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题的刷印,也只是在殿试开始之前的六个时辰中完成,即殿试开始的前一天晚上。 等天亮的时候,殿试题已然烘好笔墨,准备就绪封入箱中,直至殿试开始之前,才会送入御殿,等待皇上旨意,拿出试卷进行殿试。 朱允炆亲主殿试,三百二十位贡士,分八排,依名次列队入殿跪拜。 朱允炆用期许的目光扫视过众人,肃然道:“诸位乃是我大明精英,未来朝堂之砥柱,当行文纵论天下,陈述直言,纵错无妨,勿有顾虑,既已准备齐备,那便入座开考吧。” 殿试问策,按理说应该是皇上问,贡士答,由此来判贡士水准。 后来的皇上觉得这样太累,还不如坐在那里,喝喝茶,眯着眼睡会来得舒服,所以便将殿试策问交给了大臣。 为了不得罪皇上,又能办成事,大臣一致认为:考试吧,拿一道题出来,以成绩定输赢……就这样,很多时候的殿试,往往没有直接问策这一环节。 众人落座,试卷发放,贡士做题,皇上看人。 想起来了,唐氏书坊! 怪不得在自己离开之后不久,唐氏书坊门口便出现了解缙的字。 杨荣见朱允炆的目光扫过来,连忙低头,审视着试卷,不由深吸一口气。 一策问,问尽天下事! 什么是这天下根本? 军人? 匠人? 六千万大明子民中,官员、军人、商人、匠人都是重要的,但这些人加起来,其数量也不过三四百万,而绝大多数的人,是农民。 劝农桑,丰仓廪,方可安天下,方可打造大治基石! 士子的地位与威严,还要吗? “何为根本,乃万民也。民不聊生,天下必乱,盛世空幻。若民顺家富,则江山安泰,万民归心,大治不远……” 杨荣挥毫泼墨,书写行云流水,酣畅淋漓,不至半个时辰,已然写就。 如此文章一味聚焦民生,却不涉朝政与军制,不知会不会被读卷官所嫌弃。虽然还有很长的时间,但杨荣已不想再修调,更不打算另写一文。 朱允炆看着一众贡士,奋笔疾书者有之,苦思冥想者有之,还有几位吃了几口墨,犹然不知,让朱允炆有些欣慰的是,这些贡士,并没有出现花甲老人。 这是一个好现象,少壮派,有精力,能吃苦,能熬夜,用起来也方便。 殿试考试时间就一天,从早到晚,当然,皇上是可以回去吃饭的,但你们……那什么,先吃点墨水垫垫,什么时候都交卷了,什么时候可以退出去。 有了打头的,杨荣便也站了起来,还没走两步,便看到了杨溥起身,两人一起行礼退出。 受卷官负责收拢试卷,处理好之后,便马上送弥封所,弥封之后,会直接转给内阁的读卷官。 这种方式,提高了读卷效率,也给了剩余贡士足够的压力。 朱允炆摆驾回了后宫。 这些工作,需要在殿试当晚完成。 朱允炆端坐在上,方孝孺肃然上前,行礼下跪,然后展开预选第一名的卷子,高声朗读:“臣对……” 读卷过程有着严苛的礼仪规制,肃穆庄重。 朱允炆听闻之后,总感觉前三行文大意还与自己所求有些差距,便言道:“再读三卷。” 在听闻到“兴民之策,在于田产……臣窃以为,可在农桑之外,诱民富产,殖养牲畜、百物”时,朱允炆眼前一亮,没想到大明还有懂得多元化经营的人才,这不可多得,应该弄到前三去。 方孝孺、解缙等读卷官施礼告退,离开内阁,到文华门外等待。 朱允炆看着眼前的六份试卷,这些试卷在预选出来结果之后,便已挑开了弥封,可以看到上面的名字。,则点为状元,若不合适,则换一人,接着点。 比如在洪武四年会试中,大明开国第一次科举,举国关注,哪个省里出了状元,还不嘚瑟下? 可惜,吴伯宗地方卷做得熟,能考第一,但全国卷有些陌生,没考好,殿试也没发挥好,只位列二十四名,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二甲人员了。 朱元璋主持殿试,大臣预选的第一名为郭翀,朱元璋一看卷子,好啊,太好了,状元就他了,对了,让他进殿,我好仔细看看是哪位。 四十多岁了,上半身长,下半身短,面目也难看,这要是点成状元,那不止是大明人笑话,说不定还会被外国人笑话。 吴伯宗? 殿试什么最大,状元最大…… 就这样,大帅哥吴伯宗就成为了大明朝第一位状元。 可最让人看不懂的是,朱元璋点状元,还搞起了玄学。 朱元璋殿试之后,安排好了,状元花纶,榜样练子宁,探花黄子澄。 花纶这个高兴,状元啊,荣耀啊,光明啊,家里祖坟一定是冒青烟了…… 一甲三个名字没自己的,那就继续找吧,好嘛,二甲一百多个人,也没自己的。 咋连个二甲都进不去? 花纶这个悲伤,几十名开外啊,耻辱啊,阴暗啊,家里祖坟一定是着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