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神色一动: “你的意思是说,一旦永明镇得到了济州岛的居留权,本质上就等于得到了济州岛?” “没错。” 李国助淡淡一笑, “这一点相信金梦瑞和朴宗庆也能体会的到。” “他们都是爱国之士,肯定不想自己背负上丧失国土的骂名。” “可是永明镇不是会用租金、纳税,及遵守朝鲜法律等条件交换居留权嘛。” 徐光启质疑道, “这些对朝鲜可都是有好处的。” “何况就像大明能从濠镜学到西学一样,朝鲜也可以从济州岛学到西学。” “这对他们抗击建奴也是大有好处的!” “所以我才说,金梦瑞和朴宗庆只是有可能会抵抗。” 李国助云淡风轻地道, “关键就看他们会如何衡量利弊了。” “如果他们更看重自己的名声,就会选择抵抗。” “如果他们更看重抗金大局和济州岛的民生的话,就会支持崔淀开城投降。” “或者——他们也会选择象征性地抵抗一下,然后再投降。” 徐光启若有所思地道, “这样既可以保全他们的名声,也不至于让守城将士遭受太大的伤亡。” “嗯,这的确也是一种可能!” 李国助深以为然地道, “毕竟济州城只有八百守军,” “最强的城防炮才是以大明洪武铁炮为原型的天字筒铳,射程只有300步。” “而永明军的登陆部队有2600人,还有18磅攻城炮。” “无论是兵力还是武器,我们都比他们强太多了。” “金梦瑞和朴宗庆只要不傻,就知道抵抗是没用的。” “但是为了保全名声,也不排除他们会象征性地抵抗一下的可能。” 徐光启沉默地点了点头。 “好了,咱们也该到济州城附近扎营了。”李国助突然起身说道。 …… 永明镇军队最终在济州城外两里下营,时间已是到了酉正。 这个距离不管是对明朝的城池,还是对永明镇的城池来说都太近了。 但是对济州城来说,却是足够安全的距离。 正如李国助所说,他们最大的城防炮的最大射程只有300步,连1里都不到。 而李国助这次却带来了12磅榴弹炮,最大射程1500米, 即使在济州城外3里扎营,也可以在营地里轰击济州城。 哪怕是用6磅野战炮攻城,都不用忌惮济州城防炮。 扎营以后,李国助倒是考虑过向济州守军展示一下己方火炮的射程优势, 就当是一种示威,足以吓破崔淀的胆,也能让金梦瑞和朴宗庆打消抵抗的念头。 不过,他今天暂且不会这么做,毕竟是给了崔淀一天的考虑时间。 要示威,也得等到明天才比较合适。 “玄扈先生以为,这蒸汽机还能怎么改进,才能进一步提高转速呢?” 用过晚饭以后,李国助和徐光启居然在中军帐内讨论起了蒸汽机的改进方案。 由于煤炭现在主要还是从朝鲜进口,加上蒸汽机的功率还不高,导致其至今在永明镇还没有推广开来。 除了冬季河面冰封,水车无法运转之时,工厂会使用蒸汽机外, 春夏秋三季,工厂都是在使用水力驱动机器进行生产。 所以徐光启去年五月与沈有容、沈世魁、鹤放道人一起来访时,并没有看到蒸汽机。 直到过冬时,他才第一次看到了运行中的蒸汽机,当时就奉为至宝。 李国助原本是把双向汽缸的发明寄托在王徵身上的。 至于徐光启能来永明镇工作,则是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于是李国助又希望徐光启能够发明双向汽缸。 可惜徐光启去年琢磨了一个冬天,都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 对此李国助虽然有些失望,但并没有对徐光启失去信心。 他觉得徐光启是个通才,未必擅长机械设计。 不像王徵专精于机械设计,且实践经验更丰富。 不过他还是坚信,徐光启是有能力给蒸汽机带来一些突破的。 “唉——目前还是觉得提升气密性是唯一的办法呀。” 徐光启无奈地叹息道, “奈何永明学会已经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把气密性做到了极致。” “若要继续提升气密性,除非能想到更好的办法。” “可惜老朽至今也没有什么头绪呀。” 蒸汽机的气密性提升直接关系到其效率和实用性。 但这同时也是一个漫长而关键的工程技术演进过程,跨越了近两百年的时间。 在原本的历史上,它的发展经历了早期阶段、精密镗床、软填料密封、金属活塞环、气缸盖与阀门密封、材料与制造工艺的持续进步、高压蒸汽时代的推动七个阶段。 早期低效阶段伴随着纽科门蒸汽机的兴衰。 1712年,托马斯·纽科门成功建造了第一台真正实用的大气式蒸汽机。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时的气密性极差,主要依靠活塞顶部浇水或塞软物,效率不到1%。 这个低效、低气密性的阶段持续了约 60年,直到瓦特改良了纽科门蒸汽机。 精密镗床的出现,是蒸汽机气密性提升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1774年,约翰·威尔金森发明了用于加工大炮的精密镗床,并将其应用于加工蒸汽机气缸。 这台镗床能加工出内壁更圆、更光滑、尺寸更精确的气缸。 气缸内壁的几何精度大幅提高,为与活塞的紧密配合奠定了基础。 瓦特敏锐地认识到这项技术的重要性, 他的分离冷凝器设计需要更好的气密性才能体现优势。 威尔金森的镗床为瓦特蒸汽机的成功商业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软填料密封阶段伴随着瓦特对纽科门蒸汽机的改进。 认识到仅仅依靠水封或塞软物不够可靠,瓦特在活塞上设计了填料函结构。 在活塞杆穿过气缸盖的地方设置一个环形腔室,叫做填料函, 填入油浸的麻绳、棉线、石棉绳等软质、有弹性的材料,叫做填料。 通过压盖将这些填料压紧在活塞杆周围,形成密封。 填料具有自润滑性和一定的弹性,能适应活塞杆的运动并填充微小间隙。 比之前的临时密封更可靠、更持久,可维护,可更换填料, 显着减少了活塞杆处的蒸汽泄漏。喜欢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