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节(1 / 1)

姚广孝有些恍惚,水师的变化实在是太大。 七年,回头望不过一瞬间。 姚广孝感叹蒸汽机的强大,船只不再需要人力,完全克服了季风与洋流,这也意味着大明的船只想什么时候出海就什么时候出海,不再受季节约束。 七年前,朝廷还承受着诸多压力,边疆压力有增无减。 姚广孝含笑:“老了,若是再活个十年,兴许能见证真正的盛世,一个强过秦汉,富过两宋的盛世。” 姚广孝连连摇头,转过身看向日月旗:“不行了,去年起夜只有三次,今年到了四五次,这身体,怕是扛不住太久了。还要多久到金陵?” 耿璇指了指南面。 岁月不饶人,昏昏沉沉,也不知睡了还是没睡。 朱允炆第一时间接见了这位苍老的老者,少不了一番唏嘘与感叹。 姚广孝离开皇宫之后,第二日便登门了燕王府。 朱棣多年不见老朋友,欢喜不已,连忙安排设宴款待。 朱棣见状,知道姚广孝有话说,便抬了抬手,让左右退出房间。 姚广孝见房内只有自己与朱棣两个人,轻声开口:“王爷,可还记得那顶白帽子。” 所谓的白帽子,是姚广孝送给自己的,也就是王上加白,“皇”字,是问鼎皇位的意思。不过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那时父亲朱元璋还在。 “你这是何意?” 姚广孝呵呵笑了笑,佛珠转动:“老僧曾说过,王爷身上有龙气。现在想来,这句话不对,但也不尽然。若是王爷愿意,白帽子也未必不可戴。” 姚广孝抬手指了指西面:“戴白帽,未必一定要造反。” 姚广孝沉声:“王爷的封地在美洲,在许多人看来,那里是蛮荒之地。可王爷,那里是无主之地,是你真正的封国。在那里,莫要说白帽子,就是一身黄,也没人说什么。” 姚广孝将佛珠搁在桌案上,认真地说:“自然是老僧的意思,皇上手中可选的人多了去,没有必要非要王爷亲自前往。只不过在老僧看来,逢雨化龙,只应在美洲之地。大明国大,不可能完全接管美洲,那里的封国,实际上是另外一个国。” 有海洋作为阻隔,美洲与大明的联系不会太频繁,朝廷的旨意一两年传递一次都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朱棣完全是一国之主,掌握着那一片土地之上所有人的生死富贵。 朱棣顾忌的是水师,这些家伙太过强大,哪怕是自己开荒了,种地了,耕耘了,可等到收获的时候,谁能保证水师不过来装自家花生、玉米。 朱棣说出了最大的担忧:“美洲的成果,未必落在我的子孙头上。” 可问题是,朱棣不能保证自己为朱瞻基打下的基础,开辟的局面,到最后真正说话算数的是不是朱瞻基。 燕王不法事众,收回封国。 姚广孝深深看着朱棣,缓缓地说:“若是皇室保证不收回封国,而是特许封国世袭罔替呢?” 姚广孝无奈地指了指桌子上的佛珠:“佛珠不在手,佛祖会宽恕老僧的……” 姚广孝熟悉朱棣,知道此人秉性与内心最深处的野心。 但姚广孝清楚,他最深处的野心是不会死的,那野心在朱元璋死之后已经破土而出,只不过因为建文皇帝过人的手段、惊人的洞察、可怕的谋略,用一座山压在了这野心之上。 只不过面对这座庞然大山,野草实在无力,钻不透,难见天日。 姚广孝深深看着朱棣,语气平和:“王爷心中应该有了打算,老僧便不多说了。” “道衍,美洲蛮荒,你可有什么计策,或还有什么人选?” 姚广孝拿起佛珠,正色道:“美洲之地虽是蛮荒,然那里并非没有人。只要有人,哪怕是语言不通,不也能为王爷所用?那里有无数的树木,有树木还怕没有房屋,那里有无数的矿产,有矿产还怕没有铁器,那里有无数的田地,害怕养不活百姓?” 朱棣记得金忠,他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回去吧,告诉皇上, 朱棣送别姚广孝,当即召集了王妃、朱高炽、朱瞻基、朱高煦、朱高燧、丘福等人,神情严肃地说:“姚广孝当了皇上的说客,皇上开出了条件,那就是封国世袭罔替。你们也清楚,我因几次征战,立下的功劳实在太大,现在皇上并不介意,可若他身体一旦不好,或突然生了病,我们很可能有大祸。” 功高震主,在哪个朝代都是极危险的事,能做到急流勇退,自保晚年的少之又少。 万一哪天朱允炆打了喷嚏,感觉身体不太好,又担心朱文奎年幼无法驾驭朝堂之上的一群老狐狸与震慑一群大小老虎,会不会效仿太祖,半天三更挖几个坑,填几个人进去…… 朱高炽抬了抬胖乎乎的腿,走出道:“儿虽腿脚不好,可也愿陪父亲身旁,无论是非洲,还是美洲,父亲在哪里,儿就在哪里。” 不孝的人站不稳脚跟,迟早会被人戳脊梁骨。 朱高煦苦着脸,无奈地说:“跟着父亲是我的心愿。” 他跟着去都不可能,只留他一个人在这里,一旦折腾出来点事,远在美洲的爷爷怎么都不可能将他捞出来,加上他做的那些破事,早就被朱文奎记在了小本本里,鬼知道这个太子几年之后会不会翻看下几年前的小本本,然后说一句:他还活着吗? 朱瞻基是最激动的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更不畏难,何况还有一片天地任由自己冒险与闯荡。 朱瞻基憧憬着未来。 罢了,趁着自己还有精力,趁着自己还能拿得起大刀,上得了战马,那就为孙子闯荡闯荡吧。 朱允炆听说朱棣想要喝酒,很是高兴,命宦官将藏了近十年的烈酒拿了出来,于第二天傍晚宴请朱棣、朱高炽,顺带也点了朱瞻基的名。 朱允炆身着便服而坐,朱文奎一旁站着。 朱允炆含笑开口:“十年陈酿难得,若不是四叔想喝,朕可舍不得拿出来。” “为何不端?” 朱棣一脸惋惜:“皇上,臣不舍得端,怕今日喝过之后,他日远去,更没得好酒可饮。” 朱棣清了清嗓子,肃然道:“臣需要五千坛好酒,搬运与照料好酒的人手八千,懂得酿造好酒的匠人两千。另外,有酒当有饭菜,当给粮二十万石,运粮船四十艘……”

最新小说: 重生年代:神医娇娇美又飒 纪晓岚:开局杀乾隆 不复合,别沾边,姜小姐又美又飒 神秘小小说宝盒 野欲!小娇妻被强权大佬亲哭了 再世倾城:医妃与权谋交锋 总裁的私人医生:偏执爱恋84天 回来的儿子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灵气复苏下的诸天长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