤。 黄忠嗣趁势高呼:"以为这就完了?告诉尔等,这些不过开胃菜!此番奉旨练兵,官家另有重诺!" 场中骤然寂静。士卒们摸着怀中沉甸甸的赏钱,想着专为他们谱写的军歌诗作,眼中炽热愈盛。 "其一,开武备学堂!教识字习兵法,考核优异者擢升军衔俸禄!" "其二,建英烈祠!为国捐躯者享万民香火!" "其三,立军功授爵制!"他猛然拔剑指天,"封妻荫子,指日可待!" 台下轰然应诺:"听清楚了!" 黄忠嗣忽敛容厉喝:"莫高兴太早!振武军不收废物!" 剑锋扫过将校队列,"从今日起,能者上庸者下!便是军官,若操练不精——" 剑鞘重重顿地,"照旧滚回田垄!明白否?" "明...明白。" 应答声略显迟疑,虽不清楚淘汰制是怎么个规则,但那也如悬顶之剑令众人忐忑。 黄忠嗣未再赘言,挥手命萧承弼整队归营,旋即召萧、张二将入帅帐议事。 帅帐内,黄忠嗣脱下甲胄,只穿着一身湿透了的内衣。 他拿起一杯茶水仰头喝下,对帐中二人说道:"把剩下的钱运送至其他大营,先将军歌练起来提振士气。其次要将大名府大营的三千兵丁编制补满。" 顿了顿又问道:"我之前说的政委人选,如今物色了几个?" 萧承弼闻言脸色尴尬:"总教头,经过七日统计...如今识字的只有十六名。" 黄忠嗣揉了揉眉心:"先用着吧,日后我抽空给他们讲学。" 转身从桌案上取出一本书册递去:"这是些话本,让政委们每日晚课研读。" "喏。"萧承弼郑重接过。 "训练科目先抓军姿,必须练到令行禁止。"黄忠嗣目光扫过二人。 随侍在侧的周磊忍不住插话:"漕司,站军姿真有用么?不该先练搏杀之术?" 黄忠嗣睨了萧承弼一眼:"你来解释。" 萧承弼会意:"周公事,漕司此法意在锤炼军纪。若三万振武军皆能如臂使指,纵非天下无敌,亦足称雄师。" 见周磊恍然点头,黄忠嗣继续道:"营中卫生纪律须从严整饬。振武军不同于其他,若有吃空饷的——" 指尖重重叩在案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 萧承弼与张承岳凛然抱拳:"卑职明白!" "军械诸事由我筹措。" 黄忠嗣边换官袍边说,"一月为期,若无改观..." 话音未落,帐外忽有惊雷炸响,将未尽之言化作悬顶利剑。 两人齐声应诺,甲叶铿锵没入雨幕。 黄忠嗣踏出帐外,看着倾盆而下的暴雨摇摇头:"啧,这七八月份的天气可真怪,刚才还是艳阳高照呢,转眼就下暴雨了。" ......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便是十日。 这些天黄忠嗣每日在府衙与军营间来回奔波,连家中都无暇顾及,烈日暴晒下肤色已然深了一度。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十余日严训,士卒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列阵时军姿齐整如松。 点将台上的黄忠嗣俯视着操练方阵,眼底浮起满意之色。 他特意组建的新军"虎翼团"已初具规模,这支三千人编制的精锐之师,将成为振武军未来的尖刀部队。 为此他不仅将军饷翻倍,更保证每日必有一顿荤食——虽不能奢求三餐见肉,但在饥馑年月已属难得优待。 严苛的淘汰制更令全军不敢懈怠:每周考核中连续两次垫底的三百名士卒,都将被遣返原籍军营,由其他营伍的佼佼者递补。 这般优渥待遇与残酷竞争交织下,大营内处处可见挥汗如雨的操演场景,纵是再疲累,也无人甘愿退出这晋升捷径。 除却日常操练,黄忠嗣对军中识字的政委尤为上心。 每日总要抽空授业解惑,指导他们如何将忠君护民之理融入故事。 他更将前世所知的军民鱼水情改编成话本,借政委之口反复宣讲。 这般苦心孤诣,只为在士卒心中深植卫国卫民的信念。 入夜,帅帐内。 黄忠嗣坐在帅椅上,看向萧、张二人:"这军队前期训练的差不多了,明日开始,各自带队出去给百姓们干活。"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放心吧总教头,我们之前已经下过命令了。"萧承弼抱拳笑道。 "嗯,那就行。"黄忠嗣指尖轻叩案几,沉声道:"记住,军纪要严。若是谁敢触犯军纪..."他目光如炬扫过二人,"我只找你们俩问责。明白么?" 两人霍然起身,甲胄铿然作响:"是!总教头!" "去吧,再给士卒们强调一遍纪律。" 待两人退出大帐,黄忠嗣转头看向周磊:"洵之,安排好了么?" "回漕司,都已安排妥当。"周磊趋前两步,却面露迟疑:"只是...下官有一事不明。为何要安排百姓给士卒送水送粮?" 烛火在黄忠嗣眼中跳动,他轻声道:"自古兵匪难辨。纵使咱们是去修桥铺路,百姓初时也必定惊惧。若有人带头犒军..." 他忽然拍案,震得砚台一跳,"一则能让儿郎们明白保境安民之荣,二则教百姓知晓王师可亲——这民心,总要有人先递个台阶。" "原来如此!"周磊猛拍额头,"漕司深谋远虑,下官拍马难..." "打住!"黄忠嗣笑骂着虚踢一脚,"你这滑头,分明早看破其中关节,偏要装傻讨骂!" 周磊摸着后脑嘿嘿憨笑,活似田舍郎:"漕司明察秋毫..." "少贫嘴!"黄忠嗣起身披上外衣,帐外更鼓恰敲三响,"赶紧滚回去歇着。明日之事若出纰漏..." 他作势要拧周磊耳朵,手到半空却改拍其肩:"找的可是正经人家?" "漕司放心!"周磊挺直腰板,"选的都是里中宿老,排练过三回走场。保准自然得像春耕秋收,断不会露了痕迹。" 黄忠嗣颔首,掀帘步入夜色。 星河垂野,他漫步来到城墙上,望着远处村落点点灯火,嘴角浮起笑意。喜欢大宋:三元及第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宋:三元及第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