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年,朴宗庆发明了火牛阵,用牛角绑刀,尾缚火药冲锋。 这种火牛阵用济州黑毛牛,体型小但灵活,牛耳灌辣椒粉刺激冲锋, 每头牛造价仅2石米,为明军火牛成本的1/5。 此阵在1637年的丙子胡乱中歼灭清军87人。 1636年,他发明了毒烟地雷。 这种硫磺加济州苦艾烟雾地雷,在丙子胡乱中取得了阻滞清军主力半日的战绩。 同年,他还发明了链马桩,将铁链串联火山岩桩绊马腿。 在丙子胡乱中,他利用链马桩毁掉了多尔衮鹿角椅。 这三项发明可归为反骑兵系统。 朴宗庆用链马桩毁坏多尔衮鹿角椅的事件,是丙子胡乱中极具传奇色彩的战例,展现了朝鲜本土防御战术的创造力。 多尔衮的鹿角椅作为权力象征,被毁的冲击力远大于实际战损。 这事件在《朝鲜王朝实录》和清宫档案《满文老档》中都有矛盾记载,需要对比分析。 从技术层面看,链马桩是朴宗庆1636年专为汉拿山地形设计的反骑兵装置。 核心创新在于用火山岩桩代替木桩,铁链涂黑混入夜色。 济州特有的多孔玄武岩能吸收马蹄声,比传统绊马索隐蔽性更强。 多尔衮当时刚获封“墨尔根戴青”,即睿亲王, 那把鹿角椅是皇太极亲赐狩猎战利品制成,椅背镶嵌辽东虎骨。 朴宗庆选择此目标显然经过情报准备,当夜故意在观音寺峡谷东侧燃篝火诱敌,主力埋伏在西侧链马桩阵后。 最讽刺的是,椅子被毁时多尔衮正在三百步外督战。 溃兵将残骸中的虎骨雕件献给朴宗庆,成为现存韩国国宝第1181号。 以下是根据《雪峰日记》《清太宗实录》及现代考古研究深度还原的战役过程。 1637年一月,汉拿山观音峡谷。 清方,是多尔衮率正白旗精锐2000人,携象征身份的白鹿角椅。 朝方,是朴宗庆领济州义兵800人,其中链马桩操作手120人。 朴宗庆在观音峡里利用地形布置了链马桩。 链马桩包括桩体、链条、触发机关三个部分。 桩体由济州火山岩凿制,每根重30斤,半埋入土。 链条由海船锚链改短,长1.2丈,涂黑隐蔽。 触发机关为腐木制重力踏板,人马踏上即弹起锁链。 峡谷宽仅15米,两侧为玄武岩绝壁,朴宗庆在其中布置了三层链网。 前层为低链,离地1尺,用于绊马腿。 中层为中链,离地2.5尺,用于缠骑兵腰。 后层为高链,离地4尺,用于扫落马背将领。 战役第一阶段,济州军诱敌入彀。 申时三刻,朴宗庆派老弱百人诈败,引清军先锋500骑入峡谷。 多尔衮乘肩舆随后,鹿角椅由4名包衣抬行。 第二阶段,清军触发陷阱,锁链暴起伤人。 酉时一刻,敌军首骑触发踏板,导致12匹战马腿骨折断。 酉时二刻,中链缠住敌军骑兵,导致47名清兵被拖拽坠马。 酉时三刻,高链扫向清军仪仗队,终致鹿角椅被链条击中。 第三阶段,多尔衮鹿角椅被毁。 铁链扯碎椅背鹿角,镶金部分飞溅。 椅座虎皮垫卷入链网撕裂。 紫檀木椅腿被后续战马踩断。 《雪峰日记》载:“虏酋华椅碎如薪,金角嵌石迸入岩缝,卒不可寻。” 事后多尔衮震怒,屠峡谷周边三村落泄愤,朴宗庆部早已转移。 清史讳载此事,仅记“睿王征耽罗,损仪仗” 朝鲜民间传唱:“链马桩,碎金椅,胡虏泪落汉拿雪” 鹿角椅残片从此成为济州义兵“天命在朝”的精神图腾。 可惜朴宗庆的发明活动既没有得到充分的支持,发明也没有得到良好的传承。 只因他非西人党嫡系,兵曹便拒绝拨付研发经费。 1630年《备边司誊录》斥其发明为“器械诡奇,不合祖制” 丙子胡乱中,朴宗庆坚决抗金,成为孤岛上的游击战神。 他率领济州义兵1500人实施“三不战术”: 不守城,不接阵,不留俘,痛击清军的同时,也保留了义军的有生力量。 1637年一月,他在观音寺峡谷以火牛阵大破清军偏师, 歼敌牛录额真1名,兵87人,缴获战马203匹,焚毁多尔衮的鹿角椅。 可惜他终因困守孤岛,寡不敌众,而英勇就义。 1637年三月,朴宗庆被叛徒毒杀于汉拿山洞窟。 清军将其悬首济州港三月,遗体由海女冒死盗葬。 朴宗庆的生平证明,在朝鲜党争倾轧下,地方豪杰的创造性防御往往比中央军更坚韧。 其悲情结局亦是济州岛身份认同的铸魂之痛。 “弘济小友,你确定金梦瑞真能说服济州牧开城投降吗?” 金梦瑞和朴宗庆刚离开大帐,徐光启就上前问李国助道。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李国助接见金梦瑞和朴宗庆时,他就站在帅案左前方, 没有穿大明官服,只是穿了一身儒服,看起来就像个军师,或是普通的幕僚。 金梦瑞和朴宗庆怎么也想不到,大明冠带闲住的礼部右侍郎刚才就在他们身边。 徐光启刚得知李国助想占领济州岛时,是持反对态度的。 但是当李国助告诉他,要依濠镜例,为永明镇取得济州岛的居留、贸易、生产权时, 他顿时就转变了态度,还提出要跟过来考察济州岛的工农牧业生产条件。 徐光启这样的农政专家和西学大家来管理济州岛的生产自是再好不过, 李国助岂有不答应之理。 何况在必要的时候,徐光启还能以明朝官员的身份出面为双方斡旋呢。 “崔淀肯定会开城投降。” 李国助斩钉截铁地道,却又话锋一转, “我倒是担心,金梦瑞和朴宗庆两人还不甘心,没准会强迫崔淀坚守城池。” “可我看金梦瑞刚才对你提出的条件还挺看重的呀。” 徐光启显然不太认可李国助的担忧。 李国助摇了摇头,说道: “葡萄牙人之于大明,跟永明镇之于朝鲜终究还是有区别的。” “葡萄牙人虽有坚船利炮,但与地大物博的大明相比,并没有绝对优势。” “只要大明愿意,随时都可以赶走葡萄牙人。” “但永明镇却比朝鲜强得多,一旦永明镇获得了济州岛的居留权,” “朝鲜就再也无力赶我们走了。”喜欢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