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实上,直到第一批近千人的日军从木排上跳入淹没于小腿的河水里狂奔向陆地,对面防线反击的枪声也未有想象中的那般激烈。
这让日军仅付出了不到两位数的代价就顺利上岸!
“呦西!军团准备充分的炮火果然有用!中国人应该已经早被炸得溃不成军了,发信号弹命令后面的部队加快速度上岸,木船返回接应后续部队抵达,这次我们要一举突破中国人的阵地,绝不会辜负板垣阁下的信任的。”站在炮艇上的小西早见放下手中的望远镜,面色冷峻眼神笃定。
做为第18步兵联队长,小西早见大佐是五日前刚奉命率部抵达风陵渡镇的,他没经历过他的第三师团同僚们那段时间痛苦的被骚扰经历,还保持着帝国陆军必胜的信心,这也是藤田进选择他担任强渡黄河的前线指挥官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自然是刚刚赶至的第18步兵联队也是唯一一个没有战损的步兵联队,做为主动要求担当主攻的步兵联队长,他当然也应该拥有此殊荣。
虽然听说过上一次强渡中中国人集合了大量重机枪给第6步兵联队造成了极大伤亡,但小西早见大佐依然信心满满,毕竟第6步兵联队的千余帝国勇士用自己的生命探出了中国人最后的实力,师团也针对此做出了相应布置。
拥有厚厚沙包做顶棚的木排虽说抵挡不了炮弹,但那种想靠抛射就能肆意收割帝国官兵生命的方法已然是行不通了。
唯一能让小西早见有点顾忌的,就是中国人那几门藏在大山里的重炮,可光靠重炮能覆盖宽度达10余公里的登陆场吗?
小西早见率领的第一批登陆人员就高达4200余,是他18步兵联队的2个步兵大队以及第7步兵联队、第19步兵联队所辖的各一个步兵大队。
而这,还只是头一波,在风陵渡的各渡口,还有2个步兵大队以及2个炮兵中队在耐心等待,8门步兵炮和8门75山炮一旦运到河岸,将成为6000多帝国陆军攻城略地的巨大助力。
一想到自己指挥的兵力或许会超过一个步兵旅团,小西早见陆军大佐心中的那团火就愈发的炙热。
这玩意儿可比藏兵洞要安全也要灵活多了,哪怕是日军攻入战壕也不打紧,只要他们没有控制坑道的所有出口,坑道里的士兵就有办法通过出口进入到战壕和日军进行战壕近战。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帝国将领的小西早见在四年前就已经升任陆军大佐,距离自己的将军梦想仅一步之遥,可就这一步却艰难的近乎让人绝望,但现在终于让他看到了一丝曙光,只要攻破潼关,他这个前线最高指挥官获得晋升的可能性将高于百分之八十。
“命令,一线部队由坑道进入战壕,动用一半重机枪对日军开火压制,迫击炮班根据先前制定战术,根据红色信号弹数量开火!”唐刀终于下达命令。
这种不过才万米长的坑道算个毛?
中弹日军叽里哇啦的嚎叫声如果不是枪炮声太过炽烈,几乎都掩盖不住。
至于说会不会误伤自己人,那就得看炮兵联队的水平以及自己的运气了。
这次唐刀的这个潼关防御区副参谋长的头衔可不再只是摆设,而是在10点钟三人组会议结束后被两位指挥官委任为河岸防线总指挥,负责指挥部署于河岸线上三个步兵团的阻击作战,不仅如此,唐刀甚至还拥有潼关防御区所有炮兵阵地的第三指挥权。
中国人至少动用了四十挺重机枪和十几门迫击炮的火力的确超出了小西早见的预料,但这依旧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一线战壕里已经不仅仅只是28师的官兵了,川军新兵团在破袭战斗中表现的最好的2个步兵连也在吕三江的带领下进入一线战壕。
一旦第三师团能在黄河对岸开辟一块前沿阵地,那等待中国人的,将是超过1.5万帝国最精锐的步兵。
不是谁都是铁汉,任由子弹穿身而可以强忍着一声不吭的。
匍匐在地的确是可以躲过炽热的弹流,但真正要人命的,却是铺天盖地射过来的迫击炮炮弹以及山炮炮弹。
肥沃的关中平原,将会彻底被帝国征服,而中国人那条神秘的秦岭山脉,也决计无法阻挡帝国大军的脚步。
这让胡大旅长得意的不行,在唐刀开完三人组作战会议归来时,不顾地面上还炮火连天,非要拉唐刀去坑道里给躲在其中的官兵们鼓舞一下士气。
原本,这位战斗经验丰富的日本陆军大佐是打算等到下一批援军抵达,在拥有足够充实的兵力和步兵炮后,集合步兵炮狂轰,先在某一处阵地上打开突破口,而后再投入源源不断的后续兵力沿着这个口子撕开中国人的防线。
只不过,此时的左翼阵地和上次抵御完日军进攻之后略有不同。
“不急,这才不过千把人,等他们再聚集多点人!”同样拿着望远镜的唐刀面色淡然。
用董招的话说:“睡在这坑道里,老子再也不怕日本人的飞机丢炸弹了,就算是重磅航弹,能咬掉老子一根毛去?”
哪怕是一线战壕全被日军占领、甚至日军也进入坑道也没事,坑道之间相连的位置都有专门预留的交叉火力点,只需要两杆步枪,就能达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胡大旅长深以为然,于是在唐刀于河对岸对第三师团不断袭扰的时候,他却是号召全旅4000多官兵加上川军新兵团的4000多号人,在原有的阵地上开启了挖‘老鼠洞’计划。
届时,中国人将会向以往那样士气大跌,哪怕不溃散逃逸,也会退入第二道防线。
仅不到3分钟,两个新兵连不到300人就有30人中弹倒下,全线战死负伤的官兵达140多人。
那可是面积达4.5平方公里的阵地!
就连董大师长和胡大旅长都将自己的师、旅部在两天前放到了地下坑道中。
所以,哪怕是命令距离河岸线300多米一线阵地所有官兵撤离至600米外二线阵地,甚至在日军船只靠近河岸之时,只允许五分之一的机枪火力点开火,其余机枪火力点不看到红色信号弹不得开火这种近乎荒唐的命令,胡大旅长也只有从命。
当然了,这种级别的坑道虽然不牛逼,但应付眼前的第三师团攻势却是足够了。
得益于关中平原的黄土粘性土质,再以粗木为梁,最深的坑道,甚至有近六米深,每个坑道都有数个出口和战壕相连,可以让躲入坑道的士兵在最短时间进入战壕。
跨过这一关,他们就是真正的兵,不用再带那个‘新’字了。
年轻的川军新兵们体能和射术上问题已经不大,他们最欠缺就是心理素质,这种面对面枪枪见血还依然能咬紧牙关趴在战壕上射击的心理素质。
其实就是想去各部嘚瑟一下:看老子厉害不厉害,想出的这一招让日本鬼子的重炮白炸,现在知道老子让你娃没日没夜的打洞是为你们好吧!
日军的医护兵在那个时间段成为最忙碌的兵种,拼命将受创日军从战场上拖往后方,但依旧无法兼顾所有,实在是中弹的太多了。
潼关左翼阵地前宽达6公里的河岸线上,最少涌入了2个半步兵大队达2000多人,不说密密麻麻像蚂蚁一样吧,至少也是人潮涌动。
事实也是如此,在上午日军集合了数十门火炮和数十架飞机投弹的狂轰乱炸中,28师的伤亡只有不到百人,比之上次日军还没动用轰炸机只用重炮就伤亡千余人少了最少十倍!
那主要还是地表阵地上必须留有足够的观察哨,机枪暗堡里也得留有机枪射手,不然的话,大家伙儿全躲到地下,日本人的炮火也就是取暖之用。
今天这场仗,他几乎已经摸到了胜利的边缘。
河中的日本陆军大佐内心的火在炽热升腾,河岸上位于中方阵地某处的陆军少将却无比担忧。
一分钟后,中方阵地上响起炽烈的枪炮声。
距离一线阵地最近只有不到200米的日军纷纷扑倒在地,拼命的进行还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