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的势力就如同人的影子,还是一个隐藏在暗处的影子,想要发现他的破绽,找出他的踪迹,怕不会容易。 古今! 不管是谁干的,瓦剌使臣遭遇刺杀的事件毕竟发生了,朝-鲜、占城、暹罗、渤泥、琉球三国等使臣都听闻到了这个消息,就连京师的百姓也不由地议论纷纷。 可杀掉把秃孛罗对大明没有任何好处,把秃孛罗毕竟是以使臣的身份来的,他死了,大明的脸就算是丢光了,不仅如此,还会带来边关战事,瓦剌再怂,也必然会为把秃孛罗报仇,无休止的小规模入侵可能就会出现…… 大明朝廷对把秃孛罗遇刺一事十分重视,不仅有内阁大臣联袂探望,还有太医诊疗,刘长阁带着朱允炆的亲笔书信,交给了把秃孛罗。 朱允炆有些哭笑不得,这个把秃孛罗倒是个人才,知道借势上马,受了伤,就得要赔偿,而这一种合情合理的“赔偿”,大明还真没办法拒绝。 朱允炆于暖阁设宴,招待把秃孛罗、也忽止、利也等人,内阁解缙、郁新、杨士奇,兵部尚书铁铉,五军都督府府事梅殷陪同。 朱允炆平和地说。 不可小视! 朱允炆笑着对张口就要东西的把秃孛罗说:“不瞒安乐王,这医用纱布乃是我朝军队中的战略之物,轻易给不得。但安乐王在京师受伤,朕若拒绝,多少有些不近人情,既如此,兵部就酌情分出一百箱给安乐王吧。” 铁铉阴沉着脸,开口道:“一百箱足够千人用,还少吗?此物大明多少军士都没有配上,能匀出一百箱已是皇上开口。” “瓦剌会遵守盟约吗?” 把秃孛罗严肃地回答:“会。” 杨士奇、铁铉等人点头,话虽不好听,但事就是这个事。 想想马哈木,他先是效忠买的里八剌,然后又是效忠哈什哈,现在他只效忠他自己,忠诚、信义,在草原上似乎并不存在,至少马哈木没有。 把秃孛罗凝重地说:“过去只是为了各自部落的生存,仰人鼻息,无法做主,可现在,是我们三人控制瓦剌,我们说的话,自然是瓦剌最高的命令。只要大明愿意与瓦剌签订和平盟约,那瓦剌一定会遵办到底,定不违背。” 面对把秃孛罗的请求,朱允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点头答应:“以和为贵,互通贸易,当为大明与瓦剌之未来。内阁可与安乐王等商议,拟定文书。” 瓦剌主要势力范围在杭爱山附近,位居西域之北,要想实现西域大局的稳定,瓦剌是绕不过去的。出兵直接打? 若是朱棣强行要和马哈木见个面、吃个饭,马哈木估计是会打包好锅碗瓢盆,上马跑路。为了吃一顿饭,朱棣估计追个一百里,也未必能追得上…… 从战略层面上来看,有些时候解决问题的并不只有战争一条路,大明需要的是边陲稳定,并不想要杭爱山,瓦剌想要的是贸易,并不想要大明江山。 朱允炆与把秃孛罗用印,一份《大明与瓦剌和平共处盟约》便正式生效,耐人询问的是,这一份盟约有着明确的时间期限,只有短短五年,即自建文七年一月一日开始至建文十二年一月一日结束。 五年,是朱允炆留置的窗口。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的道理朱允炆还是明白的,给瓦剌一个五年盟约,也是在警告瓦剌,莫要在背后搞小动作,小心盟约到期之后收拾你们。 这一次挨了一刀,说不得完全是坏事,至少为瓦剌赢得了喘息。 琴岛水师东征对马岛大捷的消息便传入京师,阵斩万余倭人的消息竟然在京师没有掀起多少浪潮,就连做生意的商人也只是轻轻哦了一嗓子,继续做自己的买卖。 打的是倭国,小国,有啥值得庆贺的,你看看人家征西大军,打的是最强大的骑兵 建文六年终于走到了最后,在除夕傍晚,朱允炆出现在通济门外,对无数的百姓、行商喊出了建文七年的施政方略,就两个字:“扫盲”。 朱允炆已经不耐烦层出不穷的白莲教问题了,百姓需要识字,需要明事理,需要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绝对不可以做。 没精力,也没心思啊。 但朱允炆已经下定了决心,扫盲必须进行,命令解缙为扫盲大队长,杨士奇为副队长,在大明领土上掀起了一波规模浩大的扫盲运动。 在夏税、秋税上缴时,只要一户户主及其妻子,能念对随机抽取出的字句,同时写出自家姓名、税目详情,朝廷便可酌情给予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的退税,你之前缴纳了四百文,现在退你四十文。 国庆日,京师更是热闹非凡,无数商人拼了命的吆喝,昼夜忙碌着,繁茂的商业带给了京师更多的人气,南京外城已出现了十几座小镇。 正月十六日,朝廷开印。 这是自己执政的第七个年头。 革新一步步走到深水区,潜在的问题也将更多的暴露出来。这世上没有万年不变的成法,只有随时随地改变的现实,自己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 如何在封建社会发展资本经济又不冲击君主统治,是朱允炆必须考虑的问题,虽说现在资本力量不堪一击,掐死只是一念之间,可它毕竟是资本。 历史发展证明,纯碎的市场经济是不存在的,理性的计划经济也是不可行的,现在所能采取的举措,只能是加强朝廷对商人的管理与控制,从制度、规章、行业标准上来加以约束。 官场治理六年,出现了不少大案,不少贪官被处理,总体上来说,政治上相对清明,地方上相对稳定…… “朝廷的文书都没送上来,你倒先跑了过来,说吧,有什么事。” 刘长阁并不担心,反而是带着几分欣喜说:“皇上,工程机械院在龙江船厂发来了文书,邀请皇上亲至船厂。” 刘长阁也止不住兴奋,答道:“具体如何他们并没有说,现在送来文书,想必是有了大的进展。” 龙江船厂。 朱允炆摆了摆手:“这些都免了吧,这个时间请朕过来,可是成了?” 万海平凝重地对朱允炆说:“皇上,经过半年多的研究,在国子监、二炮局、兵仗局、科技局的全力支持与配合下,蒸汽机三次简化与优化,燃烧效率得到提升,现如今终于搬至船上,实现了蒸汽机动力行船!请皇上检阅!” 船坞直接连接长江,一艘大福船安稳地停靠在岸边,从外面看不出与其他大福船有什么区别,但从内部看,却有着天壤之别。 为了解决船只耐热问题,只部分改造了钢铁结构。 公输巧解释道:“皇上,蒸汽机驱动船只已经解决,但在控制船只的行进速度上还有些问题,还是在岸边观看为上……” 新时代的汽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