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步兵大队只要顺利登上河岸,以他这一年和中国军队作战的经验,中国人如果没有两个步兵师,是绝无法对其形成威胁的,而等后续的两个步兵大队和火炮运到这里,那就是中国人的末日了。
但那,不过是饮鸩止渴,为了潼关之战,风陵渡镇已经不仅仅只是第三师团了,板垣军团长已经悄悄调来第五师团一个主力步兵旅团,就驻扎于风陵渡镇不到10公里的山里。
这样既可以对伤兵迅速急救,也可以减少伤兵因为剧痛的嘶嚎对战壕内官兵们的心理打击。
“小鬼子已经在登陆了,唐副参谋长,我们是不是该反击了。”身在距离河岸线足有1300米某处高地上的胡大旅长就没放下过自己的望远镜,脸上堆满焦灼之色。
‘敌军二十余门火炮全力开火,重机枪数十挺,火力甚为凶悍,为了避免河岸线上的数千帝国官兵被动挨打损失过大,小西早见大佐传令麾下全军4100余人,于1939年1月1日下午1时32分,向中国守军全线发起突击。’
可随之而来的150mm重炮就不一样了,在没有任何遮挡的河岸上,那种紧急挖的不过半米深的单兵临时掩体对这种以气浪杀伤人员的重炮不能说毫无作用,只能说是半毛钱作用都没有。
还好,28师早就做了充分准备,征召将近2000名潼关当地青壮做为担架兵,他们一直在各处一线战壕中趴伏着待命,一旦出现战死或受伤的士兵,两人一组抬着迅速运往二线战壕。
28师隶属于中央军,装备的可都是中正式步枪,仿自日耳曼毛瑟步枪的7.92口径子弹威力远超日军的6.5口径,那玩意儿打身上,通常就是鸡蛋大小的肉窟窿。
唐刀认为,光是普通的战壕、碉堡群阵地只能防步兵突击,但对于重炮和炸弹的防御性偏弱,不能光靠血肉之躯来对抗日军的炮火,而潼关地区的土质最适合挖掘坑道不过,于是对整个防御阵地提出了‘以坑道藏兵’以防重炮的概念。
“该死的中国人,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重机枪?传令后方炮兵联队,炮火沿河岸向前延伸500米,压制住中国人的重火力!”小西早见从望远镜内看见此情形也不由满面寒霜。
但,那是要付出代价的。
“命令师部直属炮兵营,以6门山炮对我左翼阵地前集火;命令150mm重炮连,对我左翼阵地前300米,十轮急射!”
唐刀哭笑不得的只能陪他溜了一圈,而后才拉着这位从未享受过‘坑道战’快感的陆军少将回到位于阵地后方的高地上。
是的,这一次川军新兵团可不再只是躲在距离河岸阵地后方的大山里拿着重机枪对天突突了,4000多人早在前两天日军各部有异常调动之时就返回潼关城左翼阵地。
除了胡大旅长的步兵旅,28师其他各部也基本上做了同样的事儿,可以说这20天来,除了动员潼关百姓挖掘通行壕,28师上万官兵们自己也没闲着,挖出来的黄土都能将28师全师防御阵地抬高30厘米。
这倒也算了,在这种强度的作战中,别说几十人,就是再多上十倍的损失,也在小西早见可以接受的范围。
自从唐刀用一招‘超越射击’一举奠定他潼关防御区副参谋长的地位,再加上有30挺重机枪和15万发子弹这等重礼的加持,胡大旅长对唐刀那几乎算得上是言听计从。
硫磺岛上的小日子要对付的,可是拥有800艘舰艇和2000架飞机以及兵力超过6万的米国牛仔,光是大口径舰炮都超过500门,一轮齐射就能将整个海岛都笼罩在硝烟中,不多挖点坑道,拿啥抵抗?
“呦西,中国人已经不行了,命令他们快快的!”坐着炮艇已经抵达距离河岸不足300米的小西早见此时已然是压抑不住自己的兴奋。
这样的坑道,在短短20天时间就挖掘了近30个,连接起来的总长度近1万米,已经算是极为惊人的效率了。
一朵弹炸开,往往就有人体被掀飞。
想活着,唯一的选择就是干死对方。
光凭他现在所拥有的两艘炮艇的两门主炮以及10门步兵炮,想压制住近50挺重机枪,那简直是天方夜谭,他也只有冒险让炮兵联队的75山炮开火了。
不提未来的五圣山之战,中国一个步兵军直接将整座山都差点儿没掏空,也不提整个防线上的中国大军挖出了超过2500公里长的坑道,单说数年后的硫磺弹之战,2万多小日子在小海岛上挖出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坑道都能让这像是幼稚园过家家。
一个坑道可以藏兵一个步兵连,而且每个坑道间互相连通,甚至可以从一线阵地不用通过战壕就可以撤至二线阵地,也就是坑道没那么宽,速度要慢一些。
生命的代价!
仅是左翼阵地这6公里的正面,日军就投入了重机枪30挺以及超过60挺轻机枪,掷弹筒60多具不说,还有10门步兵炮。
一旦数千日军步兵在河岸上站稳脚跟,伴随着重机枪和步兵炮等重火力运抵,加上重炮群和飞机的火力掩护,那将是28师和川军新兵团的末日。
这,应该就是他们所能拿出来的最后实力了吧!
眼看着一直顾忌着的中国人几门重炮也开始开火,小西早见不惊反喜,在观察完整个战场之后,果断下达军令:“杀给给!全军进攻!”
为了避免误伤己方,重炮和山炮都只能向河岸区域炮击,但对于已经开始弯着腰向前的4000余日军来说,所遭受的损失已经变得很微小了。
结果,唐刀却竟然舍弃了这种只耗费弹药不用付出多少伤亡的战术不说,还眼睁睁看着超过千名日军就在滩涂上继续前进,眼看就可以挖掘好单兵简易掩体,不用几分钟就可以建立一道掩护后续兵力进入陆地的阵地。
日本人也是一样,拥有战壕保护的中国官兵几分钟内都倒下超过3位数,要弯着腰一路小跑进攻的日军倒下的更多。
半渡而击,可不止是历史告诉中国军人们的道理,20天前日军也在这种战术上吃过大亏。
双方步兵最接近的距离,已经低于120米,甚至都能看得清对手钢盔下因为紧张恐惧而变得狰狞扭曲的眉眼。
这是第三师团师团部发给第三军军部的战报!
在发出战报的时刻,潼关防御区一线阵地前已经可以用枪林弹雨来形容了。
那也是唐吉利专门为儿子打造的精兵,训练时间长达半年的新兵表现的确要比晋熙县仅训练2月的新兵们强得多。
平均200米一挺重机枪的重火力密度,哪怕是趴伏在战壕沿上还有沙包做为掩体,都极其危险,更何况还有射术精准的日军老兵们的还击。
日军炮兵联队水平相当不错,几轮炮火袭来,全炸在中方一线阵地之后,中方重机枪火力点不得不撤下躲避炮火导致火力极度衰减。
整个中国被征服,也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一想到这个,小西早见就内心一片火热,再也忍不住自己的蓬勃战意。
中方架设于一线阵地300多米外的重机枪火力点比日军投入的还多,雨点般扫过来的子弹让见多识广的第三师团日军都为之头皮发麻。
中日双方军人此刻就像是为了生存而要进行生死一搏的两头凶兽,紧张和恐惧都不足以描述他们此时的内心。
毕竟情报显示,潼关地区可有中国一个主力步兵师以及几个杂牌步兵团的兵力在防守。
“板载!”日军步兵在己方指挥官命令下开始直着腰冲锋!
那可是超过2000人步兵的冲锋,站在高地上的两名中国指挥官的望远镜里,仿佛看到了一群恶狼正卖力的冲向它们向往的羊群。
可惜,日本人是狼,但中国军人绝不是羊!
“三颗红色信号弹!”唐刀冷冷下令。
伴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打上天空,一直紧盯着战场的小西早见大佐终于知道,他真的是太肤浅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