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惜命,但也不能玩人家的命啊,原本跟着他的十几个人,到现在跑得就剩下三个了。 陶增光哀叹一声,看向胡元澄:“时代在进步,后生可畏,我们迟早会被他们取代。还有你儿子叔林,今年夏考可也是出色的很,想来用不了三年,他也可以进入二炮局了。” “公输老院长来了。” 公输巧坐在椅子上并没起身,面容慈祥地说:“老了,起一次耗太多气力,就不给你们行礼了,人都到了吧?” 陶增光上前解释道,还不忘告一状:“他方才来过,说完成了检查,已无问题,然后便回去了。公输老院长,你这弟子狂傲得很啊,竟敢直说我们是蠢货。” 赵源啧啧两声:“老院长,若说我们是蠢货的不是郭嘉乐,而是周昌,你会如何?” 给公输巧推车的周昌委屈不已,俯身道:“先生实在是太偏心,缘何他无事,我却要搭进去一条腿。” 可以说,周昌在匠学院虽然还只是个没有结业的监生,可其本事早已超过了一些教授,同时也负责着匠学院监生的培养,是匠学院公认的公输巧之后的接班人。 周昌含笑道:“那先生可要多照管我们十年二十年,免得这群人出现几个不尊师之人,到时候我递先生竹棍如何?” 公输巧回了一句,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公输巧有些喘息,抬了抬手:“郭嘉乐不在便不在,安排测试吧,这样的测试要安排三十轮,只有完全没问题了,才能让朝廷观礼,请陛下观礼。” 库房之中,摆放着八台蒸汽机车头,其中四台已完成所有装配,剩下四台尚还没有完工。屋顶处,垂着巨大的铁钩子,钩子则通过绞合成的钢丝绳,连接到吊台之上,那里设置有大型蒸汽机,足以支撑起蒸汽机车头的吊运,整个过程虽然很是繁琐,需要诸多人工辅助,但确实实现了大物件的搬运。 陶增光、胡元澄、赵源等人上前查看,无不为眼前之物感觉到震撼与骄傲。 周昌忍不住自豪地说:“此火车在两端都设置了蒸汽机车作为牵引之源,蒸汽机车全都是最新式,动力强,性能出色,故障率低且容易维护。中间配置了五节车厢,其中三个车厢封闭,均两道门,可通过梯子上下,每个车厢内有固定座椅六十,若拆除座椅,至少可容纳二百余人。” “测试与检验,距离设置为三百步,首先空载测试,观察蒸汽机动力是否充分,机车车轮与轨道是否存在脱轨,观察拐弯是否正常,调头是否存在问题,停车过程中,车厢与车厢之间是否会发生不良碰撞,还有金属材料、轨道……” 空载测试先行是对的,而且第一次将蒸汽机车搬运到轨道之上,会不会出现问题谁也说不准。 公输巧呵呵笑了笑,眯着眼说:“转弯确实是一个极难的问题,匠学院为此研究了半年都没任何进展,皇上得知之后,只是命人仔细观察马车如何转弯的,后来匠人发现,马车转弯时,两个车轮运动的距离与轨迹是不同的,一个运动的多,一个运动的少。” 武原惊叹:“学问在民间,果是不虚。许多我们常见之事,竟也蕴含着解决问题的智慧。” 陶增光等人看了看,见日头已不早,便喊道:“既都准备好,那就各自就位,准备第一次轨上空载测试吧。” 张举拿出了铜锣,交给陶增光、胡元澄等人,匠学院的人使用的是口哨,用于表示发现问题,陶增光等人则负责判断问题的严重性程度,以决定是不是通过敲锣来中止测试,停下机车。 公输巧靠在椅子背上,目光看着缓缓冒出白色雾气的蒸汽机车头,缓缓地说:“戴神医,看吧,活久一点,是件多幸福的事……” 不设陪都,不留班子 朱允炆理解这些人为何反对迁都,搁着自己是官员也可能会反对。 这还不说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问题。 这种说法看似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实则是短视。 身在南京去管理草原,多少有点鞭长莫及。而在北平就不一样了,朝廷能够最大程度上管控草原,将那里转化为大明的天然牧场。 草原之大,大明消灭不了所有,如今之策,便是以北平为依托,向北、西北、东北发力。 在朱允炆看来,未来大明对外的战略重心除了草原之外,只有两个: 其二,陆地,丝路。 造船厂不需要北迁,以南京为中心,发展造船业,支撑远航足够了。 从长远来看,从整体战略,未来布局来看,北平更适合做大明帝国的国都。如果将大明比作一个巨人,金陵是巨人的腹部,而北平才是心脏。 谁反对都不行! 自己不是太祖,北平也不是凤阳,自己绝不允许北平成为烂尾楼。 朱允炆拿起一封封奏折,目光冷厉地看着众官员,冷冷地说:“迁都乃是国策,多年前已是定下!眼下迁都筹备刚起,你们就站出来反对,一个个说得冠冕堂皇,理由充分,浑然不将国之根本、国之大利放在眼中,满是个人私心!” 不容反对,不容商议。 随着四方战事接近尾声,一场又一场大胜利,一个又一个强敌被打败,建文皇帝的威望已是如日中天,这让他也更多了几分武断与果决。 武英殿。 杨士奇面对有些愠怒的朱允炆,表态道:“皇上,朝中支持迁都者毕竟是多数,反对者更多的是一些御史、给事中与主事等,难登大雅之堂。据臣所知,六部与内阁态度一致,坚定支持迁都。” 解缙与杨士奇对视了一眼,解缙走出来说:“迁都势在必行,顺之者荣。皇上发了话,想来他们不会再反对。只是臣有一事,还需皇上定夺。” 朱允炆沉声。 朱允炆摆了摆手:“大明不需要陪都,太子也不需要居留南京。南京皇城只需留守一些年老宦官、宫人,一批亲卫便是,至于六部、大理寺、刑部等衙署,则摘去门匾。南京中事,交应天府府尹负责。” 朱允炆明白他们的用意,也清楚他们的考量。 保留机构和人员,进退都方便。 只不过朱高炽迁都回南京的准备还没做好,自己先去找朱棣说明情况,解释原因去了。 大明迁都北平的过程并不是坚定的,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波折,再波折。 南京不会衰落 若留着一个陪都,保留着一套完整的班子,这不利于朝廷的治理,也容易给人一种还能回去的念想,若后世子孙之中经不起官员游说,转而再迁都回去,那朱允炆恐怕要从棺材板里跳出来。 至于礼仪事,老朱埋在孝陵,走不了,但礼官还是可以走路的,一年出差几次就行了,反正天津港船只也快,实在不行可以走京杭大运河。 夏元吉上前,询问道:“皇上,那南京产业上,是否应该多加布置?此番迁都,必会抽走南京太多气血,若不及早做安排,恐怕这里想要再次恢复繁华,需要数年乃至十年之久。” 比如南京众多码头,那里每日都有数以千计的农夫搬运货物。若货物卖不掉,那商人自然不会再进新的货,码头上出劳力的百姓自然就没了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