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竟记得在下?” 王绅严肃地问道。 “哦?为何?” 陈定不假思索地说道:“定公与齐侯会于夹谷,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辩论开局,三席之争 国子监早已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常。 文臣来一群,程师周可以理解,可你徐辉祖带一票武官来算什么? 好吧,魏国公的面子得给,您坐前排。 哦,五品啊,一边站着去。 徐辉祖微微摇头,道:“尚未传来消息,不过据悉,倭匪已有集聚抱团迹象,这恐怕不是一件好事。都督府已传令沿海卫所,做好防备。” 郑和在车牛山岛遭遇的倭匪,人数已是八百余人,加上途中消灭的二百倭匪,其规模已达千余! 张玉、朱能皆是百战将军,多次随朱棣北征,其指挥能力不容置疑。加之水师配备了弓弩、火器,按理说对付倭匪应不成问题。 可见倭匪战斗力之强横,绝非寻常海盗可比。 “是否需要增派水师?” 徐辉祖摇了摇头,说道:“郑和没有要援兵,若我们贸然让水师增兵,前线将士恐怕不会好受。” “皇上口谕,国子监人员众多,不便行礼,都免了吧!” 众人听闻之后,纷纷看去,只见朱允炆身着常服,悠然而至,王绅紧随其后。 “朕今日来,只是旁听,开开眼界。王博士,此番大辩论,因你而起,便由你来操持吧。” 王绅领命之后,在万众瞩目之下登上高台,看了看朱允炆与徐辉祖,微微点头,开始说道:“今日大辩论,只一主旨,即所谓的农、商、匠、兵、医、器等杂学,是否可以进入国子监课业。现在,由我来向诸位介绍辩论双方人选、规则。” 随着王绅的话,在高台后面久候多时的陈性善、张智等人纷纷出场,皆是官服,落座于东侧。 王绅喊道。 “少见,姚僧人竟然戴上了帽子。” 朱允炆浅浅一笑,目光中满是赞赏。 白衣,白者,清白也。 而反观对面,皆是官服官帽,不知道的还以为过堂审问的呢,一股子官味,给人一种以官凌民的压迫感。 虽然只是小小细节,但哪个成功,不是一个个细节积累的结果? 不得不说,国子监让王绅蜕变了许多,多了沉稳与大气。如今的他,面对数千人也可泰然自若,只这份胆略,便胜过无数官员。 朱允炆对解缙说道,目光却始终看向前面的高台。 解缙谨慎地回道。 王绅抬手,周围再度安静下来。 “三轮主张阐述后,则可由三席之人,向对方三席其中一席,发起攻辩,攻方提问,不得超出五息,受方回问,不得超出二十息。双方各设三次攻辩与受辩。” 话音刚落,国子监司业张智便站了起来,说道:“无需准备,既然此事关系国子监课业,那便由我来讲吧。” “自然!” “你们认可吗?” 陈性善有些郁闷,你一个司业,至于如此毛躁? 不过,现在不是起内讧的时候…… 陈性善直接拍板。 两人可是怀揣着扬名立万的梦想来的,在吏部、户部争了几天,好不容易才挤破头成为辩论中人。 这怎么行? “我反对!” 你啊,就是禽兽…… 礼部尚书陈迪狠狠地瞪了一眼吏部尚书齐泰,齐泰看向陈迪,冷哼一声,道:“吏部侍郎争三席,有何不妥?”国子监、文武百官都看着,皇上也在,任由他为一己私利而争执,岂不落人口实?” 名誉虽然重要,但也需要来得正当。 王绅看着争执不出结果的张智等人,取出了一旁的铜锣,用木槌轻轻锤击了两声,说道:“给你们十息时间,若还分不出三席,便判定输掉辩论。” 卓敬虽然也想争三席,但他升迁户部侍郎不过两个月,位置还没坐稳,便压下了不甘,没有参与争执。 卢渊实在是没办法了,毛亨泰不退让,陈性善是礼部的人,张智是国子监的人,必须留在三席之中。自己退出,这是解决纷争的唯一办法。 台下的解缙见到这一幕,叹了一口气,对朱允炆说道:“这个毛亨泰,有些急功近利,不顾大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