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的落幕(三更) 朱允炆疾步进入经厂别院,身后跟着原本想要给朱允炆看病的神医戴原礼。 朱允炆连忙走到床边,看着躺在床上闭着双眼的罗贯中,低声喊道:“罗先生,朕来看你了。” “戴神医。” 戴原礼连忙躬身在床边,拿起罗贯中的手腕,搭脉感知,然后又看了罗贯中的双眼,手指探至罗贯中脖颈处,最终起身,对朱允炆微微摇头,未发一言。 “你也出去。” 双喜答应一声,随戴原礼走出门,将门带上。 罗贯中感觉身体一阵阵虚弱,意识似乎要剥离身体,而自己却无能为力,耳边有人在说话,只是很模糊,根本就听不到他在说什么。 罗贯中的意志在挣扎,可目光中,总闪现出一黑一白,似乎是传说中的黑白无常。 一个声音闯入了混沌的意识,如光,撕开了黑暗。 朱允炆看着走下床,给自己行礼的罗贯中,脑海中闪现过一个词: “快请坐。” 罗贯中也清楚自己的状态,沧桑一笑,道:“草民临走之前,还有帝王相送,也是走过人间,无怨无悔了。” 朱允炆有些悲伤地说道。 朱允炆微微摇了摇头,道:“先生不知世界之大,才有如此之言论吧?” 罗贯中有些好奇地问道。 “有名为意大利、葡萄牙的国家,他们的航海术相当厉害,北面有英国与法国,此时英法战争还在继续,这场战争要打一百一十六年,现在只打了六十多年,还会继续打下去……” 朱允炆指了指西面,道:“在我大明的西面,则是亦力把里、金帐汗国,还有奥斯曼帝国、帖木儿帝国。先生不知道吧,帖木儿帝国的大汗很有野心,一直都想要东征我大明,不过你放心,有我在,他不会得逞……” 罗贯中想象着朱允炆所描绘的世界,眼神中充满了异彩。 罗贯中嘴角挂着笑意,道:“皇上所言世界,当真属实?” 罗贯中清楚,朱允炆想要的是:权当送行了。 罗贯中轻声问道。 罗贯中肃然地看着朱允炆。 罗贯中很清楚,在唐氏书坊之外的初见,是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在这之前,自己不认识皇上,皇上也不可能认识自己。 这是如何都解释不通的。 朱允炆思索了下,看了一眼门口,然后对罗贯中说道:“朕做过一场梦,梦到几百年之后,人们依旧拿着先生所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谈论着三国,不过那时,这本书的名字为《三国演义》” 罗贯中疑惑地看着朱允炆。 “果如此吗?” 朱允炆微微点头,道:“没错,虽然先生尊刘贬曹的写法,惹了不少人愤愤不平,但先生之才与此三国之作的伟大,任何时代都无法否认。” 朱允炆严肃地说道:“若这场梦,名为历史呢?” 朱允炆看着缓缓闭上眼的罗贯中,心头一痛。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按照历史,他应该可以活到明年,可他却在今年走了。 他用自己的生命,完善着作品。 朱允炆走了出去,秋风萧瑟,终在此时凉薄。 双喜走到朱允炆身后,小心地问道。 “回皇上,并不在京师,只有一老仆。” 朱允炆看向远方,罗贯中对于文学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但他对于大明而言,只是一个寻常的书生,没有官身,以官员规格安排是不合适的。 朱允炆落寞地说道。 安全局指挥史顾三审脚步匆匆,至近前行礼道:“皇上,定远发来急报,灾民入京报备者众,不日便会抵达 朱允炆收回了思绪,对顾三审道:“命令水师总兵古朴,准备好船只摆渡,转知工部,三门之外的居所建设,需抓紧时间。” 顾三审答应道。 顾三审犹豫了下,肃然道:“皇上,御史董镛弹劾水师总兵陈瑄十二罪状,如今已查清十条,陈瑄罪责当死。臣请兵部、都督府与刑部,想要抄家探查,却为都督府、兵部所阻,故此臣想请旨,搜查陈瑄府邸,以没其家财。” “臣遵旨。” 朱允炆抬手揉了揉眉头,这天下,还真是无穷尽的事。 戴原礼把脉之后,宽慰道:“皇上只是心脉气滞,忧虑过度,导致邪寒入体,只需煎熬几服药,静养几日便可痊愈。” 马恩慧担忧地劝道。 “皇上哥哥。” 朱允炆想了想,说道:“皇后,朕看秒锦总无正事,不如让她来帮帮你,灾民入京师,可有不少事需要解决,身边有个人帮着,解解闷也好。” 徐妙锦笑着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