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刘伯温之死!(1 / 1)

“哦,是吗?” 朱元璋把玩着茶杯,语气轻描淡写,显然并不相信。 在他看来,刘伯温太滑头了,肚子里八百个心眼,眼睛毛都是空的。 不知什么时候,就被摆一道。 其实,完全是他想多了。 刘伯温整天担惊受怕,郁郁寡欢,很容易积忧成疾。 加上年纪大了,身体虚弱饮食不多,各种症状自然而然就找上来了。 “陛下,千真万确!” “臣曾几次前去探望,诚意伯身染沉疴,已是不争的事实......” “每日与汤药为伍,身形日渐消瘦。” “长此以往,恐怕积重难返,回天无术了!” 见胡惟庸说得有鼻子有眼,朱元璋这才点点头,眉眼微皱,神情透着莫名的意味。 奇怪的是,听闻此事后,他并没有表现出丝毫喜悦。 虽然,老朱不太喜欢那个浑身酸腐气的文人,时刻提防,关系渐行渐远。 但扪心自问,两人之间,谈不上什么深仇大恨。 即便入伙晚了些,不是他朱皇帝的同乡党羽,可毕竟是开国功臣,多有勋劳。 如果安分守己,不搞事情,活着也没多大影响。 有这样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大学问家,更是朝廷的金字招牌,给朝廷增光添彩...... “陛下,还有件事,臣不敢隐瞒。” “据传言称,诚意伯所做的这一切,是为了早日回归故里。” “而且,他在浙东老家,给自己选了个风水宝地,说是上应紫薇星,有帝王之气......” “您说,他究竟有何所图?” 胡惟庸压低声音,趁着四下无人,说出了件鲜为人知的秘闻。 经过几轮淘汰赛,大明的文官之中,李善长离开国境,下海经商...... 杨宪和汪广洋两个,相继垮台,不再构成威胁。 放眼朝堂,唯有刘伯温名头响亮,尽人皆知,有能力和他胡宰相掰掰手腕! 只要放倒那个老家伙,地位就算稳了! 为了咱的前程,只好借刀杀人,苦一苦大名鼎鼎的青田先生。 借着良机,给安个莫须有的罪名。 毕竟,刘伯温的确博学广见,懂得天文星象,玄学命理之类的。 而那些上应紫薇,天子气运的论调,毫无疑问,是每历代君王的大忌。 紫微星,便是古代帝王的象征。 在皇帝眼里,那玩意儿只能在自己头上转悠,别人不配! 一旦出现类似消息,即使风闻言事,子虚乌有,朝廷都要大动干戈,查个底朝天! 那么,有关风水玄学的说法,朱元璋会信吗? 毕竟有着时代局限性,认知不足,说一点不信,可能性很低。 但像这种白手起家,戎马倥偬尸山血海闯出来的开国皇帝,内心更愿意相信...... 是因为自己牛逼,本领非凡,一刀一枪把天下打下来的。 我即天命,天命即是我! 有资格登基称帝,创立新朝! 隔三差五,就把‘我本淮右布衣’挂在嘴边,到处显摆。 当然,仅限于他个人专用,别人谁说谁死! 而刘伯温有本事不假,能力名望都是数一数二! 但最多是个读过几天书,善于出谋划策的军师,为了辅佐别人而生的。 离登顶帝王,还差的远着呢! 况且,自古儒家教育,就不提倡读书人谋朝篡位,有称王称帝的野心。 要不然,怎么会有“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说法。 朱元璋想了想,很快做出判断。 说刘伯温想离开朝廷,远远躲着他,基本八九不离十。 可说那老小子不满足于现状,另有图谋,打算玩一把大的,就有点太监开会,无稽之谈了! 有些事,不是文人能干得了的! 没那个能力知道吧? “嗯,先这样吧!” “回头,你代替朕,多去看看他!” “既然时日无多,就让他卸下负担,安度晚年吧!” 说罢,朱元璋挥挥衣袖,飘然而去。 而留在原地的胡惟庸,愣了半晌,不由得想入非非,疯狂脑补。 陛下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果只是字面理解,那还要他这宰相作甚? 背后,必然大有深意啊! 比如:‘时日无多’,就是嫌刘伯温活太久了,希望他早点死! 那句‘多去看看他’,是不是暗示自己,做些手脚,把那老家伙送去极乐世界! “嗯,这才对味儿嘛!” 带着自己的顶级理解,胡惟庸欢天喜地的离开了。 准备谋划一番,展开行动。 ...... 果不其然。 从那天起,胡惟庸时常登临诚意伯府。 有时候,因公事繁忙,分身乏术,也要派手下发言他爸前去。 各种嘘寒问暖,送些汤药补品。 就这样,没过两个月,能谋善断,智计百出的青田先生,终于闭上眼睛,与世长辞了! 历史上,刘伯温的确死的不明不白。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流传最广的说法,就是他晚年病重时,胡惟庸前去探望,还送了汤药...... 没多久,就一命呜呼了! 甚至,还有传言称,刘伯温之死,朱元璋才是幕后黑手。 是他不放心,暗示胡惟庸干的。 这个说法,未必能当真。 因为,明朝初年的文武勋贵,凡是死在朱元璋手上的,都有标准流程。 先怀疑,再抓人定罪,然后拉到刑场上,一刀砍了! 主打一个光明正大,简单粗暴。 背后打黑枪,搞小动作,不像是他的风格! 顶多是杀了很多不该杀的,小题大做,借题发挥而已。 就连历史上的李善长,都是经正规流程,三法司审讯问罪,才明正典刑,满门抄斩的。 这么多案例,怎么偏偏刘伯温不一样? 但无论如何,大明的第一智囊,的确驾鹤西去了...... 刘伯温死后不久,毛骧回朝复命。 “怎么样,你这一去,见到那老家伙了?” “他身在何处,为什么没有和你一起回来?” “难道......” 想起李善长,朱元璋的眼皮不由自主的跳了跳。 没有确切消息,他始终不肯放心。 而毛骧已经改弦易帜,暗中反水,怎么会和盘托出。 编了通还算靠谱的谎话,轻松蒙混过关。 而朱元璋也没过多怀疑,对自己黑手套,表现出了罕见的信任......喜欢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华娱2001:叫我导演! 万岁之后,金手指复苏 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悠闲人生:我有一片风景区 禁欲上将别咬,较软人鱼顶级暴徒 雾海帆影 大周文圣 逢晴日 反派皇子三岁半 时间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