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冠英、赵世瑜、梁大方、马欢等人连忙从船舱里走出来迎接。 相对于外界的冰冷而言,船舱内部则暖和得多,尤其是甲板下第二层最是温暖,而这里也是一干植物的新家。 每逢有太阳且温暖的日子,这些大缸还会被抬到甲板上固定起来,直至日落才收起。只不过因为南下的缘故,外面天气太冷,谁也不敢将植物拿到外面去。 “看。” 张玉紧走两步,看着破土而出的嫩芽,柔弱,细小,却充满了生命力。 张玉目不转睛,连声感叹。 建文八年初,张玉、骆冠英等一行人发现土豆、橡胶树,郑和一行人找到花生、辣椒,朱能一行人找到玉米、番茄等物。 但番薯是必须要带回去的农作物,如果没有番薯,这次使命就不算完成。 原始森林不是那么好进去的,进去之后很可能就再也走不出来。 一万五千余人,只有一万一千余人顺利会师,而其他四千将士则永远地没有了消息。 河口的烟柱再次升起,燃烧了足足两个月。可郑和等人再也没有等到水师将士前来汇合,只好在三月份启航南下,寻找西风带准备返回非洲,继而回家。 这是一次折损近半的远航与冒险,是真正悲壮的航行。 可张玉扛不住,他年纪大了,在没有抵达南美洲的时候就病倒过一次,又在南美洲风吹雨淋,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穿行于森林之中,看着死去的将士无能武力,原始森林的残酷吃掉了太多的同袍。 在返航南下的途中,张玉就病倒了。 论年纪,张玉算不得太老,六十多。 而这一次远航,已经离开大明近四年时间!长期在外,将士们都是身心疲惫,若不是回家的这一口撑着,早就崩溃了。 郑和、骆冠英等人凝重地点了点头。 张玉豪爽地笑了起来,对郑和说:“看着吧,这个家伙已经越发成熟了,说不得日后朝堂里有他一席之地。只不过小子,你可千万记住了,日后为官也好,为将也好,可千万不敢与后宫有瓜葛。” 这种规劝,没有人会轻易说出来,因为吃力不讨好,还容易得罪人。 骆冠英心头充满感激,认真地说:“张将军放心,漂泊四海,我骆冠英已不再是当初桀骜不驯的少年郎,一心想着往上爬。现在我看穿了,人活着就应该留下存在的证据。我们远航非洲、南美洲,带回去可以活人无数的农作物,这就是我们活着的证明。” 张玉欣慰地点了点头,笑着说:“你有这一份心是好的,怕只怕人在朝廷,身不由己。你之才能,不下郑和,去种地当个百姓,屈才喽。” 张玉知晓骆冠英的担忧,知晓整个船队的担忧。 郑和显得轻松,只平和地说:“皇上派我们来寻,定是知晓这些农作物可以在大明存活,我们要相信皇上。” 张玉微微点头,没错,相信建文皇帝! 他是所有人的天子,是所有人的神明。 赵世瑜操控着船舵,跟着旗舰继续向南航行。 一股风吹打过来,赵世瑜不由地抽了下鼻子。 赵世瑜盯着骆冠英,两人同时抬起头,看向桅杆上高高挂起的日月旗,旗帜飘向东北! 不等骆冠英喊出来,前面的船只已敲打起了铜锣,急促而富有节奏的敲打声在告诉所有船只,风向换了!风带的中间区域。 骆冠英、沈伟等人再一次登上旗舰。 张玉含着笑意,拿起了望远镜:“回家吧,风都在催我们了,是时候回去了。” 众人看着严肃的郑和,纷纷收敛了笑意。 “我只希望,我们整个水师船队必须有一艘船载着种子与作物回到大明,你们可以不择手段地想尽一切办法,带它们回家!多年远航,我们为的就是这最后的归去。皇上在等我们,百姓在等我们,你们的亲人在等我们回家!” 一番话,让原本携带、宽松下来的军纪得到了整顿,也让所有人意识到,危险还没有离开。大家还在遥远的远方,而归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 在水师整顿完毕之后,呜咽的号角开始吹起,一声接一声,一声连一声,似是在告慰牺牲的军士。 一声声坚强而有力的喊声传荡开来,巨大的帆呼啦啦垂落下来。西风紧,帆兜住风,鼓起肚子,桅杆嘎吱嘎吱,船头微微向前倾斜,劈开深蓝的海浪,如龙入沧海,摆尾而行! 张玉的身体终于是支撑不住了,躺在船舱里已是站立不起。 郑和传唤了朱能、骆冠英、沈伟等人,日夜守在张玉的身边。 张輗已经十七了,他还说等自己回家再成婚,以自己的身体,怕是喝不到这小子的喜酒了。张軏还小一些,也应该懂事了。 张玉眼角渗出湿润,自己终等不到回到大明了吗?终无法看到这些作物在大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吗? 张玉睁开眼,轻轻喊了声。 张玉看着身边的众人,淡然一笑:“你们都在也好,我有些话要说,马欢,拿出你的纸笔。” 张玉微微点了点头,深深呼吸两口:“元末乱世时,无数人死于天灾、人祸,许多人卖儿卖女,挣扎着也要活下去。现如今,国力隆昌,盛世可期,万望诸位齐心效力朝廷,创万世太平之基。” 郑和、朱能、沈伟、王景弘等人悲戚不已,记录文字的马欢更是哽咽。这位老将,在用自己最后的生命来告诫大家。 郑和抓着张玉枯瘦的手,不敢抬头看。 郑和抬手擦了擦眼角,接过来:“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日月旗摆动着,似是在挥手告别。风变得呜咽,听得人直落泪。 朱盘烒踩在沙滩上,极是兴奋地奔跑着,留下一串的脚印。身后还有宦官追喊着“慢点”,生怕摔着。 朱权睁开一只眼,瞥了一眼王妃,开口道:“你若是喜欢,我在这里给你造一座宫殿,面朝大海,夜夜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