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想追究一点极致。
可蔡夫子做的事情多了,对此并不抱希望。
他每次做器具的时候,多数人还是要价格低廉,方便使用的。
更别说工司的要求就是这个,要不是张玉春撺掇,他们甚至都不会画出这种图纸。
几位夫子目光热切地看向薄薄的纸张。
别看只是简单的图纸,上面却包含了无数的数学公式,以及精密的计算。
这是一架效率更高,成本也更高的弹花机。
也是多数人并不需要的。
如同现在的数科。
纪楚的反应却出乎他们意料,几乎欣喜地看着眼前复杂的机器,开口就是:“造,一定要造。”
“大众使用的,确实需要性价比,但作为研究用的,多离谱都没问题。”
说白了,大众使用跟科学研究,完全是两个方向。
注重实用是好事。
但只管实用,不超前研究,那科技一定会停滞不前。
纪楚这么一说,众人眼睛都亮了。
没错没错,他们就是这么想的!
没想到还有人支持他们啊。
纪楚甚至指了条明路:“去找沾桥县,他们那的县令颜骥对棉花非常感兴趣,而且他们当地棉花产量最高,如果这机器落地在他们那,会非常有用的。”
纪楚还道:“这也不够大胆啊,要做就做动力更足的机器。”
张玉春眼睛更亮了。
他就知道,来这是没错的!
那边工司左都事欲言又止。
其实现在改良过的弹花机,已经够用的了。
没必要搞那么复杂而且不实用的东西?
但他又本能相信纪楚的判断,所以不好多讲。
听到纪楚说不够大胆的时候,左都事倒是开口:“这张图纸还能落地,如果再大胆一些,那真的不实用,而且建造的费用不菲。”
蔡夫子刚要说他有钱,便被纪楚先打断:“数科还会缺钱吗?”
以后不用蔡夫子你的钱,数科自己赚的钱,肯定够用。
“别忘了,整个曲夏州都要预定弹花机,至少都是四五千台,这些银钱的利润,不正好用来研发新科技吗。”
数科,便是他们曲夏州的研究所!
研究出实用的机器,就用来挣钱。
挣来的银钱,作为新科技的资金。
凭借他们的本事,这点并不难实现。
蔡夫子忍不住道:“原来招我过来,不是为了给数科赚钱。”
这话一说,蔡夫子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他还以为自己过来,就这一个目的呢。
没想到纪楚说的两者结合,竟然是这个意思。
“是这个自负盈亏的法子。”左都事自己都惊讶了。
与此同时,在场所有人都意识到。
数科没有前途吗?
这还叫没前途吗?
市井的工匠学,跟高高在上的理论研究,真的可以完美结合。
超高性价比的东西,跟最高端的研究,从来都不是冲突的。
他们是成年人了!
他们可以选择两者都要!
一瞬间,所有人都知道数科前途光明。
只要有研发的动力跟资金,市面上需要改进的东西可太多了。
他们这里有最好的数学人才,也有最好的工匠,肯定能做出更多实用的东西,实用的东西再反哺到研究上。
张玉春已经说不话了。
找了那么久的解决之法,原来是这样。
想要让数科发展,真的离不开实际。
只是一个劲地追求实际,就会变成匠人学。
原来还能这样。
张玉春反反复复念叨这件事,他猛然抬头看向纪大人。
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张家,或许能搬到曲夏州。
或者说他家所有还有研究数学的子弟,全都搬到曲夏州来。
纪楚似乎看出他的意思,却道:“不急,先把这件事做成了。”
没错,先把这件事做成了,再说其他的。
外面还在锯木头的学生们,看着夫子们高高兴兴进到研究室里,又带着狂喜出来。
纪大人说了什么好事啊!
夫子们高兴成这个样子!
一边是研究室,一边是认真学习的学生们,左都事都觉得,以后的数科前途无量,他都想把自家考不上科举的子弟送来了。
听说旁支有个孩子,就喜欢算数,大家笑话他以后只能当商贾,是不是可以送到这?
左都事还在琢磨这件事,而新数科这边,已经确定好可以推广的弹花机,被称为弹花机八号,也是他们改进的第八个版本。
至于那个效率高,却笨重的,则是弹花机十一号,已经跟沾桥县那边说好,就放在去年建造的弹花机房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